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整式的运算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①单项式m的次数是0 ②单项式y的系数是1
③,-2a都是单项式④ +1是二次三项式
2、如果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次,那么这个多项式任何一项的次数( )
A、都小于6
B、都等于6
C、都不小于6
D、都不大于6
3、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4、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有( )
A、B、
C、D、
5、在代数式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有3个单项式,2个多项式
B、有4个单项式,2个多项式
C、有5个单项式,3个多项式
D、有7个整式
6、关于计算正确的是( )
A、0
B、1
C、-1
D、2
7、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和8
B、4和-8
C、6和8
D、-2和-8
8、若关于的积中常数项为14,则的值为( )
A、2
B、-2
C、7
D、-7
9、已知,则的值是( )
A、9
B、49
C、47
D、1
10、若,则的值为( )
A、-5
B、5
C、-2
D、2
二、填空题
11、=_________。
12、若,则。
13、若是关于的完全平方式,则。
14、已知多项多项式除以多项式A得商式为,余式为,则多项式A为________________。
15、把代数式的共同点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
16、利用_____公式可以对进行简便运算,运算过程为:原式=_________________。
17、。
18、,则P=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计算:(1)
(2)
(3)
20、解方程:
21、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B
5、A
6、B
7、D
8、B
9、C 10、C
二填空题
11、12、2;4 13、或7 14、
15、(1)都是单项式(2)都含有字母、;(3)次数相同
16、平方差;
17、18、;
三、解答题
19、(1)1 (2) (3)
20、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1、34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