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施工
泥水压力设臵 泥水压力采用静止土压力(水土分算)作为 控制上限,主动土压力作为控制下限。穿越密集 建筑物时压力设定值靠近上限。一般根据地层性 质,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等渗透系数较大的地 层,采用水土分算。地面荷载偏压的情况下,压 力设定值宜取超载和无荷载的中间值。 判断合理性的依据: A、压力设定要不断摸索,通过地表沉降及时修正。 B、在渗透性大的地层,利用泥浆漏失量作为检验 压力设定是否合理为依据是可行的。
安装洞门密封装置 安装负环管片至刀盘通过洞门密封 凿除剩余洞门砼并将钢筋等杂物取出 掌子面形成泥水压力 完善洞门密封系统 拼装负环管片开始盾构试掘进 完善后配套拖车走行系统及运输轨线 盾尾通过密封后开始同步注浆 盾构正常的循环掘进
图 7-5-3 盾构始发流程图 安装负环管片至刀盘通过洞门密封 盾构始发流程图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盾构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重难点分析 三、泥水盾构选型和性能 四、施工关键技术 五、浅覆土地面冒浆应对措施 六、科技创新
1、工程位臵
一、工程概况
武汉长江隧道为武汉市重点工程,是武汉市重要的过江交通通道,位于武 汉长江一、二桥之间。起点为汉口大智路与铭新街的交叉口,终点为武昌友谊 大道南侧规划中的沙湖路,线路平面见下图。
粘土地层泥浆采用小密度小流量,但由于泥水 分离效果差,泥浆密度上升快,一般都在1.2左右; 砂土地层泥浆采用大密度大流量,一般进浆控制 在1.1左右。 在砂层段粘度适当提高,利于工作面稳定和泥 水输送。
(7)盾构导向系统
调制解调器 打印机 地面监控计算机 管 片 激光全站仪 激光定位仪
ELS 靶
地基加固
出洞口 临时隔墙 反力墙
临时管片
管片搬入 始推台架
盾构始发和到达技术的关键在于洞口地基加固范围、 效果和洞圈止水密封的效果。 (1)始发地基加固 由于始发端处于渗透性很小的土层中,土体加固 采用三轴搅拌桩和双重管高压旋喷相结合的方式。土 体加固以搅拌桩为主,高压旋喷为辅,旋喷桩加固搅 拌桩与连续墙间的部分。见下图所示。
注浆管道 盾尾 盾尾刷(3排钢丝刷+1排钢板束)
间隙40
管片
保护条
注浆管道
盾尾油脂管道
采用四道盾尾密封,即三排钢丝刷+一排钢板束。以 抵抗高水压力及可能的流砂泄露. 盾尾密封性能主要靠充满整个油脂桥腔的油脂建立压 力密封,油脂压力的设定值根据如下原则设臵:若底部注 浆管最大压力设定值为N,三道盾尾油脂腔的压力由盾尾向 刀盘方向依次为N+2、N+1、N。当地层压力过高时,盾尾 油脂腔的压力应综合考虑盾尾刷结构承受能力进行合理调 整。
泥水盾构的泥水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 ⑴造浆分系统 ⑵输送分系统 ⑶处理分系统(振动筛和旋流器) 振动筛作为首道初级分离比较合适,振动筛的作用始 对泥水作预处理,去除团状和块状等粗大颗粒。 旋流处理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经过分离以后的中细 颗粒浆液再次进行细化处理,逐次降低浆液粒径 ⑷泥水监控分系统
利
江
大
阳
大
汉 口 江 堤
长 江
江 武 昌 江 堤大
武 和 大 铁 路平
大
友
电 教竖 楼井
谊 大
道
道
道
街
道
街 街
道
武汉长江隧道总平面图
3.盾构隧道线路平、纵、横断面设计概况 盾构段隧道线间距为16m~28m,隧道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 径为800m。线路纵坡大致为U形,线路最大下坡坡度为4.35%, 最大上坡坡度为4.4%。隧道覆土厚度在6.8-43m之间。 盾构隧道为双洞分离式隧道,衬砌外径11000mm,内径 10000mm,采用通用(楔形量为55mm)钢筋混凝土管片。隧道 断面底部设逃生通道和电缆通道,中部为行车道,上部为专用 排烟道。 为改善隧道的防灾条件,在两条盾构隧道间设臵 2条联络 通道。
三层刀具复合设计:(应付软土地层与硬岩地层的交 替推进功能) 刮刀设计有两排碳化镶嵌物,形成两层截割层。 在掘进第一段沙和粘土中,第一排碳化物开挖土壤, 此排碳化物保护盘刀不磨损。在下部是岩石的隧道 段,岩石磨掉了刮刀上部的40 mm,直至盘刀可以正 常作业,此时刮刀只是刮削岩石。当盾构到达第二 段软土时,盘刀会很快磨损,第二排刮刀可以正常 开挖沙和粘土,直至掘进结束。
盾构由法国NFM公司设计,除核心设备采用进口件,部分 结构在国内制造。 (1)盾构机类型:膨润土-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 (2)开挖直径11.38米; (3)重量:主机与后配套的重量1100 t(主机900t,后 配套200t),其中刀盘组件重160t; (4)长度:整机56米,主机壳体长度11.71米; (5)最小转弯半径400m; (6)推力:最大推力121220 kN;(18组共36根油缸) (7)扭矩:最大扭矩13650 kNm @ 0.85转/分;最大转速 时的扭矩5050 kNm @ 2.3转/分;脱困扭矩17750 kNm; (8)速度:最大掘进速度40mm/min.
P0
(3)可靠的密封系统: ①主轴承密封
P1 A
P2 B
P3 C
P4 D
P5 E
P6
V1
V2
V3
V4
V5
主轴承由唇式密封来保护,配备了2排、每排5道唇式 密封。如果外部压力为6bar,HBW油脂压力应为6.5bar, 满足江底掘进高水压耐水压力。
②盾尾密封(防止泥浆、地下水等进入盾构体内)
(5)推进系统 ①最大推力121220 kN ②油缸数目36个、单个油缸推力3366 kN; ③油缸行程:2600 mm; ⑤油缸分组:为4组; ⑥最大推进速度40 mm/min;
(6)泥水系统 一是及时向开挖面密闭舱提供掘进施工需求 的泥浆,用优质膨润土配制的泥浆的比重、粘度 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在高透水砂层中形成泥膜和 稳定开挖面的要求; 二是及时把切削土砂形成的混合泥浆输送到 地面进行分离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排放), 再将回收的泥浆调整利用。
2、高水压。 在最大水压0.6 Mpa下盾构推进的施工安全和工程防水是重 点。关键是保证主轴承密封、盾尾密封在高承压状态下的正常 工作、耐久性和管片的拼装防水质量。 3、长距离掘进。 盾构长距离掘进中密和密实粉细砂(石英含量高),并在 江中段掘进上软下硬地层,切削中等风化基岩,对刀具特别是 边刀的磨损很大。盾构正面刀盘刀具耐久性和可靠性是一次过 江成败的关键。 4、周边环境复杂,保护难度大。 进出洞段埋深浅,且下穿众多重要的建筑物,如电教楼、长 江防洪大堤、武大铁路、鲁兹故居等 5、施工难度大。 施工中存在以下技术难题:①高承压水砂层联络通道施工 风险大;②特殊地段(浅覆土、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小半径曲 线段)盾构掘进质量控制难度大;③大体积、深手孔管片预制 裂纹防治难度大。
4.隧道穿越地层岩性分布 本盾构隧道先后穿越淤泥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卵石、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等,具有地层多变、高承压水等特点。
盾构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二、工程重难点分析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是个高风险、高难度、规模大、技术复 杂的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技术特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长约 2.5km,外径为11m的两条圆隧道的设计、施工和施工组织等方 面,可以用多变、长、大、深、难几个字来概况: 1、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进出洞段以粉质粘土、粘土、淤泥 质粘土为主,江边及江中段以粉细砂及中粗砂为主,江中段局 部穿过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地质条件复杂且多变,且隧道穿 越的地层透水性强,最大水压达0.6Mpa。对盾构机性能(适应 性、可靠性、耐久性)要求高。
(4)采用先进的气 垫——泥水压力维持技 术 使开挖面前部砂土中 形成一层膨润土保护膜, 通过使用位于主开挖室 后的一个单独的气垫室 来精确地控制开挖室以 及盾构机前部膨润土保 护膜的压力。这种系统 能确保开挖面稳定。
气锁室 连通管
压缩空气 膨润土溶液
膨润土液区
地层
切削刀盘
进浆管
排浆管
黄盒子 显示屏 控制盒
盾构机
工业计算机
调制解调器
盾构主控室
推进油缸
四、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盾构机主机组装、空载调试 安装反力架及支撑
1、盾构始发技术
始发端头地层加固及效果检查 部分洞门破除 竖井内安装珩架结构供后配套组装 后配套组装 安装始发基座 盾构机主机组装、空载调试 安装反力架及支撑 安装洞门密封装置
地层渗透性与盾构选型
-10
卵石层 粗砂砾层 中细砂砾层 粉细砾层
粗砂
-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泥水盾构
粉细砂
泥砂
本工程渗透系数
粘土
(m/s) 系渗 数透
-10-8
-10-9 -10-10 -10-11
土压平衡盾构
环境因素:建构筑物、场地环境、工程投资
第二层普通材质在滚刀作用时很快磨损 第二层滚刀部分
20mm 11mm
第一层切刀
第二层切刀
(2)刀盘驱动系统 ①型式变频电机驱动,驱动功率200Ⅹ8即1600 kW; ②双向转速0 ~2.3 转/分(连续可调); ③最大扭矩13650 kNm @ 0.85转/分;脱困扭矩17750 kNm ④主轴承类型3 排滚柱 «2排轴向-1排径向»轴承 ⑤主轴承寿命10000小时; ⑥密封2 ×5 道密封,开挖室的最大工作压力6.0 bar
(1)刀盘和刀具设计 ◆支撑方式:中心支撑(八个辐条) ◆刀盘型式:复合刀盘(39把17“单刃滚刀,224把切刀) ◆开挖直径11380 mm,开口率30%(中心部位50%) ◆滚刀安装在从半径2.0 m至周缘处,间距108mm; ◆周边的保护刀32把;仿形刀1把;切刀磨损检测装臵4把; ◆刀盘分块数量3块; ◆刀盘和刀具做了耐磨工艺处理,满足长距离掘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