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及治疗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及治疗
原因与发展—— 自我塑造与巩固
• 正常情况下, 个人的价值既来源于外界认可,也来 源于自我认可。完全依靠自我认可的人, 向我行我 素发展; 完全依靠外界认可的人, 通过下述四种倾 向向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发展: • 1 、与外界保持一致 • 2 、喜新厌旧的人际关系 • 3 、绝不面对真实的自我 • 4 、操作性条件反射
• 情感障碍 •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经常体验到心境恶劣 ( dysthymicdisorders) , 他们经常对存在的焦虑和 被疏远。由于他们要追求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工 作和自我认同, 他们很难维持长期的人际关系和工 作。如果不能成功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和支 持, 他们便会陷入抑郁、躁狂, 或双相状态。
案例:
• 王女士是一位活泼、温柔、漂亮的女人, 为防止第 三次婚姻破裂前来咨询。她面临的是一个老问题, 她开始厌倦只守着丈夫的生活, 向往与其他男人交 往。她濒临另一次 婚外情现在她必须作出决定, 是放任情感再次冲动, 还是就此止步、自我约束。
• 王女士有一个比自己小4 岁的妹妹。父亲是一个 成功而富有的大商人, 在他看来, 两个漂亮的女儿 就是非常好的摆设, 他喜欢向朋友们炫耀女儿的美 貌和家庭生活, 但并不真正关心她们。母亲是一位 情绪化的漂亮的妇人, 她非常关心女儿们的������ 美 貌和天资������ 。两姊妹总爱在父母的面前争宠。王 女士虽然常常占上风, 但为了确保得到父母的表扬 和看重, 她必须一直保持与父母的期待一致, 按照 父母的意愿行事。
• 强迫障碍 • 在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中, 可以观察到强迫 思维和观念。由于缺乏严密的认知程序和 结构, 他们的强迫症状与强迫型人格障碍者 的强迫症状不同,显得漂浮而没有固定的中 心。他们的强迫思维和观念很少涉及具体 的人、事和情境。
• 转化障碍 •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内, 转化障碍 ( conversationreact ions) 是反映心理需要或冲突 的某些躯体障碍, 这些躯体障碍虽然不受主观意志 控制, 但经恰当的检查后, 不能以已知的病理生理 和病理解剖来解释。转换障碍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者吸引他人关注和支持的最佳选择, 也是其最引人 注目和最具有特征的表现。
• 表演- 边缘型人格障碍 • 表演-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 行为 幼稚、不稳定、情绪化, 有时表现粗鲁、轻 浮。
• 焦虑障碍 •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常常体验到分离性焦虑, 是因为 他们四处寻求剌激和支持而不能如愿。由于他们 把人际关系中的孤立感归因于不能获得他人的关 注和支持, 他们特别害怕独处, 害怕独处时的孤独 和无聊, 害拍得不到别人关注和支持。部分表演型 人格障碍者很善于掩盖他们所体验到的分离性焦 虑。由于是为追求他人的关注和支持而害怕独处,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有恐怖症, 尤其是广场恐 怖症的表现。
• ( 6) 需要别人经常注意, 为了引起注意, 不惜哗众 取宠, 危言耸听, 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 分吸引异性。 • ( 7) 情感反应强烈易变, 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 坏。 • ( 8) 说话夸大其辞, 掺杂幻想情节, 缺乏具体的真 实细节, 难于核对。
预防原则
1 、根据社会或文化标准奖励孩子。 • 2 、 不给孩子树立表演性行为榜样。 • 3 、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可。
治疗原则
• 1 、帮助患者认识自我认可的重要性, 学会 自我认可。 • 2 、 奖励患者的非表演性行为, 惩罚患者的 表演性行为。
谢谢
与表演型人格障碍有关的心理障碍
• 表演—— 反社会人格障碍表演- 反社会型人 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 人际关系肤浅、善变; 不承担社会责任, 独立、冲动、刻薄、敌意。 这种患者表面上和蔼可亲, 内心却害怕被别 人视为软弱或好心肠, 由此, 他们的行为模 式常常显得自相矛盾。此种人格障碍常见 于少年管教所、监狱和戒毒机构。
• 分离障碍 • 在追求新的剌激和支持而感到无望时, 表演型人格 障碍者常常会失去认知组织能力, 表现出类似于心 因性漫游的症状, 其特征是������ 非器质性心理障碍 所致的, 突然、无计划和无准备地出门旅游或离开 经常工作的地方, 并且事后不能回忆������ ( 美国精神 病协会, 1980) 。
原因与发展—— 环境因素
• • • • • 1 、父母对表演性行为的强化 强化标准的个人化 不当的强化方式 2、以父母的表演性行为榜样 3 、 习得的操纵性行为
原因与发展—— 神经心理的发展
• 感觉神经和心理依恋是感觉- 依恋阶段( 从出生到 一岁半) 的主要发展任务, 这一阶段的发展对表演 型人格障碍的定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这一发展 阶段, 剌激过度会导致低剌激阈、过分过敏和日益 增强的心理依恋。依赖型人格障碍( 被动- 依赖型 的人格障碍) 也有这种外部定向的特点。两者的主 要区别是: 表演型人格障碍( 主动- 依赖型的人格 障碍) 起因于早期的各种来源的剌激过度; 而依赖 型人格障碍则起因于早期的单一来源, 甚至是唯一 来源的刺激过度。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 何 克, 刘丽君
摘要: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寻求关注。具体 表现有装腔作势、轻佻、浅薄、情感易变、善交际 和分裂等。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 主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 不当和患者的自我塑造有关。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 可以预 防表演型人格障碍。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可 减弱或阻断表演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塑造。
原因与发展—— 生物因素
•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揭示其有生物学基 础。兴奋好动、强烈的情绪性和植物神经 易兴奋均表明下丘脑前后部( limbic and posterior hypothalamicnuclei ) 的低兴奋阈 (Weil, 1974) 。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低阈值 可能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
• 青春期的王女士很受人欢迎,常常受到异性的关注 和关心, 有许多约会和男性朋友, 她在校艺术团唱 歌, 是校报的画家, 还是啦啦队队长。大学毕业后, 她认识了一位英俊而富有的男子并与他结婚。结 婚不到一年, 双方都开始了极随便的婚外性关系, 她不在乎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的父亲。在女儿出生 后几个月, 他们便平静地离了婚。离婚后不久, 她 结识了第二任丈夫。婚后第三年, 她迷住了一位学 舞蹈青年, 又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外情。此后, 又 接连经历了几次婚外情。她丈夫知道这些婚外情 后, 接受了她的悔过及保证。不久, 她又与这些婚
临床表现:
• • • • • • 1 行为表现: 装腔作势,好演戏 2 人际行为: 轻佻, 好引诱人 3 认知方式: 浅薄, 散漫 4 情绪体验: 易变, 冲动 5 自我评价: 善交际,好享乐 6 主要防御机制: 分裂
临床表现:
• 分裂( dissociat ion) 是一种把 真实 的自我与公开 的自我分裂开来的倾向。他们通过改变自己 在他 人面前的表现以创造一个不断变化的让社会认可 的形象, 分裂作为一个机制, 能够分散人们对表演 型人格障碍者的真实缺点的关注。或许更重要的 是, 分裂起到一个自我分心的作用, 以防止或避免 自己感受到和描述出不愉快的思想和情绪。因此, 表面上的友好热情、戏剧化行为乃至好调情等能 防止他们详细地感受和思考自己可能存在的真正 不足
诊断( CCMD- 1989)
• 诊断 • 表演型人格障碍需要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 ( 1) 表情夸张, 象演戏一样, 装腔作势, 情感体其他人的影响。 • (3) 自我中心, 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 不如 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 ( 4) 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 感情易受伤害。 • ( 5) 寻求剌激, 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