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

标签: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线状及发展
0引言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特别作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加上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

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

在WTO协议中建设事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

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

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

我国加入WTO,必须按照WTO有关协议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

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一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性质的试验室:一种是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带有政府色彩的监督检测室。

三种形式的检测单位一直以来按照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检测工作,但是随着八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必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应该是独立的机构,所以应着手进行转变。

1行业概述
1.1行业背景
1.1.1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至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
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

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

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1.1.2检测行业特点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業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

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

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

因此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无法进入。

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但是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必奖打破现有的平衡。

1.2行业困境
1.2.1行业面临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

检测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1.2.2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是受政策导向程度很高的行业。

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

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
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

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3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

但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一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

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1.3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测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各种风险和挑战,应该认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可能作到有的放矢。

1.3.1目前的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单位不是严谨,而是能否灵活和方便。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品牌立足的检测单位。

1.3.2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是否脱离、脱离以后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上仍然不是独立的。

因此,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1.3.3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低,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行业对策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2.1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

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

2.2变换角色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
对立起来,检测人员要看到检测单位是公朴、是服务,而不是“检查团”。

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2.3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既然检测单位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作为检测机构来讲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

2.4树立人才观
作为我国的检测行业来讲最缺乏的也是专业的人才,目前对于我国的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最需要的是:一方面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以迎接今后更严峻的挑战。

3小结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应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正面临着重大转变前和转变中的探索中,作为整个行业来讲面对的不仅仅是也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

在人世后的转变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大,但是检测行业应该积极应对,树立起全面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强化服务和人才意识,我国的检测行业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竞争,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