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增资形成的金融资产转权益法的核算
三、因减资造成的权益法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核
算
四、因减资造成的成本法转金融资产核算同一控制背景下因增资造成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
非同一控制背景下因增资造成的金融资产转成本法
同一控制背景下因增资造成的权益法转成本法
非同一控制下因增资造成的权益法转成本法
1.购买金融资产
1.初始投资时
1.初始投资时 1.购买金融资产
1.购买金融资产
1.初始投资时
1.初始投资时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
利+交易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利+交易费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利+交易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
利;其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利;其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红利;其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2.实现净利
2.分红时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2.实现净利
2.实现净利
2.公允价值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a.宣告时 b.发放时 2.分红时
2.分红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
允价修正账面价值)
贷: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 借:银行存款
a.宣告时
b.发放时 a.宣告时 b.发放时 贷:投资收益 贷:投资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
借:应收股利 借:银行存款借:应收股利 借:银行存款 3.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综合收益
注:“其他综合收益”转权益法时全部调整“留存收益”中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注: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实现净利和其他权益变动投资方不做账务处理 贷: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允价修正账面价值)
贷:其他综合收益
3.处置投资时
3.公允价值变动
3.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注:“其他综合收益”在权益法转金融资产时全部转“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 (卖价)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允价修正账面价值)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允价修
正账面价值)
注:“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到该项投资处理时转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注:“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到该项投资处理时转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3.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4.处置时 贷;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买价*卖出比例/总
比例)
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4.增资时
4.追加投资
借:应收股利 (持股比例*派发总金额)借:银行存款 (售价) 投资收益
注:“其他综合收益”转成本法,同一控制背景下不结转注:“其他综合收益”转成本法,非同一控制背景下处置
时结转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所占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值) 贷: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总成本*售出比例/原比例) 4.剩余股权转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允价修正账面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按最新公允价修正
账面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4.追加投资
--损益调整 (损益*售出比例/原比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损益调整 5.原权益法转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收益*售出比例/原比
贷:长期股权投资 (总成本-已售部分成本) 4.追加投资
4.追加投资 --其他综合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 贷: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股本/库存商品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金融资产转长投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损益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转让时的公允价值) 5.金融资产转长投 5.金融资产转长投 --应交消费税 --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总成本-已售部分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注:长投原股权按账面口径取数新增部分按公允口径取数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售部分损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10%)(收益-已售部分收
交易性金融资产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6.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转长投部分+追加部分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同一控制背景下按“账面口径”取数
同时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全部结转至“投资收7.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份额=净资产账面价格*总比例
同时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借:其他综合收益
8.上述6和7的差额作如下调整分录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10%)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或者: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者: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转让时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转让时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注:同一控制背景下按“账面口径”取数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注:非同一控制背景下按“公允价值”取数
+新增投资成本当追加投资时,初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应当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追溯一:初始投资的追溯
追溯二:被投资方分红追溯
3.处置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卖价)
贷;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买价*卖出比例/总比例) 投资收益
因持股比例下降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并对剩余股份的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为权益法2.分红时
a.宣告时
b.发放时借:应收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贷:应收股利注: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实现净利和其他权益变动投资方不做账务处理长 期 股 权 投 资 转 换 账 务 处 理
二、因减资造成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