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研究生物课件1

2016年高考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研究生物课件1


考题 ·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5-39)(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 可用______染色。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 下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
(2014-2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盐酸酒 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 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龙胆紫 溶液属于__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 ___________ 着色。 (2013-29)(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__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探究类实验 1.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模拟类实验 1.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3.模拟尿糖的检测
考纲 ·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纲·考题·备考策略
讲座一 2015高考生物试卷评析及评分细则 讲座二 《考试大纲》与近几年高考试题
讲座三
2016 高 考 备 考 策 略
• 河北省衡水市生物教研室核心教研员 李坤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 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 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 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题以核酸为切入点,考查与之有内在联系 的知识点
考题 ·理解能力
(2012-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 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 B A.tRNA 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考纲 ·实验与探究能力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 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验证类实验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调查类实验 1.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2.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考纲 ·实验与探究能力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 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 等科学研究方法。
考题 ·理解能力之图文转化能力
坐标曲线图 坐标曲线反映的是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的趋势,常见的有增、减或不变等情况。遇有折 点,需将曲线的变化趋势从折点处分开,分别描 述。
考题 ·理解能力之图文转化能力
(2015山东-26)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 皮的光合作用.(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 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 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 合速率。(3)据图乙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36天后含量 最高的有机物由 转化而来。
考纲 ·理解能力之简单运用能力
(2014-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 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 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B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考纲 ·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 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 用。 观察类实验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7.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考题 ·理解能力
(2014-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 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 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考题 ·理解能力
考题 ·理解能力
(2015-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影响 本题以生长素为切入点,考查了生长素的合成、 运输、作用特点以及与其他激素间的关系
• 四个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 力、综合运用能力。 •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和 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 Ⅱ的含义如下: •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 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 理和评价。
考纲 ·获取信息能力
高于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 物的量,依据是 一半时间,94%产量 ;C组和D组的实 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光照 ,这些 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基质 。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交替频率 的增加,使光 下产生的 [H] ATP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 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考纲 ·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15-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 的DNA上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Ⅱ、试卷结构
• 生物6道单选题(36分)、4道必修填空(39 分)、1道选修(15分)。 • 要求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 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 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 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Ⅲ、考核目标及内容
考题 ·理解能力之图文转化能力
柱形图 是将数据直观化的一种图形,常见三种类型: ①坐标曲线型:实际上它,可将其转化为坐标曲线。
(2015四川-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 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 (干重),结果见下图。
考题 ·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4-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 误的是(B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 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 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 验现象的观察
考题·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数据分析
(2015新课标I-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 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 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 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 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 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 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 为100%。
考题·实验与探究能力——自变量确认
(2015福建-27)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 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 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 ,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 ,结果如图所示。
(2015重庆-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 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 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 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 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 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受 测者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 • 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 • 难度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由 于高考为选拔性考试,因此,试题必须要有适当 的难度,太难、太易则不具备良好的区分度,也 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试卷的有效性 和可信性也大打折扣。
考题 ·理解能力之图文转化能力
考纲 ·理解能力之简单运用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 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纲 ·理解能力之简单运用能力
(2015-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 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 外液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 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 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 件。 •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 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查的内容越 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 因此,高考杜绝偏、难、怪题的出现,尽量加大 知识点的考查面 ,减小随机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