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pptx

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pptx

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属性。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 性。
社会属性的基本表现
✓人类生活相互依存 ✓在物质、精神方面展开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生活秩序需要道德、宗教、法律等约束 ✓社会生产活动需要合作与协调
基本 结论
自然属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 属性才是人性的根本特征。
2.生产关系标准。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
3.社会政治民主的发展状况、人民民主的权利、依 法治国实现程度,也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4.社会整体的道德风尚、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四、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曲折性
(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 势,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引起 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于社会发展是一 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在于社会发展 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三、人的社会性和个性
(一)人的自然性
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食 欲、性欲与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三 种基本机能,其物质前提是人的生理结构。 人的自然属性是全部人性存在与发展的基 础
(二)、人的社会性
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特性,是人区别于 他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人 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与发展的相 互制约的社会特性,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 系。
第七章
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七章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节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 第三节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 第四节构建联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人和社会的关系 二、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系统观和和谐观 三、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四、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曲折性。
➢舍勒:完整的人是以生命冲动与精神本质为
特征的。
归纳
• 从伦理道德、人的生物性以及人的思想观
念等角度探讨人性都是错误的。
• 脱离一切社会关系和时代背景探讨人性,也
是错误的。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 示
1.马克思是从实践来把握人的全面的本质的,实践 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构成了人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
✓人生而平等 ✓应追求享乐与自由
一千零一夜
天上人间的爱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人拥有自由的权利。 人拥有平等的权利。
人生而自由
人生而自由!
人拥有追求幸福和享乐的权利。
卢梭
近现代西方哲学
➢人本主义:人性就在于纯粹的自然性。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
本质、社会本质与精神本质;理性、意志、 心是人的精神本质。
2.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因此 社会发展就有必要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三个 系统之间的矛盾,使之和谐发展。
3.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追 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三、社会进步的评判尺度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标
准,也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展的暂时复辟 • 社会改革总会招致顽固派的反对 • 国际反动势力也会阻挠社会进步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 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 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 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 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 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 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 失了,没有用了,失败了。哪 有这回事!
人的自然属性
人性的物质前提
人性
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根本特征
(三)人的个性
1.不同的学科对个性的解释不同。
2.哲学上把个性看作是人的主体性,人的本 质力量在个体身上的发挥和体现;未来理 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实 际上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3.在市场经济和创新社会中,强调个性有积 极的现实意义。
2.人在劳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精神 的关系,由此使人成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 神属性的统一。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 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是神、上帝创造的,而是通过劳动由动物 进化来的。
《旧约》
《物种起源》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 转化中的作用》
第三节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人生的价值追求 二、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 三、超越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的价值追求
(一)价值和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 题。
2.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普遍的、基本的关 系,它表示主体对客体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4.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把握 (1)人的本质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中,而存
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2)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特
别是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3)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因而不存在
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 (4)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即抽象的人性
论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
•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 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等现象。
• 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 我们应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主 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坚信“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伟大真理。
导致社会发展曲折性的根源
• 社会革命总会招致反动阶级的反抗 • 新社会形态的不健全会导致社会发
——邓小平
第二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 一、人类对自身的长期探索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三、人的社会性和个性
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原始蒙昧时期
西方: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中国:人自于自然。
春秋战国时期
• 孟子的“性善论” • 荀子的“性恶论”
古希腊时期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人是理性的生物
一、人和社会的关系
1.人与社会具有同一性:人是社会的主体, 而社会则是个人活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
2.人的含义:并非指抽象的人类,而源自指从 事个体活动的一个个具体的人。
3.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或者说 是为了人的发展。
二、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系统观与和谐观
1.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在社会历史观上坚 持唯物主义,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 力发展生产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