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和肺部CT读片技巧
肺野
B( BONE)胸部骨骼
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 支架的12条肋骨,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形状、 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 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 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骨骼的 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 时形成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认为肺内疾病。另外,肋骨 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胸片和肺部CT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高旭光
阅读胸片顺序 ABCDE
A(AIRWAY)气道
1、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 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 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2、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有无压迫、 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基底干
基底干
肺片
谢谢
独眼
左下肺背段
对眼
对眼能看前后背: 在支气管分叉层面,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 及两肺下叶背段
对眼
双眼
双眼能看前和背: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 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双眼"是气管分叉下方 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 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肋骨
肋骨
C(CARDIAC)心脏、纵隔、肺门
1、心脏后对五到八胸椎,前对二到六肋骨。 2、“主动脉结”在哪里呢?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 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缘的地方,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3、肺动脉段的位置,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 动脉高压很有意义。 4、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称心尖上翘,代表右心室肥 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 肥厚。 5、心脏右缘上部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组成的突起为第一弓, 第二弓为右心房;左缘自上向下主动脉弓为第一弓,肺动脉 段为第二弓,左心耳为较小的第三弓,左心室为第四弓。
EFFUSIONS(双侧肺野)
青少年肺周围肺纹理不易看到,老年人可以看得到,但不 宜渗透到肺的边缘。肺纹理主要由肺血管组成,在肺门附近, 或内带见到细小密度较高的结节阴影可能是肺血管的横断面。 任何原因引起支气管壁增粗,均可使肺纹理增强。肺纹理的 走行代表代表肺叶及肺段的解剖学结构。肺纹理纤细是由肺 泡增大或肺气肿引起。 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 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 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 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 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外、中带占肺 的量分别为50%、30%。
肺门
肺门前方平第二到四肋间隙,后平对四到 六胸椎棘突高度,在后正中线与肩胛骨内侧缘 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 肺门是血管、气管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 形成团块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向外密度逐渐变 淡,一般不超过内带。肺门有固定的形态,左 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血管粗细均称。
心脏、纵隔、肺门
DIAPHRAGM膈肌、肋膈角、膈下
双眼
嵴角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 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 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嵴角
基底干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 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 “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EFFUSIONS(双侧肺野)
肺部CT
双肺
肺段
肺段定位口诀: 1、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2、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3、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余 下肺。
独眼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 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一般右肋膈顶在第五肋前端至第六肋前间水平,由于右侧 有肝脏的存在,右膈顶通常要比左侧高1~2cm。 意义:胸腔或腹腔压力的改变可以改变膈肌的位置如气胸 时膈位置可以压低;正常的肋膈角是锐利的,如果肋膈角变 钝则有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存在,那我们如何来大体判断积液 的量呢?一般说肋膈角变钝:积液300ml;肋膈角闭锁: 500ml。 左侧膈下有胃泡可显示膈肌的厚度,约1cm左右,如有增 厚可能有肺底积液。右侧膈下有肝脏,一般不显示膈肌的厚 度,如右侧膈肌明显高于左侧时应考虑肝脏疾病或胸膜病变。 右膈肌下出现游离气体可能为胃肠穿孔。
纵隔
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影, 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等。 纵隔为前后径长的器官,一般在侧位上不易辨认其阴影位置。 正位胸片上,上四分之一为气管与食管阴影,所以上纵隔较 狭窄,两侧胸锁间隙相等,如一侧变窄或消失,则为体位该 侧前斜,下四分之三主要为大血管和心脏阴影。 当纵隔、心脏出现病变时,纵隔阴影增大,突起增多,或 局部密度增高。由于心脏阴影占纵隔阴影比例较大,常遮盖 肺后部与纵隔内的病变,所以怀疑纵隔病变,一定注意拍摄 一张侧位胸片,区分病变部位。在侧位上不能显示纵隔上口 大下口小,但可以清楚看到心脏、大血管和气管。心脏和大 血管位于纵隔内,气管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插入纵隔,各肺叶、 段支气管亦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