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一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一 )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及HE染色基本原理。

熟悉:其他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了解:组织学研究内容和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教学难点】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原位杂交和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内容】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一般讲授)
1.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简史。

2.组织的组成(细胞与细胞间质)及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学的常用研究技术
1.光镜技术(H.E染色石蜡切片技术与超薄切片技术基本原理,冰冻切片)。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

3.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5.原位杂交和组织培养技术。

6.形态学定量研究技术。

三、组织学学习方法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二章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熟悉: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基膜的位置、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

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教学内容】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
上皮组织的组成、分布、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二、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1.被覆上皮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2.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层、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移行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结构特点与功能。

3.上皮细胞基层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

四、腺上皮和腺
1.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2.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3.外分泌腺的分类: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

多细胞腺的分类。

(自学)
4.几种腺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分泌方式;局浆分泌、顶浆分泌和全浆分泌。

(自学)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三章固有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纤维的理化性质、染色特点和基质的组成。

熟悉: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
分子筛,细胞形态与功能
【教学内容】
一、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起源和分类。

二、固有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
1) 细胞成份: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纤维和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光镜与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其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概念,白细胞。

2) 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结构、理化特性。

3) 基质的组成、特性及功能,分子筛。

三、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四、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五、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和分布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四章血液
【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了解:骨髓的结构和血细胞的发生。

【教学难点】
有粒白细胞。

血细胞发生。

【教学内容】
一、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清与有形成分。

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正常值。

二、淋巴(自学)
三、血细胞的发生
1.胚胎和成体的造血部位。

2.红骨髓的结构和造血诱导微环境。

3.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4.血细胞发生的各阶段及其形态变化规律。

5.几种血细胞发生的过程。

(自学)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五章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掌握:骨组织和长骨的组织结构。

熟悉:骨发生的两种方式与骨骼生长的关系。

了解:软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三种软骨的特点与分布。

【教学难点】
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教学内容】
一、软骨
1.软骨组织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软骨膜的结构、功能及软骨的生长方式。

3.软骨的分类及三种软骨的特点与分布。

二、骨
1.骨组织的结构
1)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来源、形态、分布与功能。

2)骨基质:胶原纤维、基质。

骨板。

2.长骨的组织结构:
骨松质和骨密质中的骨板;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3.骨的发生和生长
1)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2)骨发生的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3)长骨的进一步生长,骨的加长和增粗。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六章肌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三种肌组织的光镜结构与功能特点;骨骼肌与心肌的超微结构及二者的不同点。

了解:平滑肌的超微结构。

【教学难点】
肌原纤维、肌节与粗、细肌丝
【教学内容】
一、肌组织的一般特征
二、骨骼肌
1.骨胳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2.骨胳肌纤维的电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与粗、细肌丝,横小管、肌质网、三联体。

3.骨骼肌的收缩机理
三、心肌光镜结构及电镜结构特点
四、平滑肌光镜结构及电镜结构特点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七章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与分类;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分类。

熟悉:胶质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了解:神经末梢分类、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突触,有髓神经纤维。

【教学内容】
一、概述
神经组织的组成。

二、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树突、轴突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2.神经元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按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按结构分类。

3.突触
定义和分类。

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

三、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特点、分类、功能。

血—脑屏障。

四、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膜与髓鞘的形成及其超微结构。

2.无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

3.神经的结构。

(小课讲授)
五、神经末梢
1.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与功能:游离感觉神经末梢;有被囊的感觉神经末梢。

2.运动神经末梢的结构:运动终板的分布、光镜及电镜结构。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八章神经系统(自学)
第九章眼和耳(自学)
【目的要求】
掌握:角膜、视网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耳膜迷路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眼睑的结构。

【教学难点】
内耳膜迷路的结构
【教学内容】
一、视觉器官(眼)
1.角膜的组织结构及其角膜透明的结构基础。

2. 房水形成与房水循环途径。

3. 虹膜的组织结构,瞳孔开大肌与括约肌的结构与功能。

4. 虹膜角膜角的结构特征。

5 .视网膜的四层细胞。

色素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视杆与视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节细胞及米勒细胞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视网膜中央凹及视神经乳头的结构特征。

二、位听器官(耳)
1. 椭圆囊斑与球囊斑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2.壶腹嵴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 蜗管的结构和特征。

4.听弦与声波的共振作用。

5. 螺旋器的组织结构特征。

6.毛细胞、柱细胞及指细胞的结构特征及其相互排列关系。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第十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毛细血管的分类和功能;心壁的结构。

熟悉: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了解:静脉、微循环、淋巴管系统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
【教学内容】
概述: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一、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的分布、光镜结构。

2.三种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

3.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二、动脉
1.中动脉的组织结构。

2.大动脉与小动脉的结构特点。

三、静脉的结构特点
四、心脏
1.心脏壁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P细胞、移行细胞及束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分布。

3.微循环的组成。

五、淋巴管的结构与功能(自学)
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