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化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的选取原则
单元化生产方式实施过程
STEP1﹕现状 STEP2﹕实施步骤 STEP3﹕改善与标准化
STEP1﹕现状
PQ分析
产品 TR50 TR100 TR35A TR60 数量 50 40 40 16 占比 34.27 27.39 27.39 10.95 累积占比 34.27% 61.66% 89.05% 100.00%
3
七大浪费
• • • • • • • 七大浪费之一:等待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二:搬运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三:不良品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四:动作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五:加工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六: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七大浪费之七:库存的浪费
4
单元化生产方式的定义、范围
定义:
单元化生产方式是基于消除浪费的理念,以生产单元为基本组成, 对设备、人员、物流进行合理配置,作业人员在单元内进行一人多工序 、目标为“一个流”作业的高柔性生产方式。 范围: 单元化生产方式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它汲 取了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高效率和机群式生产的高柔性优势,同时避免 了大批量流水线的过度刚性,能迅速适应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变化,即有 效的解决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组织问题,又获得了大批量生产的经 济效益。
单元化生产方式
精益管理部:王洪峰
目录
一、认识浪费; 二、单元化生产方式的定义、范围; 三、生产组织的选取原则; 四、单元化生产方式实施过程; 五、问题; 六、资源; 七、持续改善; 八、具体任务;
认识浪费
• 传统浪费的概念: • 材料,报废,退货, 废弃物
• 不增加价值的行 为 • 浪费就是指客户 不愿意为你付钱 的那些过程。 • 真正的价值是你 不能命令或控制 的东西,它只存 在于顾客心里。
开始时间
4.25 4.25 4.25 4.25
完成时 间
5.6 5.6 5.6 5.6
责任单位
工艺 车间 车间 车间
责任人
3
单元化生产 第一阶段工 作内容
4
谢谢!
单元化生产方式的持续改善
1. 缩短cycletime;
2. 缩短换产、换线时间;
3. 消除产品不良; 4. 减少设备故障。
实施的具体任务
单元化生产第一阶段工作内容
改善项
1 2
工作输出
全部产品的工艺路径成组技术研究 投入批量、转运批量每个零件(关重) 设备状况的调查(设备出勤、设备目前主要故障) 设备布局图完善(所有机床的具体位置)
遇到的问题
1. 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生产单元正常生产; 2. 计划的执行性差; 3. 人员对新的生产方式的抵触; 4. 缺乏多能工,即一人多机; 5. 员工对增加的工作量严重不满。
可利用的资源
1. 让高层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 2. 利用精益工具分析具体问题;
3. 借助外力(咨询公司);
4. 成立改善小组(领导、工艺、设备、车间、计划、精益);
1.寻求改善点
改善点: 1、工艺成组技术的标准化; 2、虚拟物流路径的固化; 3、设备的移动(设备可以调整到几个位置)的研究。 效果: 1、物流转运距离缩短; 2、叉车、转运减少工作量;
3、加工质量提高;
4、车间管理简单化,生产计划下达准时化;
STEP3﹕改善与标准化
2.标准化
1、工艺标准化; 2、物流路径的标准化; 3、转运批量标准化;(单件或是以工位器具来转运) 3、生产计划下达的标准化;(生产批量、生产计划的准确时间节点) 4、车间管理标准化。
1. P/Q值>=﹕80﹐为大量生产
2. P/Q值<= 40﹕60﹐高弹性生产
改善小组所要寻找的就是以上两种数据最接近真实比率的那个比例﹒
STEP1﹕现状
设备名称 镗铣 立车 车铣 钻 磨 VM钻 设备数量 10 14 5 6 6 2 TR60总工时 53.4 49.5 15 27.09 6.36 10.1 单台设备工时 5.34 3.535714286 3 4.515 1.06 5.05 年产300台 月25台 1335 1237.5 375 677.25 159 252.5 设备能力 日工作7小时/22天 1540 2156 770 924 924 308
STEP2﹕实施步骤
PR分析 工艺路径分析
注意:
1、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考虑成组时, 不要认为产品形状,尺寸,或是材料的不同就 是产品种类的不同,事实上它们的基本流程顺序都是一样的。 大多数工厂最多 有5个不同的工艺系列。 2、在TR60零件的成组的基础上,把其它所有车型的零件按这五条线生产。
STEP3﹕改善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