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纵向组织结构设计课件

纵向组织结构设计课件


1144
扁平型组织结构的评价 扁平结构
优点: ①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 ②管理人员配备少,节省管理费 用; ③便于领导层了解基层情况; ④主管领导较多的下属,工作负 担重,通常会更乐于让下级享有 更充分的职权,可以激发下属干 劲和创造性。
缺点:
缺点: ①领导管理幅度大,负担过重,难
①领导管理幅度大,负担过重,难
以进以行进深行入深具入具体体领领导导;;
②对②领对导领人导的人的素素质质要要求求高高;;下下属属素素 质如质不如高不也高会也会很很累累;;
③因③下因属下多属,多,协协调调难难度度较较大大;
④下④属下职属务职提务提升升机机会会较较少少;
④上④级上如级果如能果能力力或或精精力力不不足足时时,,往往 往需往要需配要备配副备副手手,,由由此此产产生生新新的的协协
调问题
调问题。
15
管理层次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总经 理
生产 副总 生产 总监
生产部 经理
车间 主任
师长
连长
16
管理层次扁平化是未来组织发展必然趋势
• 扁平化的必然性:
• 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机会稍纵即逝, 快速反应至关重要 • 以人为本时代来临,员工追求工作自主性
• 扁平化的可能性:
•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获取、传递、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 人员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一个有12个层次的公司无法与一个只有3个层次的公司竞争
17
实施扁平型结构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
✓人员素质(包括上/下级)不很高 ✓许多工作的处理尚未标准化、规范 化或管理基础较差,需要人盯人
✓办公信息化条件不是很好
• 3.了解总部管控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学会总部管控模式的确定方法
2
管理层次的定义
• 管理层次:指从组织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如 CEO)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 每个等级即为一个管理层级。
• 管理层次通常是指大的管理层次(师-团-营),不含副职。 • 企业管理层次通常包括战略层、经营层、操作层等,不同的
✓在组织设计中,不提倡一味强调减少管理层次与盲目增 大管理幅度。如果管理幅度过大,疲于应付,反而会使运 营效率降低。
6
国外对管理幅度的定量研究
• 法国的格拉丘纳斯(V.A.Graicunas)从上下级关系数
量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管理幅度以算术级数 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的人际关系将以几 何级数增加。因此,下属人员增加时,会使管理工作复
Hale Waihona Puke A-B和C A-B和D A-C和D A-C和B A-D和B A-D和C A-B和C及D A-C和B及D A-D和C及B
B-C B-D C-B C-D D-B D-C
相互关系的总和
S=n(2n-1+n-1) 8
• 经调查,美国100家大企业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得 出:管理幅度最小的是1个人,最多24个人,其 中6~12个人最多。
层次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责,体现了不同层次间的纵向分工。
战略决策层
经营指挥层
专业管理层
作业操作层 3
管理幅度的定义
• 管理幅度: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级人 员的人数。
4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1 4 16 64 256 1024 4096
高耸 结构
1 8 64 512 4096
第三章 纵向组织结构设计
一.管理层次设计 二.职权设计 三.总部管控模式设计
1
学习目标
• 1.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及相互关 系,掌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确定方法以及 高耸型组织与扁平化组织的特点,了解组织扁 平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适用条件
• 2.了解组织中职权的分类,掌握职权配置的 原则与方法
杂度急剧上升。 将上下级关系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直接的单个关系,如上级A和下级B之间直接地、单
独地发生来联系;
(2)直接的组合关系,如A和C谈话时B在场;
(3)交叉关系,如下级人员B、D之间相互打交道时发生的
关系。
7
7
主管A的下属为三个时,相互关系的数量为18个
单一关系
组合关系
交叉关系
A-B A-C A-D
• 下列情况管理幅度趋向于扩大,反之则缩小
➢主管人员有助手 ➢下属人员在同一地点工作 ➢下属人员的工作高度相似 ➢下属人员对工作有经验 ➢主管领导能力强 ➢规范化、制度化程度高,多数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管理幅度有很大的弹性。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经验参考:高层管理幅度介于4-8人,基层管理幅度8-15人
9
洛克希德公司19世纪70年代 对管理幅度标准值的研究
1、确定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变量
下属工作的相似性 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 下属工作的复杂性 上司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
上司协调工作
上司计划工作量
2、确定各变量对上级领导人员工作负荷的影
响程度
按每个变量本身的差异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不同等级 赋予不同权数,权数越大,表示影响越大。
扁平 结构
管理幅度为4人,管理层次 为6层,管理人员1365人
管理幅度为8人,管理层次
为4层,管理人员585人,少
780人。
5
有效管理幅度是有限的
•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这两个变量中,起决定性作用
的是管理幅度。
✓一方面,上级管理人员的知识、体力、精力是有限的, 能够有效管理下属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下级人员也对上级领导的管理幅度提出了限 制。下级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专业技能有一定局限,在 没有上级领导指导的情况下,很难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
10
10
各变量对主管工作负荷量的影响程度表
影响变量
11
11
3、确定各变量对管理幅度总的影响程度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权数表,确定各变量应取的权数,加总后 根据主管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4、确定具体的管理幅度
将总权数同标准值相比较,可以确定相应的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标准值
12
12
管理幅度的变动性
13
高耸型组织结构的评价
高耸结构
优点:
①主管人员管理幅度小, 有足够时间精力对下属进 行面对面地、深入具体的 领导 ②不需设副职和助手,领 导关系明确; ③管理层次多,各级主管 职务多,下属晋升机会多。
缺点:
①层次多,需配备较多管理人 员,协调工作量大,增加了管 理费用;
②信息传递速度慢,容易发生 延误或失真、衰减,对市场变 化反应迟钝 ③上级管理幅度过小,必然会 干下级的活。 ④员工不用动脑,只需服从上 级指示,创造性得到压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