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学习蛙类单毁脊和双毁脊方法,观察兴奋性。
理解骨骼肌完全强直收缩的形成机制与功能意义。
观察神经干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
1、掌握眼球、耳的形态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学会视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方法。
2、掌握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解剖结构。了解脑干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脑神经等的分布位置。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课 程 教 学 进 度 表
课程编号:12010110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专业、层次:生物科学、本科
开设学期:第4学期教学周数:18周周课时:5课时
使用
教材
名称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编著者
周美娟 段相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
第四版
出版时间
2006年9月
课时分配
理论课
实践(技术与技能)课
习题、测验课
其他
总课时
90
24
0
0
114
课程教学目的
在已学过动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人体及动物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以及与机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胜任中学生物课教学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和更高层次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测量人体肱动脉血压和心音听诊的方法。
联系机能掌握心脏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心电图描记和分析的方法。
掌握呼吸道及肺的大体形态解剖结构,了解呼吸通气量的测定方法。
3
3
3
3
3
3
3
3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形态结构观察
心脏形态结构观察、血压测定和人体心电图描述与分析
呼吸器官的形态结构观察和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1、掌握人体骨、骨骼的结构和组成及与人体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2、理解人体骨骼肌的分布、名称,以及骨骼肌收缩与动作产生的原理。
1、学习用标准血清检查ABO血型的方法。
2、掌握人体红、白细胞计数的方法。
重点:生理学的内容
难点: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学习及实验
教研室意见
周次
章次
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知识点
课时数
7
8
9
10
13
14
16
17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运动系统解剖观察
人体血细胞计数及ABO血型的鉴定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
骨骼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与强直收缩实验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实验
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与结构,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组织学介绍组织、器官的光镜和电镜结构,注重结构与机能的关系;解剖学应注意人体的整体性并联系个体发育及系统发生,使教学内容体现人体生物学的特点。
教学中应注意介绍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者
王 玢 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
第二版
出版时间
2002年2月
名称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编著者
艾洪兵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本
第一版
出版时间
2004年8月
参考用书
人体解剖生理学左明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人体解剖生理学胡集荣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美)范德赫拉夫等 科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