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街口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凹村3#)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单位:从化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月日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
2、国家、省、市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规定;国家、行业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程。
3、ISO9001标准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
4、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5、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主要技术规范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给排水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GBJ141-9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6、《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917、《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918、《给排水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9、《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砼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4-9212、《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三、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从化市街口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凹村3#),位于从化市从化市街口街大凹村内。
主要为污水处理工艺需要设置生产性的构筑物及污水管网工程。
2、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所有建(构)筑物均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所有建(构)物均为二级。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建(构)筑物基础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丙级。
3、工程范围本工区范围包括土建工程:格栅池、沉沙池、水解厌氧池、计量槽;排水工程:管网及沉砂井工程4、工期要求合同要求,2013年11月15日开始施工,2014年2月15日完成,总工期90天第二章工程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1)、主要工程优良率100%。
2)、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二、安全目标1)、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工伤歇工率低于1.5‰。
2)、杜绝汽车行车与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责任事故发生。
三、工期1)、目标工期:2014年2月15日前竣工。
第三章施工部署一、组织部署1)、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按照高效精干的原则,我单位决定组建一套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全面负责本项工程的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工程进度和现场文明施工等。
同时在公司内成立一个工程领导小组,对现场进行指导监控。
全单位范围内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黄榕带技术负责人:周浪波安全负责人:董诗红质量负责人:董诗红施工工长:温杰彬二、技术准备1)、工程项目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认真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分析施工难点,研究设计施工方案,仔细检算施工结构,落实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工艺难点要编制详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2)、吸收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对主要的难点和质量管理,编制作业任务指导书。
3)、编制落实施工材料采供计划,机具进行计划。
并进行对供应方的材料质量、信誉评估。
4)、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对主要的材料和各种机具进行有计划的购置和调入,确保劳力、机具和材料的有序进行。
三、现场准备优先修建好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为全场性服务的施工临设施,布置接通供水、供电、并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建好各项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四、施工总体方案1)、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主筋采用对焊或搭接焊连接方式。
2)、结构砼全部采用商品砼。
3)、模板采用竹胶板,用φ48钢管作外楞及支撑。
4)、整个工程按平面划分流水段,分工序展开交叉施工。
5)、各水工构筑物池体砼壁板尽量一次施工成型。
第四章主要工程及特殊部位施工方案本工程主要为防水构筑物工程,构筑池体部分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设计,砼标号为C25,S6。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中主要抓好防水砼的施工质量,确保无渗漏,同时在土方回填过程中确保构筑物结构安全。
一、各单位施工工艺流程1、格栅池、沉沙池、厌氧池、计量槽主要施工工艺: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基坑降水→预埋管道→碎石垫层→砼垫层→底板→池壁、墙→满水试验→内外壁防腐→基坑回填。
二、主要施工工艺(一)、土方工程本工程土方开挖量主要集中在构筑物基坑的施工。
基坑(基槽),应先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拉线分区分段开,采取在基坑(基槽)四周放坡,根据地质报告及设计,边坡坡度为1:0.75,四周预留1.0m工作面和排水沟,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土方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为避免破坏扰动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20cm 厚土人工清理,基坑边坡开挖土如下图:以顺利用回填。
基坑挖完后按规定要求验槽,作好记录,基坑回填土采用机械回填,局部人工回填,机械碾压密实。
回填土料不得用冻土回填,且不得含有树根、草皮、腐植物质的土和淤泥质土。
填土分层厚度不得大于250mm,压实遍数6~8遍,夯填时应在结构物相对的两边同时进行。
(二)、钢筋工程本工程为关键工序,所使用的Ⅰ、Ⅱ钢筋,指派专业材料员采购和管理,钢材进场后,应分批进行检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下料配料a、钢筋因弯曲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这一点在配料中值得注意因此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正确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45°弯曲为0.5d;90°弯曲为2d;135°弯曲为 2.5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般是: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对弯钩增加长度尚要根据具体条件并满足设计要求。
b、在配注计算时,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时,原则上按构造要求处理。
C、钢筋配料应厉行节约利用的原则,计算应填写配料单,下料制作依据配料单进行。
d、配料时,尚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2、加工成型a、钢筋按下料表分类制作,挂牌标号,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污、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铁锈应清除干净,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不得随意使用。
b、钢筋切断断口规整,不得有马蹄形或端头弯同等现象,钢筋切断长度要求正确,其允许偏差为±10mm。
c、钢筋弯曲成型,Ⅰ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圆弧弯曲走私不应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不作要求时不宜小于3d;Ⅱ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4d,平直部分长度按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部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宜5d。
d、梁、柱箍筋必须作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e、质量要求:①、钢筋成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②、钢筋弯曲点处不允许有裂纹,为此,钢筋弯曲时要避免弯来弯去的现象;③、钢筋弯曲成形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后位移20m,弯起高度±5tm,箍筋边长±5mm。
3、绑扎与安装a、作业条件:①、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锈蚀钢筋要经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现场;②、已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插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③、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注意位置调整时搭接弯折坡度不应大于是1:6;④、按图纸设计及操作工艺标准向工人进行交底;⑤、如果模板工程先行、模板安装要先做预检,并清除模板内杂物。
b、钢筋接头①、φ10以上钢筋,优先用焊接接头,φ22以上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接头;②、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③、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在任一搭接长度内(且不小于500)不超过25%焊接接头在35d区段内(且不小于500)不超过50%;c、施工方法:①、底板钢筋绑扎Ⅰ、底板钢筋绑扎前,应在垫层上弹线布距,分档标志,并按图纸摆放。
Ⅱ、在底层钢筋上安装面层钢筋的马凳支架,支架采用φ20钢筋,间距为1000㎜的空间格构式刚架组成。
绑扎面层钢筋的纵横向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画好面层钢筋分档标志,然后再摆放绑扎面层钢筋。
Ⅲ、底板钢筋绑扎采用“顺扣法”。
②、池壁钢筋绑扎I、根据池壁位置线在板面筋上预埋的固定钢筋,画好竖筋分档标志。
Ⅱ、隔3-6m固定数根池壁竖筋,画好池壁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齐腰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III、池壁钢筋应逐点按“缠扣法”绑扎。
Ⅳ、在双层钢筋之间成梅花形绑扎钢筋支撑,以固定两片钢筋网间距,在双层钢筋网外侧绑扎钢筋保护层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Ⅴ、所有归并筋下端应有平直弯钩,伸至底板筋处,并焊接牢固。
③、柱钢筋绑扎见建筑物工程施工方案4、施工与质量要求a、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抗震等级要求、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b、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应先对其外观进行检查,核对质保书的各项技术指标,并按规定进行复试,取样时应有甲方代表或监理人员旁站监督。
钢筋待复试合格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
c、钢筋的接头形式、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d、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在吃透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编制施工下料单,并应将下料单送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才能交于班组操作人员进行取料加工工作。
e、对钢筋焊接接头应严格按照焊接施工规范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
钢筋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f、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请建设单位、监理公司的有关人员和设计人员、质监站质监员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下道工序施工。
(三)、模板工程1、本工程为关键工序,为了池壁砼平整美观,又满足内外涂刷的要求,本工程以木模为主进行施工,木模主要为竹胶板,方木背楞。
2、为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及砼成型后,构件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按1.5m高度分层浇筑考虑,因是泵送砼,一般情况直接到位(开始浇筑时倾到高度为不大于2m)倾倒高度小0.5m。
墙壁模板、底板模板加固图如下:螺栓,其形成见下图:(2)、模板选用竹胶板,竖向内楞选用60×100方林(松),间距300~400mm,模板外楞选用φ48钢管双根,间距500mm。
模板及支架数量详见附表。
(四)、砼工程砼采用商品砼,砼采用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40~180mm 。
(一)、施工制度⑴、基本要求1)、砼浇注前必须对钢筋进行隐蔽验收,模板进行技术复核,并做好签字手续。
2)、模板内垃圾、施工缝处浮浆和松动石子清理干净,并消除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