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介入治疗(DSA)概述及护理常规

神经介入治疗(DSA)概述及护理常规


DSA的临床应用
DSA的 优点
DSA分类 1.按系统分类:介入心脏学、神经介入放射学、胃肠介入放射学等 2.按目的分类:诊断性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性介入放射技术
1. 对比分
3.按操作方式分类: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
DS辨A在率介入高放射学中的应用
对比剂 • 2在.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和颅内肿瘤的诊 用量少 断与鉴别诊断
• 在心脏大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功能性检查、形态学检查
时时显 • 3在.腹部的应用:主要用于直接观察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疾患
影 • 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可用于诊治四肢大血管及其分支的病变
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治疗对象主要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 喉、脊柱及脊髓等部位的血管异常。治疗疾病主要有动脉狭窄、动脉 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急性脑梗死及头颈部肿瘤。
DSA图像的形成
下图为光学减影技术:
DSA图像的形成
DSA图像:显示的消除其他组织的只含有造影剂的血管像。 DSA基本方法 1、时间减影 (1)在造影剂进入欲显示血管之前,采集一帧图像。 (2)在造影剂充盈最佳时,再采集一帧图像。
同一部位在不同时间获得了两帧图像。将这两帧图像数字化后,相减即可消除 其2、他能组量织减的影干扰,只显示含造影剂的血管影像。 (如上DSA图像所示)
造影剂
1.常用造影剂 (1)离子型造影剂: 泛影葡胺 、碘化油 (2)非离子型造影剂 : 阿米培克、 欧乃派克 、优维显
2.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类型 (1)特异质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 (2)物理、化学反应:恶心、呕吐、发热等
人员配备
核心人员 神经介入医生:要求全面掌握神经血管病
的详细的病理生理知识、神经血管解剖、神 经重症监护以及介入技术。 神经介入技工:负责术中的设备设置及调 团试队,中的处个理体:图必须像经、验丰诊富断、热术心、中善的于协设作备问题、订购 团及队储整体藏:器团结材、适。应性强,团队规模足够可
也称为: ❖介 ne入ur神or经ad放io射lo学gy()interventional ❖神 en经do外va科sc血ul管ar内t治he疗ra学pe(utniecusr)osurgical ❖血管内神经外科学(endovascular
脑血管造影术发展简史
❖ X线血管成像的报道最先出现于1896年,在维 也纳完成。
DSA图像的形成
▪ 其基本过程为:X线发生器产生的X线穿过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后, 形成X线图像,X线图像经影像增强器转换成可见的视频图像,然后由电子 摄像机将可见的视频图像转变为电子信号,再将电子信号送至模/数转换 器,变成数字信号,最后将数字信号送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 所有图像均可以数据形式存储并随时显示出来。
监护仪、抢救车
呼吸机、吸氧、吸痰装置
控制室
监视器 高压注射控制器
控制室
控制室
各类导丝及穿刺针储存柜
血管造影所需器材
穿刺针(套管针) 血管扩张器(血管鞘) Y 阀(二相、三相) 三通 高压输液袋 延长管 导丝
血管造影各类导丝
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他器材
❖ 球囊导管系统(扩张,封堵) ❖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 ❖ 捕捞器 (Goose neck snail…) ❖ 支架导管系统(球扩式,自膨式,带膜) ❖ 微导管(OTW, 漂浮) ❖ 栓塞材料(Coil,Onyx,NBCA,PVA))
神经介入治疗概述及护理常 规
目录
术前准备
脑血管造影术简史 DSA技术原理 人员及仪器材料 概述
DSA常用技术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概述
神经介入医学是指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系统的支持下, 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 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
在引入碘对比剂后,分别用两种不同条件曝光;将所得影像相减,消除其他组织 的影响(不同条件下,碘与其他结构的衰减特征差别较大,可突出减影中碘的对比度 3)、。混特合点减:影只能消除一种组织的影像。不能将软组织和骨骼同时抵消。
两种物理变量的减影方法相结合的减影技 术。混合减影对消除软组织的移动伪影与标准 不良很有效。
治疗技术分为:
① 血管成形术(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
血管栓塞术 ②
(固体材料栓塞术、液体材料栓塞术、可脱球囊栓塞
术、弹簧圈栓塞术等)
③ 血管内药物灌注(超选择性溶栓、超选择性化疗、局部止血)
神经介入治疗
适应症: ① 原发的神经血管疾病的诊断(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硬脑膜
动静脉瘘、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病、脑血管痉挛、急性缺血性卒中) ② 神经介入前 ③ 动脉瘤手术中的辅助造影 ④ 治疗后的随访(如动脉瘤栓塞或夹闭后、动静脉瘘治疗后) 禁忌症: ①病情严重,如颅内高压严重或脑疝,不能耐受介入治疗者 ②有严重的心、感、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③碘过敏病人 ④高龄病人、血管硬化纡曲,导管难以到位者 ⑤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或肿物 ⑥病人及家属不愿意接受介入治疗
环境准备
手术室
控制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C型臂架
图像监视器
X线发生器与 影像增强器
摄片台
操控台
C型臂可自由全角度旋转
落地式
悬吊式
双板式
机器人式
手术室
高压注射器
器械与敷料
放射安全防护
铅围裙、铅帽、铅颈套
透明铅玻璃屏
放射安全防护
手术过程中,如需打开手术室门, 请先确保放射安全!
手术室
药品、消毒液 与无菌耗材
❖ 1927年,世界上第一例活体的脑血管造影术 完成,患者是一名有卒中和偏瘫史的53岁男 性。
❖ 1931年获得了第一幅脑静脉图像,当时是无 意的延迟,使摄片时间处于静脉期。
❖ 20世纪50年代,脑血管造影术得到广泛的开
DSA图像的形成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影响增强技术、电视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造 影前后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在减 影图像中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低浓度 的造影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中显示出来, 有较高的图像对比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