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题
1、画出小铁块、小木块在水中的受力图示。
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这一假设。
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水槽、水 实验步聚:
①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做好数据记录。
②把钩码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做好数据记录。
③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
实验现象:钩码全部浸入水中后,测力计测量到的重量比在空气中测量到的重量小。
实验结论: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钩码在空气受到的重力减去钩码在水中受到的重力。
3、把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用线连接起来。
潜艇挤完压载舱里的水
马铃薯放到水中 下沉 马铃薯放到浓盐水中
塑料块放到食用油中 上浮 软木塞放在水中 软木塞放在食用油中
4、把各种物体在不同液体水中的沉浮情况用线连接。
蜡烛 木块
橡皮 在清水中是浮的 铁块 马铃薯 在清水中是沉的 小石头 回形针 咸鸭蛋 5、请用线将事物和对应的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方法连接起来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大小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6、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铁环。
烧杯、酒精灯、火柴、水。
操作步骤:
①将铜球放在铁环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铁环。
②移除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2-3分钟,再让铜球去穿过铁环。
发现铜球不能穿过铁环。
③将铁环用冷水冷却后,再通过铁环。
发现铜球能顺利穿过铁环。
实验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中应注意事项: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整理器材。
7、物体传热
实验器材: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
实验步骤:
①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
(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②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③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脱落。
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8、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25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步骤:
①向烧杯中加入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②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③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④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实验结论: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整理好实验器材
9、下图是一条呈“中”形的铁环。
如果在A 点处用酒精灯加热,B 、C 、D 、E 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
请写出B 、C 、D 、E 各点蜡烛油会熔化的先后顺序。
( )、( )、( )、( )。
10、这是一条呈“M ”形的铜条。
在H 点处用酒精灯
加热。
A 、B 、C 、D 、E 、F 各点上的蜡烛会先后熔化。
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针对这种现象请做出解释?
答: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
F
注:以上几个杯子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
(1)、保温效果最好的是()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号。
(2)、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号和()号,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号和()号。
(3)、通过该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①保温效果最好的是4 号。
②保温效果最差的是1号。
③温度开始时下降速度快。
(4)、通过以上数据,你能发现温度下降的规律吗?
答:温度开始时下降速度快,到最后越来越慢。
13、设计实验证明“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课题:水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烧瓶、烧杯、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滴管、冷水、热水、红墨水。
实验步骤入现象:
1、将用红墨水染红的冷水装满平底烧瓶(染红是为了便于观察),并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用笔作好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标记;
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水位会上升;
3、将烧瓶放入冷水中,发现玻璃管内的水位会下降。
实验结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4、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课题: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烧杯、锥形瓶、气球、热水、常温水、冰水
步骤及现象:①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上,扎紧瓶口;
②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鼓了;
③将锥形瓶放入常温水中,发现气球瘪了;
④将锥形瓶放入冰水中,发现气球更瘪了。
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5、归类。
陶瓷、铜丝、橡胶手套、铝勺、木头、不锈钢管、玻璃棒、铁丝、皮革、塑料直尺
热的良导体:(铜丝、铝勺、不锈钢管、铁丝)
热的不良导体:(陶瓷、橡胶手套、木头、玻璃棒、皮革、塑料直尺)
16、我的水钟:
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
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 1、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2、确定总水量,3、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
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
)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4、测出一分钟的水量。
5、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15、机械摆钟: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
16、做一个钟摆: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
摆越长,速度越慢。
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
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
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
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17、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研究的问题: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有关。
摆绳越长,速度越慢。
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实验的材料:摆锤、摆绳、铁架台、秒表
相同的条件:(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
不同的条件:(摆绳的长度)
实验的步骤:1、做一个摆长为30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2、做一个摆长为15厘米的摆,测量1分钟摆动的次数。
3、比较两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的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18、小明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
下表是他在4小时内收集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
(1)根据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表,绘制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折线图。
(2)请你预测4.5小时和5小时后的影子长度,并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影长变化趋势。
我的预测:4.5小时后影长为( )厘米,5小时后影长为( )厘米。
(3)观察折线图,写出你获得的信息(至少写出2条)。
20、用线将“地心说”与对应的内容和“日心说”与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地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所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日心说” 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
︿单位:厘米﹀
19、在“北极星不动”的模拟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用线连接起来。
皮球地球
皮球上贴着的纸片地球上的观察者
黑板地球的自转
黑板上贴着的一颗星星北部的星空
皮球转动北极星
20、把地球自转与公转和所产生的现象用线连接。
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
昼夜更替现象地球自转现象
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一年四季变化现象地球公转现象
恒星的周年时差
不同季节物体影子的变化
21、画一画:如图,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不能))
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22、如图所示:当地球公转到A、B、C、D 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
当转到位置A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当转到位置B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当转到位置C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当转到位置D时,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