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河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一次教学设计
二次教学设计三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4、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
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情况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油画棒、彩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看~!这是谁?(哇..多啦A梦)喜欢吗?(喜欢....)在上课之前,跟着多啦A梦一
起走进一段奇妙的世界中,大家想不想看啊?(想...)
师:那我们就把小身板挺直了,注意,说说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教师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
讲解突出的地方,重点引出“色彩”这个名词。
)
师:好了,视频结束了,谁能起来说说呢?同学们的积极性真高~
生:我看到了不同的色彩在不停的旋转;我看到了色彩在来回的穿梭,很漂亮。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视频当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色彩,是色彩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是色彩点缀着我们的世界显得格外精彩。
(板书课题:色彩)
师:那好,刚才我们看到了一些动的色彩,那我们接下来在看几幅静止的图片,又会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哇...好神奇,感觉图片在动啊;感觉色彩在不停的转动。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图片是静止的,但是却给了我们动的感觉,我们的眼球仿佛在跟着图片不停的转动,是不是很神奇呀~。
(板书课题:让动起来)
师:我们刚才通过这两个小环节,感受到了色彩的不同,那我们这节课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探讨一下动起来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讲解,让同学感受色彩的魅力,再观察以两张神奇有趣的图片指引学生注意,质疑激趣,体现”动“的含义,一步步由浅入深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
(一)小游戏:
1.师:首先,多啦A梦想请同学回顾一下以前学习的知识,那哪位同学告诉我什么是对比色?生:在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称为“对比色”(互补色),紧接着出示色环。
师:非常好,看来上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很扎实了,提出表扬~!这位同学非常的积极,奖励你一枚卡贴。
(出示ppt课件)
师:多啦A梦看大家这么聪明,于是给同学们出了个小难题,教师出示红、黄、蓝、绿色四种颜色
的卡片,小组之间讨论合作,让学生上来找出对比色并贴在黑板上)。
生:黄跟蓝、红跟蓝、红跟绿、蓝绿对比等。
师:好了,这位同学贴了蓝色和绿色,那我们来看一看蓝绿是不是对比色呢?
生:是...(还有说:不是...)
师小结:在色环中,不光是180度对角的颜色称为对比色,150度到180度范围之间的颜色我们都可以称为对比色,所以蓝色和绿色也可以成为对比色。
师:非常好,同学们表现的真棒,那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让色彩动起来的要素是什么:教师出示手势,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互为对比的色彩能让画面动起来。
(板书:对比色的运用)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作铺垫,并初步感受画面也是有生命的,也是富有动感的,让同学们不经意间就学到了对比色的运用,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教学之一)
2.师:好,来看一下多啦A梦又给我们出示了什么。
师:也许这四种颜色在我们看来很难组成一幅画面,而在大师的眼中,他可以画出价值连城的作品,顺势出示《查灵克罗斯大桥》,看看画家是怎样运用强烈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的。
师:我们在看这幅画的时候,能不能感受到画家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对比关系?
生:很活泼,很跳跃,很动感。
3.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书中学生的作品,看看书中这两幅作品同时运用了哪些对比色?
生:运用了红绿....等....
(二)听音乐,画线条
师:好了,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对比色的知识,同学们说的很精彩,多啦A梦为了奖励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两首音乐(《虫儿飞》、《欢沁》),我们一起来听吧!
(教师边播放边总结出:一首是很轻快悠闲的歌曲,而另一首则比较活泼激进,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着双手,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师:哪位同学能上来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画出不同的线条呢?(两首音乐分别画出波浪线和高低起伏的不同线条)。
师:同学们画的非常棒,那我们可以说除了互为对比的色彩能让画面动起来,教师出示手势,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柔美的曲线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动感。
(板书:曲线的运用)(三)生活中的色彩对比:
师:刚才我们通过音乐感受到了动起来的色彩,看来色彩的变换存在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那你们想不想看看生活中各种色彩对比的图片呢?(想...)那我们就瞪起大眼睛,跟着多啦A梦一起走进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总结出让画面更富动感的艺术方法,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学生实践:
师:看了这么多的作品,是不是同学们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了呢?(有...)师:那好的!小组之间交流交流,你想通过什么形式表现画面的动感呢?看哪个小组的想法奇特!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多啦A梦又给大家提示了几点,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同学们在画画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加上一下奇特的造型,来让色彩更加的动感。
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立刻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有好方法、好经验,也可以告诉大家。
四、作品展示:
师:好,大部分的同学已经画完了,我们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到前台上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的很全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幅同学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呢?生:第二幅,色彩涂的很均匀...
师:在看这两幅画,画的都很不错,但是这一幅没有用均匀的线条来表现画面,略显粗糙,而这一幅画面就画的很规整,值得表扬。
所以,我们在画画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线条要均匀有序,不可乱涂乱画,看,老师也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两幅作品,是不是线条涂得很规整呢?(是)希望同学在以后的绘画中也要学习这种画法。
五、拓展小结:
师:为了能让同学们进一步领略色彩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更好地感受、体验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我们通过欣赏一些民俗画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在欣赏的同时,不要忘记观察一下他们是怎样运用色彩来进行绘画的。
六、课后反思: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十册的第五课,是小学高年级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针对小学色彩基础知识中运用对比色的造型表现课,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学习补色、对比色的应用以及调和的基本方法。
可以说本课在本册教材中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课。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色彩知识,比如原色与间色、色彩冷暖的不同感受等。
这一课的前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的对比》,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对比关系的知识。
这节课就是在此些基础上进一步学
习新的内容,学习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活跃起来,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对于造型能力弱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起形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接下来备课中,我将启发学生运用概括的方法,表现自然界景观。
降低了教学难度,易于学生接受。
通过引导,发现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强烈的对比使画面产生动感,认识并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
为此,我设定本课的目标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色彩动感的作业。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一次教学反思:
二次教学反思:
三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