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安全教育
4、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 ➢防止机械性损伤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
➢要有下颏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与碰 掉;
➢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 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帽体变形;
安全法规常识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十二个字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 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度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 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
安全法规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 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 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 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劳动保护:是指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工程技
术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其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基础概念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
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 残和死亡。
➢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者受过较严重的冲击后, 虽然肉眼看不到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 帽使用期限为三年;
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安全法规常识
安全教育培训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2.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
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事故及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9条—52条 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的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工人 “三级”教育
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 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
安全管理基础概念
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
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 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 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 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 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
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职业危害 因素引起职业病,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及死亡 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 制度。
安全管理基础概念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
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
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基础概念
安全生产: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
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 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 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
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3. 员工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4条—48条明 确规定了从业人员的权力: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员工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建筑工人安全教育
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新 校区一期一标段项目 安全基础教育培训
(一)
第一篇 安全基础知识
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
学习大纲
1. 为什么要进行新员工安全基础教育 2.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3. 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4. 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5. 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第四十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
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
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
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
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
检举和控告。
第四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
1. 为什么要进行新员工安全教育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安全法规常识
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指国家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 措施的总和。
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人员,必须重新经 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允许上岗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胸前都必须佩戴安全上岗证, 证明已经受过安全生产教育,考试合格。
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或其他工种作业人 员以及对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国务院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25条明确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 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 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 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 岗作业。
杜绝“三违”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 纪律,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
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 “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四不放过” 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 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 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