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行为评析
1、建立内幕交易防控体系; 2、制定信息披露管理规程; 3、加强员工培训; 4、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
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泄露内幕信息案 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泄露内幕信息案,是中国 证监会2006年立案调查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 “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受到证券市场有关各 方的广泛关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和广州市 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于2009年1月和3月对该案作 出一、二审判决,认定董正青犯泄露内幕信息罪, 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弟董德 伟及其同学赵书亚犯内幕交易罪,分别判处有期 徒刑4年和1年9个月,并处罚金2500万元和100 万元,其违法所得2284万元和100万元上缴国库。
(一)开户、销户、激活资金账户或者指定交易(托管)、撤销指定 交易(转托管)的时间与该内幕信息形成、变化、公开时间基本一致 的; (二)资金变化与该内幕信息形成、变化、公开时间基本一致的; (三)买入或者卖出与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合约时间与内幕信 息的形成、变化和公开时间基本一致的; (四)买入或者卖出与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合约时间与获悉内 幕信息的时间基本一致的; (五)买入或者卖出证券、期货合约行为明显与平时交易习惯不同的; (六)买入或者卖出证券、期货合约行为,或者集中持有证券、期货 合约行为与该证券、期货公开信息反映的基本面明显背离的; (七)账户交易资金进出与该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人员有 关联或者利害关系的; (八)其他交易行为明显异常情形。
19、 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 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 被依法限制表决权; 20、 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 21、主要或者全部业务陷入停顿; 22、 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23、 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 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额外收益; 24、 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25、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 被有关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
《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 情人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证券的 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 信息公开前,买卖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 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 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 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 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 的罚款。单位从事内幕交易的,还应当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 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证券监督 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 财务或者对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 公开的信息。凡未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披露亦未 在一般投资者能够接触到的全国性报刊网站等媒体 披露,且属于以下范畴的信息均应视为内幕信息 。
(二)内幕信息的范围(证券法第67条和75条)
26、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重要信息(包括显著影响公 司收入、利润等);其中, 对价格有显著影响, 是指通常情况下, 有关信息一旦公开, 公司证券的交易价格在一段时期内与市场 指数或相关分类指数发生显著偏离, 或致使大盘指数发生显著 波动。对于上述条文的技术性认定, 可以结合专家委员会或证 交所的有关意见。 27、同时具有价格敏感性(即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和非公 开性等两项性质的信息。 28、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认定的其他种类内幕信息。
(三)内幕信息的适用范围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3条的规定: 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发生的前述事件, 也属于内幕信息的范畴。
法律后果。内幕交易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律明令禁 止。我国《证券法》第七十三条对内幕交易行为做 出禁止性规定,该法第二百零二条明确了内幕交易 的法律责任。《刑法》第一百八十条针对内幕交易 行为也规定了内幕交易罪。2010年5月,《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 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开发布,对内幕交易 行为的立案追诉标准做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南京市经委主任内幕交易案 2009年9月,南京市经委主任刘宝春及其在南京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职的妻子陈巧玲因涉嫌江苏 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淳陶瓷)股 票内幕交易,被警方刑事拘留。2009年12月29 日,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务会议免去刘宝春南京 市经委主任和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2010 年12月30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宝春内幕 交易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内幕交易罪判处刘宝春 有期徒刑5年,并没收其700多万元非法所得。这 是全国首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内幕交易被追究 刑事责任的案件。
黄光裕内幕交易案 黄光裕是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超市国美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曾多次排 名胡润内地富豪榜首位。2008年3月,黄光裕因涉嫌中关村和三联商 社股票操纵及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调查,2008年11月被北京市公 安局经侦总队刑事拘留,此后该案一直受到有关媒体和社会各方的广 泛关注。2010年5月18日和8月3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分别简称北京二中院、北京市高院)分别 对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作出一审、二审判决,认定黄光裕犯内幕交易罪、 非法经营罪和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 收个人财产2亿元,其中以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6 亿元;认定其妻杜鹃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 并处罚金2亿元;认定许钟民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单位行 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亿元;认定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和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犯单位行贿罪,分别判处罚金 500万元、120万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司法机关对证券市场内幕交 易案作出的最严厉的刑事处罚决定。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 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 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 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 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 信息,或者明示、默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 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 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确定。
7、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法》授权而规定的其他证券交易内 幕信息知情人
(1)发行人、上市公司; (2)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 的其他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参与方及其有关人员; (4)因履行工作职责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8、前述1-7项自然人的配偶 、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因 亲属关系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9、利用骗取、套取、偷听、监听或者私下交易等非法 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10、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的规定(二) 第三十五条〔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 款)〕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单位或者非法获取证券、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单位,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 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 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 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 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四)多次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2、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 13、 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14、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15、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 损害赔偿责任; 16、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包括涉及上市公司的收购、合并、 分立、发行股份、回购股份等行为导致上市公司股本总额、股东、 实际控制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 ; 17、 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 影响; 18、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 相关决议;
2012-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 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具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 定的“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 (一)利用窃取、骗取、套取、窃听、利诱、刺探或者私下交易等手 段获取内幕信息的; (二)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关系 密切的人员,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 或者泄露内幕信息导致他人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交易, 相关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且无正当理由或者正当信息来源的; (三)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联络、接触,从事 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或者泄露内幕信息导致他人从事与该内幕 信息有关的证券、期货交易,相关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且无正当理由 或者正当信息来源的。
8、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 其持有 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 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关闭;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 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 或者宣告无效; 11、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 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