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圣陶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彭新初中:李丹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重点:
1、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学难点:
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精当导入
大家知道语文学科名称的由来吗?国民党统治时期和革命根据地时期,小学语文称之为“国语”、中学语文称之为“国文”。

“语文”这个新概念是1949年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

自此,语文学科在中国开始有了确定的学科名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来了解叶圣陶先生。

二、定标自学
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查找张中行和叶圣陶的简介,及写作背景
2、积累生字词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4、划分结构层次,把握文章脉络
三、交流展示
1、作者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3、注音:
儒.(rú)商酌.(zhuó)譬.如(pì)妥帖
..(tuǒtiē)累.赘(léi)
诲.人不倦(huì)冗.长(rǒng)
4、解释: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修润:修改润色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5、整体感知: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

②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什么?
明确:本文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1):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二(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三(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四(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
律己严。

五(9):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精讲点拨:
1、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哪两种过人品行?
明确:(1)待人厚。

(2)律己严。

2、作者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叶圣陶的待人宽厚?
明确:1、修改文章谦虚、恳切
2、送客鞠躬,连说谢谢
3、给“我”回信表示歉意
3、作者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叶圣陶的律己严的?
明确:1、写话严格要求自己
2、文风特别重视简洁
3、重视语文,要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小结:本文在人物刻画方面,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来凸显出叶圣陶先生这个人物的精神风貌,用到的就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的语文主张的?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五、拓展提升:
1、作者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实际,从历史或现实等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六、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应以叶先生“躬行君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行为榜样,反思自己,正确看待别人的批评甚至指责,加强道德修养。

七、作业:
以《我眼中的叶圣陶》为题,写一个200字的小短文
八、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待人厚
律己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