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

张小钢
大连理工大学
16JDGC003
4
依托“三创”实践基地培养工程人才创造力的实践研究
付冬娟
大连理工大学
16JDGC004
5
基于互联网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杨世关
华北电力大学
16JDGC005
6
“互联网+”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融合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17JDGC002
3
工程应用导向的食品工程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朱蓓薇
大连工业大学
17JDGC003
4
校企合作培养采矿卓越工程师模式研究
邵安林
东北大学
17JDGC004
5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与政策研究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
17JDGC005
6
新工科、新理念、新实践——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6JDGC020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校
项目批准号
1
基于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下我国化工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苏海佳
北京化工大学17JDGC源自012“医教协同”:心血管外科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哲
北京协和医学院
30
“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王菁华
宁波工程学院
17JDGC030
31
汽车类应用型本科工程人才创新实践教育研究
陈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7JDGC031
32
面向新经济的新工科建设策略及院校行动研究
杨秋波
天津大学
17JDGC032
33
应用型高校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张蕾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1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组织协同研究—基于“医教协同”的背景
郑飞中
温州医科大学
16JDGC013
14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我国硕士层次工程教育认证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王传毅
武汉大学
16JDGC014
15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邹晓东
浙江大学
16JDGC015
16
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陈群
福建工程学院
17JDGC020
21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罗洁
广州大学
17JDGC021
22
基于Web挖掘的工程硕士培养及政策支持研究
文益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7JDGC022
23
行业特色型高校新工科实践研究
刘胜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
17JDGC023
杨宇
重庆大学
16JDGC016
17
高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何继善
中南大学
16JDGC017
18
“互联网+”、“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周绪红
重庆大学
16JDGC018
19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周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16JDGC019
2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7
“互联网+”创业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研究
叶伟巍
浙江财经大学
17JDGC037
38
工程人才创造力的系统性开发路径研究
姚威
浙江大学
17JDGC038
39
提升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校企互惠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王文顺
中国矿业大学
17JDGC039
江苏理工学院
17JDGC026
27
基于产教融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赵永生
聊城大学
17JDGC027
28
“互联网+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
刘国买
龙岩学院
17JDGC028
29
“县校合作”协同创新下工程类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蒋亚南
宁波大学
17JDGC029
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最佳实践与政策研究
陆国栋
浙江大学
17JDGC010
11
海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潘德炉
浙江海洋大学
17JDGC011
12
跨界融合视角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张春
安徽工程大学
17JDGC012
13
我国工科大学生国际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及其对策研究
2016年度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所在学校
项目批准号
1
面向化工行业全生命周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任新钢
北京化工大学
16JDGC001
2
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
薛庆国
北京科技大学
16JDGC002
3
国内工科大学生创造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
17JDGC016
17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培养民航飞行员机制研究与实践
杜玉杰
滨州学院
17JDGC017
18
工程教育强国视域下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朱正伟
重庆大学
17JDGC018
19
基于“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的(交通运输类)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与提升模式研究
秦霞
东南大学
17JDGC019
20
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4
面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协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张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
17JDGC024
25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政策研究
白逸仙
华北电力大学
17JDGC025
26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赵景波
刘吉臻
华北电力大学
17JDGC006
7
基于胜任力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姚强
清华大学
17JDGC007
8
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谢友柏
上海交通大学
17JDGC008
9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最佳实践与政策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
张亚雷
同济大学
17JDGC009
10
刘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JDGC013
14
我国高校工科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力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宋中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JDGC014
15
中、英、美、加高校信息类大学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谭志
北京建筑大学
17JDGC015
16
人工智能领域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陈雯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6JDGC009
10
“互联网+”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范式变革与实践探索
张永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6JDGC010
11
基于“中国制造2025”创新网络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
周源
清华大学
16JDGC011
12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工程人才混合式培养模式研究
刘爱芳
山东理工大学
16JDGC012
孙宝凤
吉林大学
16JDGC006
7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专业人才中职-本科-专业硕士衔接培养体系研究
叶霞
江苏理工学院
16JDGC007
8
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四导向一改进”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曾岳
金陵科技学院
16JDGC008
9
基于目标导向的工程人才创造力提升路径研究
白俊红
南京师范大学
17JDGC033
34
工科学术英语论文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其在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香
同济大学
17JDGC034
35
基于产学研融合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李秉祥
西安理工大学
17JDGC035
3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影响因素的评价研究
贾丽霞
新疆大学
17JDGC0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