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学习目标]1.知道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经历用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并理解和应用光的反射定律。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弄清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4.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经历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过程网状区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乐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体会物理规律的对称和谐,获得“发现:的成功感。
[学习重、难点]1、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2、理解和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3、理解和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反射[新课导学]1.光的反射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
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注意以下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问: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实验一:(1)按照课本图4-1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引导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二:把入射光线沿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
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例:右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强调: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典例分析]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1)入射角和反射角各为多大?(2)若保持人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转 过多少角度?[随堂练评]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__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2、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________反射定律。
3、水平放置一平面镜,要想使一支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度的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平面镜应转过_________度角。
4、影子的形成可以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B 、光的漫反射现象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镜面反射现象5、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C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6、反射光线与镜面成30度角,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课外作业]1、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_两侧;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糙物体的表面被照射后,也会发生反射现象,这种反射叫做____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发生这种反射的每条光线都_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若人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等于___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
5、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15°,则反射角为______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15°,则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6、如图,画出下列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7、如图,根据画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第二课时:平面镜成像[复习铺垫]1、什么是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新课导学]1.平面镜 (课本图4-17实验)。
提问:蜡烛和它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提问:由玻璃前后的蜡烛完全重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像和物大小相等→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2.平面镜成像原理问: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运用光的反射来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①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 。
②眼睛看着平面镜,进入人眼的光只可能是S 入射到镜面上的反射光。
③从S 发出的光中任选其中两条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④如果人眼正处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眼睛会觉得这两条光线好像是从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
我们把S′叫做S 的虚像。
⑤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虚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强调: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怎样画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呢?(两种方法: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和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举例:作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如上图)三、平面镜的应用1.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商店里墙上的平面镜。
2.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平面镜阵列等。
3.用平面镜既改变光路,又要看它成的像。
”如潜望镜,并介绍它的构造。
[典例分析]1、如右上图所示,已知发光点s 发出的两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SA 、SB ,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准确地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2、如图中,MN 是平面镜,S 是点光源,A 是平面镜前的一点,请画出一条从S 点发出经镜面反射后又恰好通过A 点的光线。
[随堂练评]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____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________镜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 。
2、有一个人以0.5m/s 的速度走近直立的平面镜,像向_______方向移动,像移动速度是______。
S S’ A BA’ B’3、以笔尖接触镜面,此时笔尖和它的像的距离是1cm,则玻璃的厚度是:()A、2cmB、1cmC、0.5cm、D、0.25cm、4、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见自己的上半身像,若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0.5米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米远处D、无论前进或后退多远都不能实现5、(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光点S在平面镜MN所成的像点S‘。
(2)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所成的像A‘B‘。
6、两平面镜M1、M2成角B 放置,在两平面镜之间有S、P两点,如图所示,试画出经过点S 的光线入射到M1镜后,经M1镜反射到M2镜,又经M2镜反射,经过P点的光路图。
7、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成一定角度放置,在镜前放一个点光源S,点S在两个平面镜里成分别虚像S1和S2,画出两个平面镜前同时看到S在两平面镜内所成像S1、S2的范围。
(用斜线标出)8,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角,一小球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右图所示,那么镜中小球的像将如何运动?[课外作业]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_______立的___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它们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m。
如果人前进1m,人和像的距离减少了_______m。
3、当你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穿衣镜时,你在镜中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向你靠近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远离你C、大小不变,但逐渐向你靠近D、以上答案都不对4、池中水的深度是3m,月光照射到地球需要1.28s的时间,那么,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A、3m B、6m C 、7 .68×105km D 、3. 84xl05km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下图中画出AB的像。
6、下图中画出了发光点S和它在镜中的像S’,试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A、倒立等大的像B、正立等大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