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合作管理办法

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合作管理办法

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合作管理办法-彩信业务分册V1.0(征求意见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目录1、概述 (1)1.1适用范围 (1)1.2内容概要 (1)1.3解释修订权 (1)2、业务定义、分类及逻辑管理 (2)2.1业务定义 (2)2.2业务分类 (2)2.2.1 按照接入方式划分 (2)2.2.2 按订购方式划分 (3)2.2.3 按业务内容划分 (3)2.3业务规范 (3)2.3.1 订购类业务规范 (3)2.3.2 点播类业务规范 (4)2.3.3 业务指令管理 (5)3、业务资费和定价管理 (7)3.1业务资费结构 (7)3.2定价原则 (7)3.2.1 总体原则 (7)3.2.2 信息费价格规定 (8)3.2.3 信息费管理规定 (8)3.3计费原则 (8)4、业务合作管理 (9)4.1业务准入管理 (9)4.1.1 业务接入准入原则 (9)4.1.2 业务申请材料 (9)4.1.3 业务评审原则 (9)4.1.4 业务接入流程 (10)4.2业务退出管理 (10)4.2.1 业务退出原则 (10)4.2.2 业务退出机制 (10)4.3业务内容管理 (11)4.3.1 内容基本规定 (11)4.3.2 部分类别业务内容规定 (11)4.3.3 禁止提供的业务种类 (11)5、网络管理 (13)5.1网络管理原则 (13)5.1.1 入网技术要求 (13)5.1.2 入网测试要求 (14)5.2业务监测管理 (15)6、优秀SP资源分配 (16)1、概述为维护彩信业务市场秩序,提高彩信业务质量和内容品质,促进彩信业务的健康发展,规范SP和中国电信合作流程特制定本办法。

本管理办法是在《中国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合作管理办法-总册V1.0》的指导下对彩信业务的合作管理进行细化和规范,如与此前相关合作管理办法或规定有冲突,以本办法为准。

1.1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与中国电信合作在彩信平台上面向大众客户提供的彩信应用的全国SP。

面向行业用户的彩信应用管理办法由中国电信政企客户部另行制定。

1.2内容概要本管理办法包括中国电信彩信业务描述和分类、SP业务资费和定价管理、SP业务合作管理流程(包括接入,退出机制管理)、计费结算管理、业务考核管理、业务违约违规处理、网络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SP投诉管理等部分。

1.3解释修订权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其解释权归中国电信所有。

2、业务定义、分类及逻辑管理2.1业务定义彩信是中国电信为多媒体信息服务所取的业务名称。

多媒体信息服务的英文名是MMS,它是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缩写,通常又称为多媒体彩信。

彩信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

中国电信的彩信业务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通过中国电信的CDMA 数据网络,传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彩信业务的业务应用方式主要包括手机与手机互发、手机与邮箱互发等。

2.2业务分类2.2.1按照接入方式划分中国电信彩信业务根据业务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全网彩信业务和本地彩信业务。

一、全网业务(一)定义全网业务是指一点接入,服务范围为中国电信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业务。

(二)接入规则中国电信彩信业务可实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一点结算”,例如:接入点在上海,结算点在集团总部,实现向全网范围内的中国电信CDMA客户提供服务;SP只需与中国电信进行财务结算,便可获取其全网业务的收益。

采用此方式接入的SP在全网只有一个企业代码,该代码在SP第一次接入中国电信全网业务时分配。

SP必须具有工业信息化部核发的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在业务开通当地的省通信管理局进行备案。

二、本地业务(一)定义:本地业务是指本地接入,服务范围仅为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业务。

(二)接入规则SP可向有本地业务发展需求的省级电信公司申请开展本地服务,当地的省级电信公司为中国电信本地彩信业务的业务受理点、网络接入点和计费结算点。

提供本地业务的SP不能向其他省市客户发送彩信。

采用此方式接入的SP只有一个由接入地省级公司分配的企业代码。

2.2.2按订购方式划分(1)营业系统定制:(2)短信上行订购;(3)WEB订购(暂不开放);(4)WAP订购(暂不开放)。

2.2.3按业务内容划分(1)资讯(2)娱乐(3)体育(4)生活(5)互动(6)其它2.3业务规范2.3.1订购类业务规范(一)使用方式管理(1)对于用户通过手机方式订购,在订购关系成立前由中国电信向客户下发订购提示确认短信信息,内容包括业务的提供商、业务名称、价格等,订购关系在客户按确认信息要求进行确认后成立。

(2)退订:对于用户通过手机方式退订,在退订成功后中国电信向客户下发退订提示消息。

(3)所有确认信息免收信息费。

(二)计费管理(1)订购类业务的计费方式为:包月。

(2)对于包月订购类业务,为确保客户利益和扣费的合理性,必须满足以下要求:SP向客户提供任何服务(包括付费服务和免费服务),必须确保征得客户同意。

严禁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要保证客户充分知悉业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价格、业务形式、发送频次、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取消方式、客服电话、收费方式等。

其中收费方式指SP需告知客户该业务的费用由当地电信公司代为收取。

(3)单高资费限制对于包月计费的短信增值业务,要求业务的单条平均资费不得超过2元/条。

(三)订购关系管理订购关系保存要求:用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收费清单和使用记录,应至少保存六个月。

对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时所产生的订制关系应妥善予以保存,直至用户取消该项业务后,再至少保存六个月。

(四)沉默客户订购关系管理沉默用户是指该用户当月产生了某业务的包月信息费,但没有收到该业务代码对应的任何下行MT信息,则该用户当月对于这个业务处于“沉默”,称该用户当月对于这个业务就是沉默用户。

SP应至少给订购用户发送一条以上的MT信息,确保不存在沉默用户。

中国电信会定期对沉默客户的订购关系予以清理。

2.3.2点播类业务规范(一)使用方式管理(1)对于用户通过短信方式点播的,在用户点播后,给用户下发业务内容的同时,需发送短信进行资费提示。

(二)计费管理(1)点播类业务的计费方式为按条计费。

(2)对于按条计费方式的点播业务,为确保客户利益和扣费的合理性,必须满足以下要求:SP向客户提供任何服务(包括付费服务和免费服务),必须确保征得客户同意,严禁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要保证客户充分知悉业务的信息,包括价格、业务形式、发送频次、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取消方式、客服电话、收费方式等。

其中收费方式指对于除通道类合作业务,SP需告知客户该业务的费用由当地电信公司代为收取。

2.3.3业务指令管理(一)订购及点播指令订购及点播指令必须精确匹配,不得采用空指令或模糊匹配方式实现,如遇特殊业务需要空指令或模糊匹配方式实现的需经中国电信评估审批。

如遇业务的发送代码需要通过对服务代码扩展位方式实现的,必须采用精确匹配的形式。

(二)取消业务指令SP必须确保向客户提供分项取消服务指令:客户编辑短信0000发送到SP服务代码,SP收到后,下发该客户所订购的该SP所有的彩信服务列表,并必须在第一项提供“取消所有服务”的选项,客户可根据选项选择取消其定制的所有服务或某项服务,此条指令不收取信息费。

纳入ISMP管理的SP由ISMP系统执行退订业务操作。

(1)当客户未定制任何该SP业务时,ISMP或SP返回的内容应为:“您未订制由XXX公司提供的业务,客服电话为XXXX”。

(2)当客户订制了该SP业务时,ISMP或SP第一条回复短信:“回复QX序号,取消所订购的服务:0 所有订制服务1 第一项服务(应明确具体服务名称)2 第二项服务(应明确具体服务名称)………(3)当客户根据取消服务的具体需要输入QX序号时,SP应回复第二条短消息。

a.客户输入QX0 时,回复:“您已取消由XXX(应明确公司名)公司提供的所有服务,客服XXXX”。

b.客户输入QX 其他序号时,回复:“您已取消XXX(应明确具体服务名称),客服XXXX”。

3、业务资费和定价管理3.1业务资费结构彩信业务资费结构由通信费和信息服务费两部分组成。

(一)通信费:由于占用中国电信网络资源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上行通信费和下行不均衡通信费。

中国电信完全享有由于客户或各SP使用通信通道引起的通信费。

通信费价格如下:1、上行通信费:由客户支付,资费参照客户套餐。

2、下行不均衡通信费:由SP支付,不再向客户收取通信费。

下行不均衡通信费资费标准如下:当MO>MT时,免收下行不均衡通信费。

(2009年3月31日之前,暂免收不均衡通信费)3、对SP/CP分成比例小于50%的业务,减免下行不均衡通信费。

(二)信息服务费:客户使用SP提供的应用服务或信息服务而产生的信息服务费,定价原则见下节。

3.2定价原则3.2.1总体原则信息费价格原则上由提供服务的SP制定,并报批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对SP 报批的价格有否决权和指导权。

具体要求如下:1、SP委托中国电信代收信息费的费用范围是因客户使用增值电信业务而产生的信息内容费。

SP信息内容费的定价不得违反《价格法》、《电信条例》、《电信资费审批程序规定(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中关于电信业务收费的具体规定,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备。

2、SP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各类业务的价格符合国家物价政策的规定,并按相关部门规定履行价格报备手续,同时不得违反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对相关管理部门或客户的价格投诉负责。

3、SP未经中国电信批准的信息费价格无效,中国电信有权停止该业务并不予结算代收费。

3.2.2信息费价格规定1、点播业务的信息费资费不高于2元/条,超过2元为高资费业务。

2、单项包月类业务的信息费资费不超过15元/月,超过15元为高资费业务。

高资费业务以及特殊资费需要经过审批后才可申报。

3.2.3信息费管理规定1、点播业务:每家SP的点播类业务每天对每个用户收费上限为15元。

对于SP单个点播业务每天每用户收费上限为15元,每月上限100元。

2、包月业务:用户当月首次订购业务的72小时内退订业务,不收用户信息费;如用户当月第二次订购则立即收费。

3.3计费原则1. 计费周期为自然月。

2. 以中国电信明确提供的开通各类数据业务的有效客户范围(号段或子品牌)为计费客户的有效范围,中国电信有权对无效客户号码、非业务开通范围的客户号码产生的信息费不予结算。

3. 以中国电信计费系统采集的成功计费话单为计费结算依据。

4. 中国电信向合作SP有偿提供代计费、代收费的服务,并根据中国电信移动数据业务网络平台特性、计费结算系统的业务流程制定业务计费、结算、对帐原则和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