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重点总结

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重点总结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的部分牙齿缺失二、病因:龋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疾病、发育障碍等。

三、牙列缺损的影响.咀嚼功能减退.牙周组织病变.发音功能障碍.影响美观.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四、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1.固定义齿: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为支持,通过其上的固位体将义齿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

因其结构类似工程桥梁结构,故又称固定桥2.可摘局部义齿3.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4.种植义齿五、固定义齿的特点1.义齿所受合力通过基牙全部传导至牙周支持组织,其传导方式类似天然牙。

2.义齿咀嚼效率高。

3.义齿舒适、无异物感。

4.修复后功能活动障碍少。

5.切割牙体组织较多。

6.不易自洁。

7.适应范围小。

六、固定桥和可摘局部义齿的比较1、固定桥的优点(1)固位作用好(2)支持作用好(3)稳定作用好(4)义齿舒适、无异物感。

(5)修复后功能活动障碍少。

(6)美观(7)使用方便2、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1)牙体切割少(2)制作简单,容易修改(3)容易清洁第二节固定义齿的组成和分类一、组成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它支持和固定在基牙上形成一个整体行使功能。

(retainer、pontic、connector 、abutment )(一)固位体(retainer)是在基牙上制作全冠、部分冠、桩冠、嵌体等。

与桥体相连。

固位力强,足够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冠内(嵌体),冠外(部分冠,全冠),根内(桩冠,桩核冠)(二)桥体(pontic)即人工牙,是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三)连接体(connector)连接桥体与固位体的部分称为连接体。

1.固定连接体:用焊接或整体铸造法形成的连接体。

固位体和桥体之间不能活动。

2.活动连接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通过一种栓道或关节相连,形成一可活动的连接体二、固定义齿的类型双端固定桥(完全固定桥)(最理想,广泛应用)半固定桥(应力中断式桥)(两侧基牙方向差异,共同就位道难取得)单端固定桥(悬臂固定桥)(以基牙为中心产生杠杆力)复合固定桥(包含以上两种或三种)种植固定桥(后牙游离端)固定可摘联合固定桥粘结固定桥CAD/CAM固定桥金属,金属-烤瓷,金属-树脂,金瓷固定桥。

桥体接触式,悬空式固定桥。

第三节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基牙承担额外合力)一、牙周储备力:牙周潜力,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合力大约只有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有另一半支持能力,即~。

二、牙周膜面积与牙周储备力的关系基牙牙周储备力由基牙牙周组织合颌骨健康状况决定1.牙周膜面积:上6734512 下67354212.牙周膜面积与牙周支持力正相关①牙根形态与牙周膜面积有关②牙根形态结构不同,受力反应不同3.动态变化:单根牙颈部区域面积最大,多根牙根分叉处最大,颈部次之,根尖最小第四节固定义齿的机械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分析一、机械力学分析.咀嚼力:咀嚼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

.咀嚼压力:咀嚼功能运动中所产生的实际力,又称为合力。

.平均合力:22.4-68.3kg.实际所需的合力:10-23kg.应力:描述物体内部各点方向的力学状态.应变: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变化的量.屈应力的大小与梁截面积的大小、长度、形式及材料的性质有关1.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简单固定梁的三种形式:双端固定梁——在应力极限内,两桥基的负重反应与简支架相似超过应力极限,两桥基的力学反应为负重反应+屈矩反应屈矩:固定梁的桥基受力时不断有负重反应,还有克服两端向上翘起的力矩反应,该力矩反应称为屈矩。

半固定梁:固定端有负重+屈矩反应,活动端只有负重反应单端固定梁:固定端有负重+屈矩反应,游离端无反应二、固定义齿的生物力学分析(一)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析1.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布与合力作用的部位、大小、方向等有关。

2.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布与桥体的长宽厚及材料性能等有关。

3.连接体强度与应力有关。

4.固定桥结构影响表面应力分析。

5.固定桥位置与表面应力关系。

6.基牙的支持力与表面应力关系。

(二)双端固定桥的应力分析1、修复后合力分散,应力分布均匀,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2、两端基牙及牙周组织条件和分担力值的差别3、支持力较弱一侧应增加基牙4、减小非轴向力(三)半固定桥的应力分析1、应力分布不如双端固定桥均匀2、栓道式活动关节处屈矩不等于零,对抗合向移位3、活动连接端基牙受力时可能出现应力集中(四)单端固定桥的应力分析1、垂直载荷时,近缺隙侧-压应力;远缺隙侧-拉应力2、应力集中于基牙颈部和根尖区,减轻桥体合力3、旋转运动4、单基牙单端固定桥对基牙损伤大,尽量少设计(五)倾斜基牙固定桥的应力分析1、减小基牙倾斜度2、一定范围内可改善倾斜基牙的应力分布状况3、倾斜度较大时,可能产生近中推力,必要时增加前基牙数(六)固定桥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析1.牙列缺损修复前后对比2.基牙数目与形态3.固定桥受力的大小和方向4.固定桥的位置第五节固定义齿的固位固位原理:1.摩擦力2.约束力3.粘结力影响固定义齿固位的因素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1.颊舌向运动2.近远中向运动3.垂直向运动固定义齿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第六节固定义齿的适应证.1.缺牙的数目(少数缺牙,少数间隔缺牙).2.缺牙的部位(末端游离缺失,借助种植).3.基牙的条件①牙冠:高度适当,形态正常,牙体组织健康②牙根: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1/3,短小细者应增加基牙个数③牙髓:健康活髓牙,完善RCT,桩核④牙周组织:牙周无进行性炎症,根尖周无病变,牙槽骨颌骨正常⑤基牙位置:无过度牙体扭转,倾斜移位.4.咬合关系(正常,适当合龈高度,对颌牙无伸长).5.缺牙区牙槽嵴的条件(拔牙或手术后3个月后完全愈合,吸收稳定).6.年龄(20-55).7.口腔卫生情况.8.余留牙的情况.9. 患者的要求和口腔条件的一致性.10. 适应症的掌握第七节基牙选择、预备和固定桥的设计一、固定桥设计基本原则:1.恢复形态和功能的原则2.保护基牙及口腔组织健康的原则3.严格把握适应证4.维护患者身心健康的原则固定桥设计的顺序.整体设计.桥基的选择与确定.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固定桥修复前的口腔预备、拆除不良修复体、治疗龋病、治疗牙周疾患、余留牙的调合、拔除严重影响修复效果的牙、修复前的齿槽外科处理二、基牙的选择1、基牙的支持作用牙根的数目、大小、形态、牙周膜面积、各牙支持合力的顺序上颌牙6734512承受最大合力———————承受最小合力下颌牙6735421牙周膜面积要求: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大于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

①牙周膜面积是不断变化的②牙周膜正常厚度0.19-0.25mm③牙周膜面积大小并不是决定固定桥设计的唯一因素2、基牙的固位作用:基牙牙冠必须有足够的牙体组织、适当的形态、良好的牙体结构,为固位体提供固位形。

牙冠长、大、健。

3、基牙的数目确定理想桥基牙1.牙冠高大,形态与组织结构正常。

2.牙根长、粗壮、多。

3.以活髓为理想。

4.牙周组织健康。

5.位置正常,咬合关系良好。

牙体情况1.临床牙冠的高度、大小应与负荷力成比例,与牙根长短成比例。

2.龋病先作充填。

3.严重磨耗的牙,如能取得足够的固位形,保持牙髓健康者,仍可选用。

4.钙化不良的牙,抗力固位差不能选用。

5.基牙长轴倾斜度不宜超过24°。

牙髓情况.尽量选用活髓牙。

.无髓牙为基牙,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组织健康。

.固位体设计应保护牙尖,预防牙折。

.合力大,全身健康情况差者不宜选用。

牙髓情况牙周情况.牙龈健康。

.牙周支持组织无病理改善。

.牙周膜面积越大,支持力越大。

.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

.牙槽骨结构正常,牙槽突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4.基牙具有共同的就位道轻度:桥基牙倾斜在30°以内可磨切中度:3/4冠RCT术后桩核改向,套筒冠,正畸,半固定桥重度:不宜做基牙三、固位体的设计(一)对固位体的一般原则1.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2.恢复基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

3.保护牙体、牙髓、牙周组织健康,预防病变的发生。

4.具有固定义齿所需的共同就位道。

5.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

6. 固位体边缘密合.(二)固位体的类型1.冠外固位体部分冠:切磨牙体少,固位力较强,有利于美观,常作前牙固位体。

全冠:切磨牙体浅、少、固位强,适用于对固位要求高和基牙有缺损的固定桥修复。

不同类型的全冠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固定桥。

2.冠内固位体冠内固位体即嵌体。

作为冠内固位体的嵌体必须覆盖与桥体相连接的邻面,才能使固位体与桥体相连。

3.根内固位体根内固位体即桩冠。

固位力较强,适用于牙冠大部分缺损、牙冠变色牙髓病变已完善治疗者,活髓牙应慎用。

(三)固位体的固位力1.基牙形态2.固位体类型(全冠>部分冠>嵌体,辅助固位形-切沟、邻轴沟、针道)3.固位体预备4.双端固定桥两端的固位力应该相当,单端对固位体固位力要求高5.固位体的固位力应适合固定桥需要(四)固位体的就位道(五)固位体的边缘设计:牙冠短小-根方延伸;颈部明显缩小-龈上边缘(六)固位体对基牙的修复和保护:一并修复桥基牙的缺损,防止桥基牙牙折(七)固位体的美观要求:颜色外形排列(八)特殊桥基牙的固位体设计四、桥体的设计(一)桥体应具备的条件1.恢复缺牙的形态和功能。

2.自洁作用良好。

3.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符合要求。

4.美观、舒适。

5. 不压迫粘膜6.颌面与基牙条件相适应(二)桥体的类型根据桥体所用材料分类:1.金属桥体2.非金属桥体3.金属非金属联合桥体。

(金属塑料,金属烤瓷)根据桥体龈面与牙槽嵴的关系分类:1.接触式桥体(鞍式,改良鞍式,盖嵴式,改良盖嵴式,船底式)2.悬空式桥(卫生桥Sanitary bridge)3.锥形桥体(三)桥体的形态设计1.桥体的合面(1)合面的形态(解剖,对颌牙)(2)合面的大小(与基牙承担合力有关,颊舌径恢复缺失牙2/3-1/2,)若两基牙条件好,桥体仅修复一个牙,可恢复该牙原颌面面积90%,2-75%。

3-50%减径原则:确实能减轻合力,不影响对颌牙三维动力平衡,不出现咬颊舌减径方法:减桥体功能尖的外斜面区域,加大连接体舌侧外展隙,加深颊舌沟,副沟,降低牙尖斜度2.桥体的龈面(1) 固定义齿修复时间应在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后进行,拔牙后3个月为宜;(2) 桥体龈面的形式应有利于保护固定义齿的清洁卫生。

接触形桥体根面应尽可能减少与牙槽嵴粘膜的接触面积。

(3) 桥体根面与牙槽嵴粘膜接触的紧密度应适当。

既不存在间隙,也不至于使粘膜受压。

(4) 桥体根面注意高度光滑。

以防菌斑附着。

(5) 用作桥体龈面的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无腐蚀、减少对龈面的刺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