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光路图
3、让学生自主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将所观察到的光路画出来,从中感受探究乐趣,学会探究方法,自我迁移和表达能力的养成,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

4、结合最新科学动态和环保理念,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是整个光学重点基础内容。

它是在学完了“光的折射”后,既是“折射定律”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以及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等知识,本节课的特色是用探究实验处理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也有一些生活中常见透镜的知识储备。

学生刚刚学过光的折射和反射,折射定律和光路可逆性的知识,可以在此基础上顺势迁移引入新知识。

物理是新开设学科,实验探究过程有所设计但还不熟练。

老师对实验探究过程需要合理合理设计与引导,以保证实验探究过程顺利进行和完成,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逐步养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三条特殊光线的实验过程和理解
〖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资源〗手持凸透镜和凹透镜各12个(分组),凸透镜和凹透镜正视图磁性卡片6×12张,柱形凸透镜凹透镜各12,圆磁性卡纸4张,直尺12,白板笔1支(细),激光笔四支(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各1个(演示)、激光盒(12)、卡一(12)、卡二(12)、
作图笔12
根(红)、学案(
24)、
凸透镜(15
)(焦距为10或15cm ),手电筒12
〖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过程〗
〖板书设计〗
凸透镜与凹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利用圆形卡纸形象再现透镜是球面的一部分,有助于理解主光轴。

2、利用三棱镜的折射知识,推陈出新,抛砖引玉,引出合理猜想。

3、利用眼睛的结构,用以形象理解透镜的厚度不同,焦距长度不同。

4、利用手电筒,通过放置透镜来感知透镜对光的作用。

5、室内无太阳光,利用大功率灯泡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方便简洁。

由于在上海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全面,对于能提供的器材暂且不详,乃略有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