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论文

网上购物的利与弊 论文

网上购物的利与弊网上购物的现状分析“网上购物”,这个逐渐流行于二十世纪的购物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不论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时尚的白领丽人还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

这其中有的也许仅仅想拥有这种体验的感觉,有的可能将此作为一种“知识人士”的标志,有的则可能已将网上购物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取代了传统上街购物的方式。

究竟何为网上购物呢?简单来说,网上购物就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internet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

专业地讲,它是交易双方从洽谈、签约以及贷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通过Internet、web和购物界面技术化的B to C模式一并完成的一种新型购物方式,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有人将此视为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而统的虚拟商场。

但在我看来,这个电子商场并非虚拟,因为购物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很真实,与传统购物模式的唯一区别仅在于少了言语交流而有了更多的填单与确认过程。

一般来说网上物品的经营大致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电子商店,即提供网上购物或网上服务的营业者,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对网络使用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另一种是电子商场,它是由许多提供不同商品或者服务的营业者集中在一个网站中,使用者可以在同一个网站购买不同公司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

也就是说,在前一种情况下网站经营者同时又是商店经营者,而后一种情况中网站经营者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商店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中介。

网上购物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它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可以说又是一支崭新的力量。

举例来说,GFK最近一份针对德国网上购物者的调查指出,在2004年上半年,德国的在线购物销售额达到53亿欧元。

GFK预计,2004年全年,德国在线购物销售额达到110亿欧元之多。

相比之下,在我国网上购物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SARS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

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

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调查人群中,有17.9%的网民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在浏览过购物网站的网民中,有29.6%的人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中有超过90%的人今后会继续进行网络购物;有63.7%没有购物经历的网民表示今后会尝试网络购物。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网上购物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网上购物的魅力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如今网上有啥东西没卖的?”说起在网上购物的原因,很多同学在问卷调查都这样写道。

的确,现在打开任何一个知名的购物网站,你会发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大到家电汽车,小到牙刷图钉,只要在搜索里输入你想购买的商品,立刻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

很多同学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是网上购物的忠实“粉丝”,历数在网上购买的东西,没有上百,也有好几十样了。

“网上的东西多啊,即使我在佛山,也能买到海外代购的化妆品,买到本地没有卖的商品。

”其中一位受访问调查的同学说,之前她在网上花100多元买了一台酸奶机,而这个“稀罕”玩意在佛山的电器专营店根本没有卖的。

“你看我买的很多东西,比如港版的诺基亚手机,日本代购的化妆品,还有全国各地的小吃特产,应有尽有。

”价格便宜真实惠“殷女士,又有你的包裹!”几乎每个星期,小区的殷女士都会接到单位门卫的电话提醒她去查收包裹。

“第一次在网上买的东西就是儿子的奶粉。

”殷女士告诉我,她自己算了一笔账,专营店里400克的“惠氏”奶粉大约卖58元,而网上只要47元。

“虽然只有十几元的差价,但是我儿子一个月就要喝13盒奶粉,所以这样算下来每个月都能省100多元。

我每次一买就是3箱,一次性购买连邮费都省下不少。

”如今,尝到甜头的她连儿子的衣服鞋袜都在网上买,前几天她又买了几双童鞋和智力开发的游戏。

大部分选择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图的就是个便宜,网上商品为何能比零售店里来的便宜?我们咨询了一位开店铺的朋友,她告诉我们,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商品由于不存在物流和仓储成本,最终体现到价格上,同样的产品价格比零售店便宜一些非常正常。

“很简单,我们卖的商品除了它本身的价格外,还要加上货物的运输成本还有人工费,另外店铺的租金水电等都要分摊到商品上,自然会比网上卖的贵。

”所以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等,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在采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从许多精打细算的网购者中得知了他们独特的购物模式。

比方说其中一位女买家,她如今形成了一种习惯:首先在当地的服饰专卖店逛街,但是看中合意的衣服并不急于买,而是试穿合适,并记下品牌和货号,然后在网上去找同样款式的衣服购买。

“现在很多知名品牌都在网上有代购店,通常都能打折,有的甚至能打5折。

我过年的时候曾经看中一个牌子的羽绒服,这里的专卖店只打八折,结果网上直接就是六折。

”对于自己这种似乎有点“占便宜”的做法,它不以为然,“如今都是金融危机了,大家都希望花最少的钱买更实惠的东西。

”节省时间不出门对上网购物乐此不疲的同学认为,这种购物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还能由快递送货上门,实在是方便。

前面提到的其中一位受访者是个自由职业者,她称自己的生活为“懒惰生活”。

每次想购物时她就想到网络,懒洋洋地往电脑前一坐,鼠标一点,便上了某个购物网站,先浏览一番最新物品信息,然后便开始用鼠标拖着东西往购物篮里塞,不用担心天冷天热,也不用担心东西多得拎不动,只要银行交易卡里有足够的钱支付,剩下的事便是待在家等着送货上门签字,省去了跑来跑去买东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用讨价还价,少费口舌。

她觉得:“懒惰生活嘛,当然一切都是以简单而省事为主旨了。

”有人甘愿在家做“宅人”,网购并不意外,但是更多的普通人则是觉得足不出户确实方便。

有同学就告诉我们,他们发现网购的好处纯属偶然。

有一天晚上,家里人打电话来聊了很久,结果手机欠费,想出门买充值卡,但是因为天太晚,缴费点和充值店都关门了。

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网上一找,居然真的有手机充值卡卖,而且50元的卡网上只卖49元。

最后他直接在寝室里用电脑就充值了,现买现充。

“网上就像个24小时的购物场所,现在不仅手机充值卡,连游戏点卡、飞机票甚至彩票都能在网站上购买,多神奇,多方便!”再次,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综上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网上购物的弊端商品质量难保证哲学讲,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

因此,网上购物种种好,但是和一般购物方式相比也有它不足的地方。

“美中不足的就是网购不能看到实物,衣物等物品也不能试穿,有时候在网上照片看起来很漂亮,却无法想象自己能不能穿,穿起来是什么效果,这些都只能自己想象,或者货到以后才知道。

”即使在网上买了几十件商品的程同学对于在网上购买衣服鞋帽等穿着类物品还是比较谨慎。

她告诉我们,除非目的很明确,否则她不会轻易买这类东西。

“比如有一次我在网上看中了一双鞋,小高跟,图片还不错,然后拍下来买了一双36码,结果货到一穿大了,后帮一甩就掉。

我赶紧联系网上的卖家要求换货,然后换回来的虽然大小还合适,但是颜色又变了。

因为换货退货多半需要买方付邮费,后来我就算了,不可能为了几十块钱的东西再搭上几十块钱的快递费吧!”而另一位买家遇到的事情更窝火。

上个月,他上网时看到一套罗莱家纺的四件套,图案和面料看起来都不错,更重要的是,价格才328元,比起专营店里动辄上千元的价格,这个诱惑实在让人心动。

随后他就与网上的卖家联系,卖家称,因为是同厂家生产的货,所以是按照进价加一点利润卖的,而且货已经不多了,让他快点购买。

听了这样的话,他赶紧用银行卡在网上支付了这套床品。

但是三天后货到了,他打开包裹一看,外包装根本不是正品“罗莱”,打开盒子发现,虽然样式比较接近,但手上这个无论是颜色还是质地都与图片有很大差异,简直就是个“山寨”货。

他马上与卖家联系,但是根本不管用。

“对方称,他从没说过自己是正品,只是同个厂家出的货。

既然如此,为何在广告说明上又挂‘罗莱’的名字,还用别人的图片,这不是骗人吗?”他气愤地说。

跟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无法预先体验商品成了它最大的缺点,而更重要的是,一些网络商家在网店发布的产品像片、产品信息与实物严重不相符合。

信用缺失的商家用正品货物的相关影像作为伪装,“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使得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消费维权取证难今年“3.15”晚会上曾披露了网银安全问题,这也说明了网上购物存在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不够完善,加上法律法规的缺失、行业监管尚存空白等原因,造成了诚信缺失危机、消费者权益受损等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网上购物引发的维权纠纷呈上升的趋势,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质量问题、订单与实物不符、拒绝履行售后服务约定、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

市消协投诉部相关人员表示,现行相关法律条款与网络购物方式的不适应性是频繁出现纠纷后消费者维权困难的原因,也是一些不法商人敢于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的客观原因。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表明其真实姓名和标记。

”但鉴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经营者多用虚拟网名注册,经营者的真实身份、住所等信息无法予以确认,因而责任主体难以确认。

“网络购物之所以问题频发且难以解决,主要因为消费者手中掌握的购物证据不足。

网上购物往往采用汇寄款的方式支付,但汇款单无法具体标明商品的功能、型号等。

此外,一些公司的名称、售卖人、地址、电话、门牌号码都是假的,很多网上交易又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受理和查处带来困难,使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被追回。

”为此,市消协也提醒消费者,网络购物时除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售后服务比较规范的网站外,还应查询商家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查看开户银行与商家是否在同一城市。

对以公司名义从事交易,却要求消费者将钱款打入个人账户的商家尤应警惕。

同时,不要轻信所谓的“低价”,汇款前对贵重商品最好先打电话或以文字形式确认欲购商品的具体价格、数量、规格型号等。

此外,要注意完整保存有关的电子交易单据,并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以利于日后维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