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进展ppt课件

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进展ppt课件


2016.3
2016.8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
一切为人民健康
2016.10
2016.12
国务院《中国防治慢性病中 长期规划(2017—2025 年)》
2017.2
2017.7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国务院《“十三五” 国务院《“十三五”期间深 卫生与健康规划》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国务院《国民营养 计划2017-2030》
9
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关键技术点
基础性研究
1.食品组成与功能因子挖掘 2. 营养保持与提升技术研究 3. 功效作用机制研究 4. 基于大数据个性化功效评价
关键技术与产品创制
1. 评价及测量方法学研究 2. 大数据收集及个性化数据分析 3. 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技术研究 4. 特殊膳食(老年、婴幼儿食品)创制
David Tilman,Michael Clark. Global diets link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human health. Nature.
2014,515,518-522
6
(2) 近年我国营养膳食相关政策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
饮食习惯 食物行为
机体锻炼
精准营养
强化营养 个体化营养 基因分型指导的营养
14
➢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手段,从物种、功 能通路、代谢产物的角度,开展膳食及其营养组分、功能因子作用研究,探讨食物 /营养功能成分-人类健康的关联机制
饮食
饮食
饮食
微生 物群
饮食
生理
健康
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王凤忠(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 副所长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副院长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岗位科学家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主任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 主任 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
1
目录
12
➢江南大学钟芳教授利用纳米技术构建包载转运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纳米运载体系,其研究 发现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能有效的保持体系中所包载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
13
营养功能食品个性化、大数据功效评价技术
营养基因组学 微生物群 代谢组学
深度表型 Juan de Toro-Martín et al. Nutrients 2017, 9, 913
5
膳食结构的改善与疾病风险
中国慢性病井喷
➢目前超过2.6亿人患病,耗3万亿 ➢慢性病占疾病负担69% ➢慢性病占人群死因构成85%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人口老龄 化可能使中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
亟需考虑食品与代谢 性疾病风险发生、发展 的关系。
基于队列研究数据,替代饮食(地中海饮食、鱼素饮食、纯素食)与常规饮食 对糖尿病、癌症、冠心病和饮食依赖性疾病的死亡风险降低。
7
美国国家营养学研究路线图2016-2021
问题1: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定义饮食模式,以提升和维持健康?
主题1:
主题2:
主题3:
健康提升与疾病防治 个体差异(包括“组学”) 居民群体水平的监测
问题2:如何帮助人们选择健康的饮食模式?
主题1:
主题2:
对饮食方式的影响
干预
主题3:
主题4:
系统科学
环境的可持续性
8
(3) 食品科学研究问题集中点 近代营养学重要的发展
➢ 食物中非营养素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 ➢ 膳食与营养对慢性病的病因学机制进展 ➢ 细胞、分子和生物化学在营养素代谢领域的应用 ➢ 营养素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鉴定 ➢ 肠道微生态对肥胖、免疫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 “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 营养基因-诊断技术进步
问题3:如何开发利用创新的方法和系统,加速人类营养学方面的发现?
主题1:
主题2:
主题3:
主题4:
膳食暴露评估
行为科学
行为经济学
大数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
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 • 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 • 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10
(4)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营养功能成分分析挖掘技术
➢ 采用酶联免疫、量子点标记、免疫化学、生物传感器、分子印迹仿生免疫分 析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和分离技术手段和GC-MS、LC-MS、NMR、毛细管电 泳等现代仪器,实现功能成分的精准定量和定性分析,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针对食物基质成分复杂、干扰大等特点,采用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 谢组学、基因组学等多组学分析技术手段和多维色谱技术、高光谱成像耦合图像 分析技术、指纹图谱等分析手段,批量、精准定性、定量检测
11
营养功能成分活性保持与递送
➢改进食品加工中功能因子的动态 稳定监控技术、互配增稳、增效等 技术 ➢研究包埋材料,如微胶囊、微 乳、多重乳状液等物理包埋以及生 物、化学协同稳定因子对营养功能 因子活性的影响 ➢新型纳米材料、微胶囊壁材、靶 向性修饰剂、载体材料等的选取及 多重组装包埋技术、成型技术等
1 营养与功能食品发展现及趋势 2 主要工作及研究进展 3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2
1
营养与功能食品发展现及趋势
3
(1) 膳食结构特点及疾病风险 全球当前社会膳食结构的特点
肉类蛋白摄 入增加
人均日粮/热量需求与GDP的关系
空热量食物(精炼糖、精 炼动物脂肪、油和酒精) 大量摄入
卡路里摄入 过量
David Tilman,Michael Clark. Global diets link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human health. Nature.
2014,515,518-522
4
我国膳食结构的变化
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畜禽肉类及油 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 近30年来,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大米,猪肉和蔬菜的消费量很高)正在向具有 高消费肉类和食用油,而谷物和蔬菜消费低的膳食模式转变。
➢ 2012年我国居民脂肪供能比32.9%已超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宏量 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规定的上限30%
饮食
饮食
饮食
行为
肠道—微生物—免疫—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