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进步。
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方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建筑水平,完善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地顺利发展。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
1 弱电智能化系统及构成
弱电智能系统主要是指由低电流驱动的智能系统。
弱电智能化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由中央控制室统一支配、调度和控制,整个系统的各智能设备由优化后的布线系统统一连接。
此类系统主要有 5 大子系统。
这五大系统分别为:
(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2)办公运行自动化系统(OAS);
(3)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CAS);
(4)安全与防范自动化系统(SAS);
(5)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在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有:以局域网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集约布线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1]。
2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
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
例如,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
第二,信息信号传输。
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电话系统等。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2.1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由计算机技术保证。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
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2.2 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的工种广泛,有效的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
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2.3 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
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弱电技术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2]。
3 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弱电技术
3.1 通信系统
(1)電话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设施可以按照传输媒介的特点分成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而采用弱电技术进行传输的主要是有线传输。
有线传输的工作原理:采用将语音信息转换成电流模拟量形成模拟传输,如普通电话;利用数字编码的方式将语音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进行数字传输,如程控电话交换机。
(2)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通信线路、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分布式WLAN系统和信息资源等。
弱电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使计算机网络能够与外界数据往来,建立远程通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处理、存储和共享,支持各类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的使用。
(3)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系统,是为完善传统布线的缺陷而被提出来
的,它是一种用于满足目前和将来智能建筑布线需求的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工作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楼宇子系统、水平(垂直)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等。
它采用的是组合压接的方法,以星型布线的拓扑结构,并遵循EIA 或TIA 标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使综合布线系统更加可靠、完整、方便和经济。
鉴于布线系统的不可替换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六类网络线缆或超五类网络线缆进行布线,较远距离或楼宇间通信则需要采用光纤技术。
3.2 广播音响系统
智能建筑的广播音响系统属于有线系统,它包括有两个功能,即音乐背景和紧急广播。
如何通过公共广播的特定功能特点,在特定的时间播放特定的广播内容,如: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和紧急事故广播等,并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各建筑小区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弱电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小区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必要条件,它可以实现小区智能化的管理。
3.3 电视接收系统
电视接收系统可分为电缆电视接收系统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两者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高层建筑阻挡和处于偏远地区造成电视信号差的问题。
有线电视网有大、中、小三种类型,采用电缆传输方式进行电视接收的是中小型有线电视网,而大型有线电视网一般采用从电缆与光缆干线或电缆电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输。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顾名思义是要利用同步卫星进行电视信号的接收。
智能建筑的电视接收系统需要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来综合考虑实施。
4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的设备采用的是弱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电技术定义。
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须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
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
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4.1 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
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
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
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
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4.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
4.3 协助业主,做好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
网络交换设备、路由器、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的配置管理是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环节,关系着业主入驻后对智能化系统的使用体验,必须根据业主的实际使用需求,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建立高效、快速、便捷、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配置完成后,必须将各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配置内容形成文档资料交给业主存档备查,并对后续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指导。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进步。
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方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建设水平。
完善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地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青,路昊明,高敏.刍议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以及管理[J].通信世界,2014,(15):129-130.
[2] 康秉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的现状与常遇问题[J].中国建材科技,2014,(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