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市岳麓区教育局法人代表:喻晓黎1.1.3 项目建设地点市岳麓区莲花镇莲花桥社区1.1.4 项目类别及性质新建教育基础设施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大华建设项目管理、鸿麓工程管理咨询资质证书号:国家发改委工咨乙1.2 编制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基教一[2011]2号);(3)《关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会议纪要》;(4)《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财综[2011]45号);(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6)《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7)《中小学设计规》(GB 50099-2011)(8)《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9)《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10)《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11)《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03-2020)》;(12)《岳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13)《岳麓区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14)岳麓区委、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教育强区建设的决定》;(15)岳麓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区推进大河西先导区发展的决定》;(16)《岳麓区总体规划(2010-2020)》;(17)关于编制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建议书的咨询服务协议书;(1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及其它资料。
1.3 编制目的及原则1.3.1 编制目的(1)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4)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科学、可靠的依据。
1.3.2 编制原则(1)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做到选址合理、设备、设施配套、效益显著。
(2)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从方便使用、高效低耗的要求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坚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按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做到规模适宜、设计合理、功能齐备、装备适度、经济适用、突出和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严禁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挪用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标准。
(4)项目建设采用国际国先进技术和设备,采购工作实行招标及比质、比价采购。
(5)国家和地方法规对项目建设过程及投入使用后在消防、环保、安全设施建设方面的要求。
(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4 编制围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容的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围主要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规模与容(3)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工程建设方案(5)公用工程方案(6)环境影响评价(7)卫生防疫与安全保护(8)项目管理与实施方案(9)组织与定员(10)招投标方案(1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社会经济效益评价(13)风险分析与对策(14)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1.5 项目提出的理由市属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
市基础教育在全国久负盛名。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履行办学职责,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均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有序扩充,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
教育已成为推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市在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将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政府行为,市政府在基地定位、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做出明确规定和强有力的保障。
现在市芙蓉区、雨花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望城区、浏阳市7个城区都已建有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这7个基地各具特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名片。
但是基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
现有校外教育基地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城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创新精神与培养创新精神的需求,不能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区域整合与优化。
根据城市规划和国家发展校外教育的政策,拟在市岳麓区建设一个以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教育梦想、提升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200位学生同时食宿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能增加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资源,提升中小学素质教育,推动市校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市岳麓区建设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主要有政策优势的指引、基础条件的支撑、区位优势的带动、未来发展的导向等4个方面的理由,具体如下:(1)政策优势的指引:实现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2009年8月,省与国家教育部签订部省共建长株潭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鼓励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提出要着力发展教育改革的新体制,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市岳麓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区的决定》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教育强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建设教育强区推进大河西先导区发展的决定》等促进教育发展的系列文件,提出以教育创新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将市岳麓区建设成为教育强区的目标迈进。
基于教育改革政策的引领,市岳麓区在规划学校布局、推进德育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
通过近年的努力,市岳麓区素质教育改革已硕果满枝,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在全国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市岳麓区建设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可以充分依托已有的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先行先试,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形成区域的示效应,纵深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
(2)基础条件的支撑:满足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多元需要,有效提升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功能和塑造功能市岳麓区开展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具备了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管理条件、教育与城镇化互动、基地功能展现等基础条件的支撑。
在硬件基础方面,近年来市岳麓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主要指标增速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同时,市岳麓区素质教育基地是市规模最大、设施最齐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软件基础方面,市岳麓区素质教育基地开营以来,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扶持和岳麓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该基地的运营建设中也得到了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
同时,市岳麓区新素质教育基地已纳入《岳麓区2013年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并计划2013年投资4000万元。
在管理条件方面,首先,市岳麓区素质教育基地是教育的窗口,荣获了“全国素质教育示基地”、“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省科普基地”、“市科普示基地”等光荣称号。
2005年该基地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委等十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
2006年被全国少工委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体验教育基地”。
其次,经过多年的有效运营,该基地已形成了全套的管理模式,具备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成型有效的实践教育课程,特别是在包括抗灾自救等生命安全教育在的基地功能实施方面有着成熟的工作经验。
再者,该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工作。
通过有效置换,当前市岳麓区新素质教育基地已获批规划建设用地,为示性综合实践基地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
在教育与城镇化互动方面,市岳麓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特色,它的素质教育发展对于提升教育在其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基地功能展现方面,市岳麓区具备了学工、学农、学军、节粮、节水、节能环保、生命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展现空间,并且现有的市岳麓区素质教育基地已在行使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应有的职能。
市岳麓区建设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可以借助于已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良好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既可满足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多元需要,又可提升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在促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功能和塑造功能。
(3)区位优势的带动:基于统筹区域教育的全局来科学谋划,形成基础教育改革突破和示效应首先,市岳麓区处于市城乡结合部,可从城乡结合部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入手,发挥城乡统筹发展改革的优势力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教育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
市岳麓区雄居西大门,交通便捷,辐射力强。
飞跨湘江的五座大桥将岳麓区与市东部四城区紧紧联结,使岳麓区处在优先发展的“一点()一线(京广线)”和湘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高地。
同时,市岳麓区交通区位优势为全市中小学生来示性综合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再者,市岳麓区建设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培育区域素质教育增长极,在统筹全省区域教育发展和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模式上实现重要突破。
此外,市岳麓区建设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可以带动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辐射长株潭周边地区的教育改革,形成基础教育改革突破和示效应。
(4)未来发展的导向:以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实质推进教育资源的区域整合与优化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市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将成为中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体验快乐成长的大课堂。
市岳麓区建设市示性综合实践基地,一方面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和涵发展,提供一个提升全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硬件设施和管理运营的综合投入,能促使区域教育综合配套功能完善,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区域整合与优化。
1.6 建设项目概况1.6.1 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本项目拟建设一个以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教育梦想、提升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示性综合实践基地,推动市岳麓区校外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200位学生同时食宿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1.6.2 建设容拟建多功能教室、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区域给排水、供配电、道路、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