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及管道保冷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项目保冷工程。
空分区域
(271/281 )、氨罐区(711 )、液氮洗(707 )、氨合成/氨
冷冻(708/709 )、氨合成压缩机房(672B )、氨合成界区管廊(083B )、气化界区管廊(083A )及管廊(083 )等8个子项的设备及管道保冷工程。
二、编制依据: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42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319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分析》GB8174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GB/T17393
三、保冷结构:
1 、保冷结构对于当介质温度为-160 C保冷时,在首层保冷后,再进行第二层保冷层施工、防潮层、保护层所组成。
2 、保冷结构应由保冷层、保护层所组成。
3 、保冷层一般选用闭孔型或阻燃型绝热材料,当保冷层厚度需要分层设置时,各层的厚度宜接近,内外层缝隙必须彼此叉开,并外层厚度不小于里层厚度。
4 、保冷层外表面必须设置防潮层,以防止大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于保冷层外表面上或渗入保冷层内部造成结露或结冰,破坏保冷结构。
5 、保护层应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能,应根据使用环境选用金属或阻燃型材料作保护层。
四、绝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1、闭孔泡沫玻璃:
A、容重:150土10 kg /m3
B、导热系数:w0.043W/m.K (35 C)
C、抗折强度:>0.7Mpa
D、抗压强度:>0.7Mpa
E、吸水率:w0.2% (体积)
F、氯离子含量:0.0014%
2、预制聚氨脂板材、管壳
A、容重:45 ±5 k /m3
B、导热系数:w 0.026W/m.K
C、抗压强度:>0.2Mpa
D、抗折强度:>0.2Mpa
E、氧指数:>30 (0I )
F、吸水率:w5%
3、阻燃玛蹄脂:
A、阻燃性:施工时无引火性,干燥后具有阻燃性,离开火源
1秒钟内自熄
B、吸水率:室温浸泡24小时,吸水量不大于试料重量的1%。
C、抗冻性:-40〜+60 各悬挂2小时无开裂,无脱离。
D、干燥时间:手指接触1小时,全干60小时。
E、挥发物:5± 30%
F、氧指数:>30 (0I )
G、粘结力:20 , 1.5 kg/m3
H、比重:1600〜1700 kg /m3
I、使用温度:-60 °C〜+95 °C
五、施工方案:
1、设备、管道等基面应根据设计要求清除表面油污、灰尘、浮
锈、焊渣及其它污物,使之达到干净、干燥标准。
2、对设备、管道进行保冷安装
2.1本工程使用材料为成型管壳和板材,所用管壳和板材以榫槽
形式。
保冷层安装采用捆扎法,捆扎间距不应大于40 0伽,每
块材料捆扎不得少于两道。
设备和管道直径話30 mm :泡沫玻
璃或聚氨酯用直径1 -6mm镀锌铁丝捆扎;设备和管道1620 mm t 直径〉530 mm :泡沫玻璃或聚氨酯用直径 2 - 2mm镀锌铁丝捆扎。
设备和管道直径〉1620 mm用19X 0.5mm镀锌钢带捆扎。
保冷层的拼缝宽度不应大于 2 mm,对应分层施工的。
同层错缝,
上下层压缝,其搭接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2保冷层不应覆盖设备铭牌,可将铭牌周围的保冷材料切割成
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应密封归整。
2. 3 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应放在水平中心线45°范围以内,大管径的硬质保冷材料,纵向接缝位置可不受此限制,但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
立式设备或垂直管道的保冷施工,应从支承件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施工,并用钢带或铁丝进行环向捆扎。
2. 4 双层或多层的保冷材料应逐层捆扎,并应对各层表面进行找平及严缝处理,经检查部门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2.5 遇到弯头部位时,将泡沫玻璃或聚氨酯加工成虾米腰形敷设,并摆到敷设位置进行试装,直到吻合为止。
2. 6 设备封头的保冷施工,应将板按封头尺寸加工成扇形,并应严密的粘合在封头表面,错缝敷设,缝间应结合严密。
3、阀门保冷结构及施工
内层按阀体的园柱表面采用规格近似的泡沫玻璃管壳,经适当加工用进行固定,球面或不规则曲面部分采用小瓦块拼缝进行,施工时将泡沫玻璃材料锯成大小适宜的小瓦块,并摆到敷设位置进行试装,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砍削加工,直到吻合为止。
粘结时可用弹性橡胶带箍紧后再用镀锌铁丝捆扎。
4、法兰、法兰连接的阀门(不含焊制阀门)、人孔等处宜采用可拆卸式的保冷结构。
具体施工方法参照弯头及阀门的保冷工艺。
5、防潮层:由两层CPU 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缠绕而成。
保冷层主材安装好后进行防潮层施工,采用0.3mm 厚的
CPU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缠绕,应搭接40mm,在搭接处采用粘接用涂料密封缝隙。
然后进行第二层缠绕,材料规格、方法同第一层。
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搭接处应错开。
要求:表面不得有气泡、翘口、开裂等现象。
对于阀门、法兰、三通、弯头、管帽和封头等不规则表面,在上述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外面再加涂一层3mm 阻燃玛蹄脂,以便增加防潮效果。
6 、保护层镀锌铁皮制作安装
6.1 根据装置内具体情况,设备、管道均采用 5 =0.5m m镀锌铁皮作保护层。
6.2 直管段金属保护层的下料要比防潮层的外围周长加长
30-50mm ,环向和纵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
环向搭接不小于
50mm。
设备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不小于50mm。
外表用铆钉固定,其间距宜为200mm,但纵向接缝每节不得少于4个铆钉。
6.3 弯头部位要做成虾米腰连接。
6.4 设备金属护壳的接缝和凸筋,应呈棋盘形错列布置。
设备金属护壳的环向接缝与纵向接缝互相垂直,并成整齐的直线。
6.5 设备封头的金属护壳,应按封头保温层的形状大小进行分
瓣下料,并应一边压出凸筋,另一边搭接。
6.6 保冷层外安装金属护壳时,应紧贴防潮层。
6.7 水平管道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
纵向接缝布
置在水平中心线上方15-45° 处,缝口朝下。
6.8 立式设备、垂直管道金属护壳,应自下而上安装,接缝上搭下,每道环缝均应设“ S”形夹,“ S”形夹间距不大于500mm,且每道环缝不少于2个,以防金属护壳滑坠。
6.9 外壳上用于接管、支架等的开口应尽量开得合适,达到紧密配合。
6.10 金属护壳的平整度用1米靠尺检查,偏差不大于4毫米。
6.11 金属保护层不得有松脱、翻边、豁口、翘缝和明显的凹坑,环向接缝应与管轴线垂直,纵向接缝与管道轴线保持平行。
六、工程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1 、工程材料质量按我公司提供是有关材料的质保单,在主材到达甲方工地后,由甲方抽样验收。
2 、工程施工质量:根据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验收规定
标准进行施工验收,如验收规范和施工图说明书不符合时,以施工图说明书为准。
七、施工安全措施:
7.1 .实行三级安全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
72防范重点:
7.2.1. 2m以上的高处坠落事故
7.2.2 .触电事故
7.2.3 .物体打击事故
7.2.4.设备机具伤害事故
7.2.5.制度健全无漏洞
7.2.6.检查无差错
7.2.7.设备无故障
7.2.8.人员无违章
7.3.安全措施7.3.1.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按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
7.3.2.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3.3.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用电线路必须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7.3.3.1.配电系统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应符合GB6829-86标准;
7.3.3.2.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同时,应按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
733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
(1) 2〜5m为一级管理,由专业工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