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复习题1•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种类・(P5)2•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P18)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PP10)4•亨利・明茨佰格的,经理角色理论匕(P59)5•企业精益生产方式的特点.(P181)6•企业生产能力及其种类.(P189)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P198)&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P214)9•产品整体概念的内容.(P219)10・产品生命周期.(P220)1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P260)12•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P261)13•企业战略管理及其过程・(P256\260)14•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机.(P268)15 •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策略.(P3H)16•危机管理最佳模式理论的要点.(P327)1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要点・(P332)18•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P338)19•如何理解“全球中心战略”・(P339)20•熊彼德的创新理论.(P348)21•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P354-357)1 •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匕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错•企业虽然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P16)2•对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是可以控制的.错•外部环境是不可控制的.(P20)3•职能制是企业分权制组织形式.错•职能制是一种科层制宝塔型结构,因此,是一种企业集权式组织形式.4•公司制企业的股东要求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错•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只承担有限责任.5•企业家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对•人们对企业家的共同认识主要体现在企业家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P57)6•基本年薪指经营者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应得的报酬.错•基本年薪指经营者劳动要素投入应得的报酬,而经营者人力资本要素报酬是风险年薪.(P79) 7•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唯一目标.错•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还包括其他目标.(P140) &企业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错•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劳动过程,也包括自然过程.(P169)9 •对象专业化指按工艺特点在空间上设置生产单位.错•应该是工艺专业化指按工艺特点在空间上设置生产单位.(P173) 10 •全面质量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全面质量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就是把管理重点放在事先控制上.(P199)11 •企业的品牌就是企业的商标.错•企业的品牌包含企业的商标.12•市场营销观念认为:顾客只有在销售活动的刺激才会购买.错•应该是推销观念认为:顾客只有在销售活动的刺激才会购买・(P212)13•无差异营销战略强调市场需求的差异性.错•无差异营销战略强调的不是市场需求差异性而是市场需求的共性.(P216)14•战略联盟与企业并购没有本质区别.错•战略联盟与企业并购有本质区别。
并购是企业主体的统一,战略联盟是产权主体的合作・(P269)15•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企业文化.错•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树立企业形象.16.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上.错•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企业的“软实力”・(P278)17•共有型文化注重集体利益,但不认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错•共有型文化注重集体利益,也认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P294)18•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强调制度建设.错•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强调精神层面建设.(P286)19•蔓延式危机是突然发生的.错•蔓延式危机是慢慢渗透发展的,不是突然发生的・(P307)20.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是危机处理.错•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是危机预防,不是危机处理.(P316)21 •从根本上说,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对•从根本上说,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市场,利用国内外要素,形成竞争优势.(P332)1.企业家在企业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P58)(1)企业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2)企业家是市场运行的主体;(3)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4)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2.如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P78)——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1)年薪激励(2)股权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1)事业激励(2)声誉激励(3)权力激励(4)晋升激励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
(P244)(1)壮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2)保障研发投资;(3)跟踪科技信息;(4)提高科研开发管理水平。
4.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P298)(1)“虚”与“实”的关系问题;(2)“形”与“神”的关系问题;(3)“上”与“下,啲关系问题;(4)“内”与“外”的关系问题;(5)“远”与“近”的关系问题。
5.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P312)(1)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2)成立危机控制中心;(3)加强与公众沟通;(4)创新原则(5)全员参与原则6.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P351)(1)增强企业适应能力;(2)更新企业要素及组合方式;(3)促进企业技术进步;(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5)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案例分析一:海尔的崛起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冰箱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
而海尔长期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海尔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A.美国海尔人:当日的工作决不往后拖!1999年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达40多度,连路上也少有人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走动。
一次,因运输公司驾驶员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零部件经理丹先生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内容,哪能把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时调换了回来。
B.金昌顺现在工作为何这么”顺”?金昌顺经过培训上岗,干起了冰箱总装焊接工,他的梦想是想当”海尔焊接大王”。
光想当不行,更要平日好好练。
怎么个练法?因为心急,刚开始金昌顺就碰了”钉子”,在一次焊接比赛中成绩不理想,便一度产生了消沉情绪。
他的师傅发现这个现象后,便开导他说: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不要心急,工作效果如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
师傅的话深深触动了金昌顺。
从此后,他苦练基本功,工余时间寻来些废旧的切割管子,天天晚上进行练习。
同事们说:“发现废旧管子就给小金,他这个拼劲真让人佩服!”金昌顺焊接技术天天有提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98年冰箱事业部举行的焊接比武中,金昌顺连续三次夺得焊接明星,并受到公司的嘉奖。
C・这位员工的上级应负责什么责任!1995年7月的一天,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则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
这位员工作为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承担了她所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但是,从这位员工身上所反映出的质保体系上存在问题——如何防止漏检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一责任也应该像处理这位员工这样落到实处, 找到责任人。
这位员工问题的背后,实际还存在着更大的隐患,毕竟当时的洗衣机有限总公司的产品开箱合格率和社会返修与第一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决不是这位员工一个人有能力造成的,体系上的漏洞使这位员工的偶然行为“变成了”必然“。
既然如此, 掌握全局的干部更应该承担责任在前,先检査系统保障的问题,才能使错误越来越少。
根据80/20原则,这位员工的上级——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
问题:请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海尔崛起的原因。
分析提示:海尔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尔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
海尔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和具体体现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和谐地贯彻到海尔集团各个分支机构和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多年来,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形成了许多实用的新的理念及思路。
企业理念即思路是经营企业总的指导思想,是比较抽象的,(如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映,马上行动,海尔管理模式:OEC管理模式等),这些理念又具体体现为具有海尔特征的企业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制度等。
案例分析二:阿迪的兴衰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
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有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运动鞋。
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它试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生产更结实和更轻便的鞋。
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中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
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阿迪达斯公司感到吃惊。
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细分市场是慢跑。
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市场。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美洲狮、布鲁克斯、新布兰斯、和虎牌。
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余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
由前俄勒冈大学的一位长跑运动员创办的耐克公司,在1972年俄勒冈的尤金举行的奥林匹克选拔赛中首次亮相。
穿着新耐克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了第4至第7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参赛者在那次比赛中占据了前三名。
耐克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
它的鞋底上的橡胶钉使之比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鞋更富有弹性,夹心饼干鞋底的流行及旅游鞋市场的快速膨胀,使耐克公司1976年的销售额达到140()万美元,自此耐克公司的销售额飞速上升。
今天,耐克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了35亿美元,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占有运动鞋市场的26%的份额。
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一是研究和技术改进;二是风格式样的多样化。
公司有将近100 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
它的一些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对3(H) 个运动员进行的试穿测验,以及对新的和改进的鞋和材料的不断的实验和研究。
在营销中,耐克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范围的选择。
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最完美的旅游鞋制造商形象。
到20世纪80年代初慢跑运动达到高峰时,阿迪达斯已成了市场中的“落伍者”。
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多的创新品,更多的品种,并且成功地扩展到了其他运动市场。
例如,耐克公司的产品已经统治了篮球和年轻人市场,运动鞋已进入了时装时代。
到20世纪90年代, 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降到了可怜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