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体单元设计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体单元设计

4、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 重要途径。
主 题 单 元 问 我们今天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题设计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
专题划分
专题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专题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专题三:文化创新
( 2 课时) ( 2 课时) ( 2 课时)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欢迎世界各国文化 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你能否以传统节日、习俗、服饰、饮食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历史上以及现在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是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的? 3、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4、 你能说说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所需时间
六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6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 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四、五课的内容。在必修三模块中 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介绍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后两个单元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专题一 所需课时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2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专题一《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从横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是认识文化传承的一个方面。主要 介绍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文化传播的途径及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让 学生查找资料,以鲜活的实例,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加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感性 认识。
这个单元包括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三个专题。主要是在 讲我们为什么得以享有今天的文化,即今天的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三个专题都紧紧围绕文化发展 的一般规律,《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从横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纵向来研 究发展文化规律,前两个单元又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文化的传播与继承说到底 都是为了实现文化创新这个目的的。本单元通过对历史、文化等多学科整合活动的设计,尤其运用信 息技术工具,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较为理性系统地认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设备
常规资源
教材、相关书籍、导学案、笔记本、笔
教 学 支 撑 环 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境
其 他 小品表演的自制道具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卡秋莎》、中国民歌《茉莉花》、韩国《大长今》,谈谈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民歌中体现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音乐、节日、文化遗产等中,人们能够 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二、正文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引: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会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中国和外国的传统节日,展现文化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举例:我们的祖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 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举例: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独存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庆祝活动丰富 多彩,通过扫尘、守岁、挂年灯、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赏花灯等习俗 活动,祝福新的一年团圆发财、万事如意,整个节日期问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举例:茶道是一种以特有的形式和礼仪进点茶和饮茶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称 为“茶礼”、中国“茶式”。 2.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你去过哪些文化遗产,能举例分析一下它们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吗? 举例:地震出的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 化。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中国的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大津巴布韦遗址、 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A.不同民族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举例:民族服饰、饮食的多样性表现(显示:蒙古族的衣饰尚青、黑色,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 袍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惠安女是福建惠安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提高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 特点和作用,提高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 使命;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感悟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对应课标
1、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 族文化的观念;
2、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 途径;
3、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 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 知识目标:知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文化传播的途径;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和文化交 流的意义;要懂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解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 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 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 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表 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文化传承与创新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 思想品德 +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Leabharlann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成因;要懂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解在国际文化事 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理解文化的继承性特点,明确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要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以及文化创新对社 会实践的重要的反作用,明确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