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练习题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练习题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最全版)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和()。

2、人体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

3、我们在呼吸时,要用(鼻子)呼吸,而不能用()呼吸。

4、()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5、人体需要()气;呼出的气体中()增多了,()减少了。

蜡烛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时间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时间()。

6、()等科学家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等。

他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7、研究发现: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进去的主要是();呼出来的主要是()和(氮气)。

8、普利斯特利发现了支持燃烧的气体与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是()的,都是()。

9、胸腔()时,气体(排出)肺,胸腔()时,气体()肺。

10、()和()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从全身各处通回心脏的血管叫(静脉)。

11、心脏(收缩)时血液从()(流向)全身,心脏()时血液从(静脉)流回()。

12、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3、蜡烛燃烧需要()气。

1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

一般来讲:男生比女生肺活量要();身体健壮的同学比身体瘦弱的同学肺活量要(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要()。

所以,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增强肺活量。

15、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体育锻炼)有关。

16、人体呼吸实际是进行(气体)交换。

17、(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器官。

心脏在人体胸部偏()的地方,大小和自己的()差不多。

18、()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

在人体的()、()、()都可以摸到脉搏,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的。

19、古罗马医生()认为,心脏的收缩使血液到达全身各处,肝脏不断造血补充到心脏。

这个观点是()的。

20、人体脉搏跳动的次数与()跳动的次数相等。

21、经常锻炼的人,心跳()(填快或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长。

22、()是17世纪时英国的一名医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他得出结论:心脏()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心脏()时血液从()流回心脏。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通过()连接在一起,使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

23、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含大量的()和营养物质,流回心脏的血液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24、(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次左右。

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长)。

25、人的()看上去就像一团(核桃仁状)的豆腐脑,外层灰色的部分是“()”,它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如()中枢、()中枢、()中枢等。

26、人的语言中枢由四部分组成:()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27、大脑处理外界事物(需要)一定时间的,工作熟练的程度可以(缩短)大脑处理事务的时间,也就是熟能生巧;遇到干扰时,会影响进行中的工作。

28、1981年美国心理生理学家教授罗杰·斯佩理以他的“(裂脑研究)”荣获诺贝尔奖。

29、大脑在(头颅里)的位置,()骨对我们的大脑有保护作用。

30、人体的各个器官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它们相互(),是(和谐统一)的()。

当某一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人体其他部分的()。

31、人体平静时,呼吸、心跳平稳,运动后呼吸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都会()。

32、1994年4月10日,我国颁布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规定“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小时以上的睡眠……”。

33、生活中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吸烟问题)、(噪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垃圾食品问题)等。

34、()是人体的总指挥;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关的(功能中枢)。

35、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应的()。

36、血液在人体中是怎样流动的?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流向全身,心脏()时血液从()流回()。

37、为什么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功能好?答:因为经常锻炼的人,心跳()、有力,心脏休息时间也就更(),所以说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功能好。

38、保护心脏应注意些什么?答:①不抽烟,不喝酒;②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③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39、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答:①要有合理的休息;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③剧烈运动时要戴头盔等。

40、我对解决睡眠不足问题的建议:答:①老师(减少)作业量;②同学们要提高效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③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④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

41、分析下列事例:事例一:甲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知写文章如何下笔。

事例二:乙善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但是与人交谈时,不善于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

我们的分析:甲的()中枢发达,()中枢不发达。

乙的()中枢发达,()中枢不发达。

42、分析下列同学对不对:事例:A同学课间时仍在学习;B同学深液还在上网;C同学剧烈运动时戴头盔。

我们的分析:A课间仍在学习,这样做法(不对),因为合理的休息才可以让大脑更好的工作;B深夜还在上网,这样做法(不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充足的睡眠可促进脑的发育;C剧烈运动时戴头盔这样做法是(对)的,头盔可以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1、古希腊科学家()曾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和一根够长的木棒,他就能撬起();像这种装置叫(),杠杆是生活中常用的()。

2、天平是根据()原理制造的,()时我国人民开始使用天平。

3、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和()组成的装置叫做(),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轮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但不能改变(方向)。

4、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

轮越()越(省力)。

利用轴带动轮(不省力),但可以省()。

5、轴相等的情况下,()越大越省力。

轮不变的情况下,轴越()越省力。

6、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7、()是起重机上的重要装置之一。

8、像起重机上位置被固定、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

9、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斜面越(),坡度越()越省力。

10、生活中的斜面: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大桥引桥。

11、定滑轮的作用是(),但(不省力);()轮的作用是(),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12、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又能改变()。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可以()。

但是费(距离)。

14、利用斜面能(),高度不变()越省力;(斜面越高)越不省力。

15、()是最早的轮轴,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辘轳。

16、传动部分叫(传动装置),常见传动方式有()、()、()。

17、齿轮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运动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可以使小齿轮转动的速度()。

18、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不会改变运动的()。

19、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20、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做()。

21、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悬挂重物的点叫做()。

22、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到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杠杆装置)就可以省力,方便了。

23、每当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看到升旗手把绳子向()拉动,而国旗向()移动,这说明定滑轮具有()的作用。

24、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现代工具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5、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26、省力杠杆:羊角锤、剪刀、开瓶器、切刀、核桃夹、活动扳手;等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夹子、钓鱼杆、火钳斜面:盘山公路、螺丝钉、斧子;轮轴:水龙头、汽车方向盘27、杠杆、滑轮、轮轴、斜面都是()。

复杂的机器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

28、阿基米德说大话,他能撬动地球,他的话有道理吗?能实现吗?答:阿基米德说的话有道理,根据杠杆省力的原理,在杠杆够长时,他能撬动地球,但这种情况是不能实现的;第一,找不到够长的杠杆,第二,无法找到支点,第三,阿基米德无法用力去撬动地球。

29、为什么山区要把盘山公路修成“S”形?答:这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靠盘山增长斜面,达到省力的目的。

30、相互传动的两个齿轮有些什么规律?答:一是转动方向相反;二是齿数多的转数少,齿数少的转数多。

三、给你5个50克重的钩码,请全部挂在杠杆尺上,并让杠杆尺保持平衡。

(画出2种方法)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古代的人们提出了(“”)的猜想,后来人们才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有())千米。

2、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的推测。

3、()是葡萄牙航海家,他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人们的伟大猜想地球是()体。

4、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5、()年()月()日,我国宇航员()乘(“神舟”五号)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圈。

6、()是中国古代航海家,他曾经()次下西洋。

7、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叫做()。

8、我国的地形种类有:()、()、()、()、()和()。

我们的家乡属于()地貌。

9、我国地势()高()低,呈阶梯状分布。

10、根据()、()、()等自然现象,我们猜想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

11、、地球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它的构造就像一个熟了的()。

12科学钻探被称为伸入地球深处的“()”,但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

13、2004年12月21日,“()工程”科钻1井钻进到()米深处。

14、()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和学习方便,人们设计制作了地球的表面模型是();地球表面积约有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海洋占()%。

15、利用经纬线,人们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和()两个半球。

以()为界,赤道以北是()半球,以南是()半球;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来划分()半球。

人们把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的经线叫做(),又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