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身养性的名言_名人名言完整版

修身养性的名言_名人名言完整版

《修身养性的名言》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务必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职责)。

8、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9、节欲戒怒是保身之法,户外节食是强身之法,随便自然是省心之法,修身养性是处世之法,收敛安静是治家之法,艰苦勤奋是立业之法!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我居后。

)1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12、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职责推向别人,之后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发奋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构成江河大海。

)15、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7、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8、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大学》)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发奋。

)20、宁静能够致远,淡泊能够明志诸葛亮21、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2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2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好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正因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5、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正因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刻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28、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29、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0、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2、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择善人而交。

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看,以礼义为交际之道,以廉耻为律己之法!33、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34、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励志一生)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必须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能够成为老师了。

)35、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37、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8、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9、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紧闭是非之口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我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我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4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4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44、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45、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9、何以息谤?无辩。

何以止怨?不争。

50、学不能够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5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必须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2、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53、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怒所致,自家便不是个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5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5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就应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5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59、对自我讲自律,对事业讲奉献,对学习讲勤奋,对社会讲职责,对生活讲俭朴,对工作讲创新,对他人讲礼貌,对长者讲尊敬,对亲人讲爱心!60、食养生,德养性,静养心,动养身!养身在动,但动过则损;养心在静,而静过则废,任何时候把握度是科学健身首要问题!61、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狱,双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6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6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1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4、欲论人者,先论己;欲知人者,先自知。

65、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66、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67、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6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9、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7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7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发奋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7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我小家的小事呢?)74、淡泊名利,生活知足,性格合群,待人和睦,节制饮食,起居规律,手脚勤快,坚持户外,笑口常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7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应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务必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77、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79、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务必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才去做。

)8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我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我的儿女一样。

)8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8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我想。

8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86、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88、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无欲无求,宁静致远。

自我知足是良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89、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我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9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9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我的不足并发奋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我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好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9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9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9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9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9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我,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我的劝告。

)9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超多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能够很自如恰当地选取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