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勾画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______ ,______ ”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而败北的典故,表达对韩胄轻率出兵北伐,本想要______ ,结局却可能是______ 的忧虑。
《庄子•逍遥游》中引述《齐谐》之言,描绘出鹏凭借六月的大风,“______ ,______ ”的雄姿。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南宋)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②.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燃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率军于采石矶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诗人作此篇。
②风约楚云留:说自己为楚地风云所阻,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作战。
③燃犀处:晋代温峤行军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见水族奇形怪状。
诗句中怪物指金兵。
④香囊未解:谢玄少好佩紫罗兰香囊。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全词喜中有愁,壮中含悲。
笔墨酣畅,音节振拔,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
B.吴钩,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典型意象。
作者借“看吴钩”来抒发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
C.词人实写战场“骇浪与天浮”的壮阔之景,对周、谢二人大破北虏的事业神往不已。
D.赤壁矶头如今落日残照,淝水桥边也已荒芜不堪。
荒凉、衰颓的意境引发了诗人的愁情。
张孝祥擅长用典,本词借典故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文明系统都会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
在中国的文明系统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核心。
其实,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全然自创的无本之木。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文明程度较高的商朝,被文明程度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定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进行反省。
他们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中国北方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
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
“天命”的提出,可以说是第一次使得道德的意义超越了客观的力量。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合法化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自己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
《易经》是一本占ト书,似乎是在商周之际完成的。
《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的自信,不再有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也必须重新解释。
孔子似乎是对天命意义做新解释的人。
我们不知道孔子是不是真正撰写了《易经》里面一部分传,可是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人的个人使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
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
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
我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完成的使命。
后来孔子思想变成中国正统的思想体系时,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中庸》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
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而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
“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郭店文书的时代,当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比《礼记》成书的时代早很多,因此《礼记•中庸》的那段话,可能正是从郭店文书中延伸出来的。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是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便都具有一种特殊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
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
在孔子之前,并不是没有“仁”字,但其一种意义是“有知觉”,另外一个意义是“美好”。
《诗经》中形容一个俊美的男子驾车而来,是“洵美且仁”,也就是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景象。
但孔子赋予了“仁”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
这个命题,应当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每个人有一种禀赋,这个禀赋是人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人性是天生的,是上天给人类的使命。
命、性、仁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概念,共同构成孔子思想的根本。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商朝被周朝所取代后,知识分子为合法化周人的统治,提出了“天命”的观念。
B.孔子对“天命”的意义做了新解释,他认为“天命”不只是政治天命,还是个人使命。
C.郭店文书《性自命出》中有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命”与“性”的关系。
D.“仁”这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根本,他表示每个人的禀赋,是人性的总和。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作者善用典籍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语》《中庸》来阐释“天命观”的发展,说服力强。
B.文章以时间顺序展开论证,一些概念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后世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C.《中庸》与郭店文书在此文中作用相同,都是为了证明“天命”和“性”不是同一概念。
D.文章末段梳理了命、性和仁这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成为全文论证的落脚点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天命”说既是对周朝勃兴的理论总结,又反过来稳定了周朝统治。
但因其与周朝统治的共生性,最终随西周一同终结。
B.我国传统文化重继承,更重创新。
如孔子在《论语》中所陈述的天命观,便与《易经》中天命观有很大的不同。
C.我们每个人既有上天给予的使命,又有个人独特的禀赋。
这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D.理清了禀赋、人性和使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学说中,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字的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连续三年发布国际数字经济白皮书,希望研究成果能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国际会议、国际合作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编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19年)》)材料二:目前,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革命。
这场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由此引发云计算、智能技术、物联网、机器人、生物识别技术、3D 打印等一系列具有颠覆性影响的科技创新随之涌现,也让数据以非线性的几何级数快速增长或海量数据涌现,让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全面提升。
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数据为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就是以大数据为媒介,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化转型来发现用户价值缺口、发现和管理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无忧的生产环境,以及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以此来实现用户对新价值的永恒追求。
所以,数字经济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智能化手段促使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视角的转变,促使由传统所关注的产品生产向关注产品的使用及服务延伸,以此寻找、发现、管理及解决不可见的问题,全面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摘编自易宪容《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材料三:云计算在行业应用、数字前沿、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将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正如“用电量”之于工业经济,“用云量”也将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指标。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为核心特征,由电驱动。
电重新定义了动力,动力设备由蒸汽机变为电动机,充分释放了工业革命的潜能。
正是基于电的基础作用和通用意义,“用电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云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是驱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云将重新定义智慧,开启从解放体力劳动到解放脑力劳动的转变,促进数字红利的充分释放。
“用云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新指标。
(摘编自闫德利《云计算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材料四:区块链从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到数字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
第一,技术基础,即所谓的分布式网络,能够保证在线时系统网络的健壮性、安全性,并用共识算法来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广泛性和公平性。
此外,还能通过智能合约来确保在网上所做出的承诺一定会被机器自动执行,使人无法反悔、毁约,这是技术的基础。
第二,数字资产化。
区块链,也叫做分布式账本,这是不同于现在会计记账方法的新的记账方法。
基于新的记账方法,可以建立新的账户体系,叫做数字账户。
数字账户体系里可以方便地记录各种数据资产,在这个数字账户体系之上,有了新的数字记账的单位“ TOKEN”,这个单位不是货币,更不是所谓的数字货币,它是数字经济的一种数字记账的单位。
基于这些新的记账方法、新的账户体系、新的记账单位,数据和数字可以很方便地被资产化。
而基于这些资产化了的数据,商业规则都变成了算法、代码,然后在网上由机器来取代中介,使得它更有效地、完整地运行。
第三,密码学。
区块链诞生在密码学基础之上,所谓区块链的数字记账是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来构建的,很多密码学的成果被用到区块链上来做数据的隐私保护和数据隐私保护之后的协同计算。
所谓的全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零知识证明等这些密码学的算法,被用在区块链上、分布式账本上、分布式网络上,通过这些,人们能够很好地对数据进行确权、进行隐私保护,并且也能够在隐私保护以后,让多方的数据协同计算。
(摘编自肖风《区块链如何赋能数字经济》)下列不属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的一项是______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B.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相关手段能够促使经济形态发生转变,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C.云是驱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促进数字红利的充分释放。
D.区块链将数字资产化,使变成了算法、代码的商业规则得到更好地运行。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低于发达国家2.3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4.9个百分点。
B.当前的科学技术革命呈现一种链式反应:基础技术革命引发颠覆性科技创新,使得数据爆发式增长,进而促进数据处理能力全面提升。
C.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中具有基础作用和通用意义,将重新定义智慧,把人类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