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

作者简介

?钟伟,金融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管理》副主编

联系方式:

本演讲的框架

?1、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2、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引入

?3、新巴塞尔框架的新近进展

?4、新巴塞尔信用风险定价

?5、新巴塞尔市场风险定价

?6、新巴塞尔操作风险定价

?7、经济资本和全面风险管理

?8、对新巴塞尔的争议性评述

1、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1988年的巴塞尔文本框架

?1、提出了风险资产的概念;风险资产=∑资产类型×风险权重,但风险权重是监管部门自行制定的。

?2、界定了合格的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资本扣除。

?3、界定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CAR=(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

?4、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1988年巴塞尔框架的缺陷

?1、1988年版协议本质上不是一个激励相容的框架(one fits all)

?2、较之美国的CAMELS标准更松弛。

?3、和亚洲金融危机有一定的相关性。

?4、不是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比国际银行业没有统一监管框架更糟糕的是,我们竟然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框架---前英格兰银行行长

2、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引入

跨国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诉求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部的风险管理概念为核心的崭新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

?从跨国银行发展的角度看,风险管理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负债风险管理;二是资产(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三是资产负债管理;四是资本充足率管理;五是全面风险管理。

中国对巴塞尔所做的承诺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

应充分意识到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推进全全面风险管理的十个转变

?↓在风险管理内容上,要由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向信用、市场、操作多种类型风险管理转变;

?↓在风险管理方式上,要由审批授信等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和以运用模型进行风险的定量分析等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要由事后被动督导型管理为主向事前主动引导型管理与事后被动督导型管理并重转变,要由末端治理型管理为主向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转变;

?↓在风险管理机制上,要由惩戒功能为主向惩戒功能与激励功能并重转变;在风险管理对象上,要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

?↓在风险管理范围上,由国内管理向全球管理转变;

?↓在风险管理重点上,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转变;

?↓在风险管理技术上,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

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对风险管理缺失的举例

?1、市场风险的牺牲品: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

?2、操作风险的牺牲品:巴林银行

?3、信用风险的牺牲品:花旗银行

?4、声望风险的典型:雷曼兄弟

?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对我国银行业的意义:1、关注流程银行;2、关注金融技术进步;3、关注基于资本配置的绩效评价;4、风险文化的培养和传承。

1995年以来巴塞尔的尝试

?1、持续八年的咨询,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量,取得了国际银行的认同;但是进入2008年之后,争议逐步增加;

?2、新协议是一个激励相容的、开放的框架;

?3、以三大支柱取代了原来的资本充足率单一支柱;

?4、资本充足率支柱得以囊括三大风险;

?5、以内部模型法取代了先行信用风险外部标准法;

?6、强调了监管资本配置,资本被视做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

对巴塞尔近年努力的评价

?1、对跨国银行监管并没有公认的国际管辖权,巴塞尔委员会通过自我授权成功实现了其在国际银行业的地位;

?2、风险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原则开始全面确立:会迎来自动化银行吗?还是仅仅为大银行节约资本?

?3、反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面对不确定性得以存续,风险不能被消灭,只能降低或者转嫁。但是V AR能够防范极端情况(例如百年一遇的危机)吗?

??、中国银行业目前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什么文本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是否极端重要?

3、新巴塞尔协议的新近进展

市场风险的定义

?市场风险:包括两大因素,一是价格风险,因未曾预料的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银行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股权风险和商品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

?应该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汇率、利率、股权、清算和大宗交易。

??、从次贷危机看,监管者能区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损益风险吗?如何对金融机构进行危机救助?

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风险:包括两大因素,一是因交易对手直接或者间接违约给银行带来损失的违约风险,二是因交易对手信用等级下降带来的潜在风险。

?应该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违约概率(PD)和相关违约,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暴露(EAD)、持有期(M),风险缓释工具

??、从次贷危机看,违约必须遭受惩罚才成为风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违约风险吗

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由于不正确或错误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应该考虑的因素:个人的能力、激励和约束(以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例)、高频低危和低频高危事件、应急方案。

??、新近的法兴银行案中暴露的在途资金和同城结算问题,对中国银行业而言,操作风险手册是否清晰界定了业务流程?

从去杠杆化重新考虑多元化经营

4、新巴塞尔中信用风险定价

?关于传统的方法:

?专家法――优势和缺陷

?评等法――优势和缺陷

?Z柱法――优势和缺陷

?新近模型的一些发展

?1、.摩根公司(. Morgan)的CreditMetrics;

?2、KMV公司的Credit Monitor Model;

?3、麦肯锡(McKinsey Consulting)的CredeitPortfolio View;

?4、瑞士一波(Credit Swiss First Boston)的CreditRisk+;

?5、CV AR技术的发展

新巴塞尔信用风险测量的三种方法

标准法的改善和缺陷

?标准法的改善:

?1、增加了150%的风险权重;

?2、用外部评等取代了银行内部评等;

?3、OECD的主权债务评等特权被取消;

?标准法的缺陷:

?1、外部评等未必好于内部评等;

?2、对直接融资体系有利但对间接融资体系不利;

?3、增加了合理规避监管的冲动;

内部模型法的框架

?内部模型法的基础法(IRB-foundational):仅考虑PD的计算,其实质也就是对PD的V AR计算过程,当然,还需要考虑风险缓释工具的运用。

?内部模型法的高级法(IRB-advanced):必须综合考虑PD、LGD、EAD、M等因素,这种方式移植于保险精算。

?信用风险所要求的资本配置=PD*LGD*EAD*M

内部模型法应该考虑的因素

?1、PD、LGD、EAD都是统计分布,不是确切的数值,它需要数学期望、标准差、置信度和时限四个因素来共同决定。

?2、贷款集中度调整、抵押物调整、币种和期限错配的调整。

?3、风险缓释技术的运用:运用外部保险工具(免赔率和保险金额)还是运用内部资本积累的权衡。

信用风险测量的典型问题

?1、组合技术的事后有效性和监管套利问题:信贷是逐笔的,组合只在事后有效?如何实现风险事前管控?

?2、前台和中台的协调问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涉及的激励相容框架的建立问题,这需要银行建立EV A或者RAROC体系,否则各业务部门的贡献无法量化。

?3、集团客户的风险控制问题: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具有隐蔽性、集中性和突发性。

?4、引人瞩目的新近发展:违约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次贷危机。复杂的信用衍生品能够消灭风险吗?

?我国银行业而言,信用风险管理始终是重中之重,原因在于公司业务和利差收入仍然支撑银行盈利的大部分,尤其是零售银行市场仍未成熟之前,信用风险的管控是十分重要的

?景气周期和银行信贷投向密切相关;

?不同规模的银行其业务重点有所区别。

5、新巴塞尔中市场风险定价

?1、标准法(standardized approch)

?2、内部模型法(internal modeling approach)

?标准法包括:缺口法、持续期法、标准期限法(考虑总体风险和特定风险),缺口法测量期限少于6个月;持续期法测量期限多于6个月;标准期限法无期限制约。

?标准法的缺陷:

?1、从1996年以来没有明显的改善;

?2、市场风险通常不是线性的,标准法可能夸大了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定价的标准法

?标准法应考虑利率风险(平均期限法)、权益风险(4%-8%)、汇率风险(短边法的头寸+黄金头寸)、和商品风险(一般为15%)。

?标准法的市场风险资本配置=四大风险定价的简单累加。

?一般而言,当计算与利率风险与股权风险时,应该运用自营盘为计算基础;而在计算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时,则应该以整个机构的自营盘和银行盘为基础,。

?平均期限法的利率风险计算比较复杂,有总体和特定风险计算,并且有纵向和横向剔除。

市场风险定价的V AR法

?内部模型法:主要是市场风险的V AR的方法。

?巴塞尔1995年发布《关于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内部模型法》,引入V AR度量市场风险。

?运用V AR计算市场在险价值时应遵循如下步骤:1、在运用V AR之前,银行应至少有一年的历史数据并至少每季更新;2、银行应有能力辨识不同头寸之间的相关性;3、计算V AR时,应该在前一天的V AR,和过去60个交易日每日V AR的均值之间取较大者,其资本计提不得少于标准法计算结果的一半;4、如果回溯试验(back-testing)显示银行运用内部模型对风险预测不准确时,巴塞尔委员会要求乘上一个惩罚因子。

市场风险V AR的计算

对于运用V AR度量的市场风险资本配置应该进行较为完善的回溯试验,惩罚因子可见上表。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缺陷

?1、VaR只能用于可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只有可交易工具才有市场价格的连续纪录。

?2、VaR只能度量一般性非正常事件的风险,不能度量市场因素异常罕见的极端波动所导致的损失。

?3、VaR计算时要假设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但过去至少30多年的经验数据显示,股票等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并不是正态分布,收益率实际分布曲线呈厚尾特征。

?、市场风险的管理是基于V AR的,但是V AR始终存在置信度,不能有效防范极端事件。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

6、新巴塞尔中操作风险定价

操作风险的分类

操作风险的管理模型

操作风险测量的基本指针法

1、基本指标法

K BIA = GI x α

K BIA 为基本指标法下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GI为前三年银行总收入的平均值;α为对总收入提取固定比率,一般取值为15%。

操作风险测量的标准法

操作风险测量的标准法

操作风险测量的高级法

?高级法:包括内部模型法、记分卡法和损失分布法,其中内部模型法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i=银行的八大类业务类型;j=操作风险的七大类事故类型;γ=将预期损失转换成资本要求的转换因子;EL=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EI=操作风险的损失风险暴露;PE=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LGE=给定事件概率下每个损失事件的平均损失比例率。可以明显地看出,所谓AMA 法计算操作风险所要求的资本配置,是在新巴塞尔标准法的基础之上,依据操作风险的不同类型,结合银行业务类型进行的线性加权细化模型。

巴塞尔新协议中操作风险管理的修正

?操作风险模型的两项修正:

?1、考虑到尾部分布特性,对风险特征因子RPI的引入,以及情景分析的必要性;

巴塞尔新协议中操作风险管理的修正

?2、考虑到行业整体的PE,而修正的单一银行PE计算公式为:

PE=Z×PE内部+(1-Z)×PE行业

?如果某银行还规定,在进行高级计量法时,还必须进行情景分析,则考虑到行业整体的PE,融入情景分析后的PE计算公式为:

PE= Z×PE内部+(1-Z)×PE行业+Z情景分析×PE情景分析

?从总体上看,新巴塞尔通过引入市场、信用和操作三大风险,使得资本充足率的视野,和风险管理的视野被拓宽,但是内部模型法过于复杂;

?从银行、利益相关者和监管者这三角关系来看,市场约束、资本充足率和监管过程都强调了自律监管、市场监管和合规监管,但是却弱化了政府监管的重要意义;

?中国银行业应当考虑补充核心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充实手段,尤其是次级债。

7、经济资本和全面风险管理

经济资本的概念

?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三大风险的重叠计算部分。

?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也称为风险资本,是根据银行按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最低资本需要,用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经济资本具备资本的消化风险损失的性质,这种性质以经济资本不超过实际资本为前提。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的比较,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

监管资本的概念

?监管资本(regulatory capital),又称最低资本(minimum capital), 是银行满足监管当局风险控制的最低资本要求,也是监管者为确保银行在做出定价决策时把消极的外部性内部化的结果。

?按新巴塞尔协议术语表的解释,监管资本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实收股本和留存收益。第二层包括银行可用的内外部资源,如未公开的储备,普通准备、可转债、次级债务等。第三层,经1995巴塞尔委员会同意,银行可为抵御部分市场风险发行短期次级债券,但该项不得超过第一层资本中用于抵御市场风险部分的250%。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情况

区分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含义

?新资本协议试图达到两大监管目标:一是提高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二是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监管当局以银行内部测算的经济资本作为监管资本的基础。通过改进风险计量和管理方法,逐步使监管资本要求与经济资本要求相统一,使资本充足水平与银行的实际风险水平相统一。其实质,也就是形成一个激励相容的监管框架。

?监管套利是合规和可以容忍的。

全面风险管理:重要的是存续

?对商业银行而言,存在一些误区:

?1、单纯的会计利润是重要的?RAROC才是重要的(资本占用概念);

?2、年度帐面收益是重要的?EV A才是重要的(资金机会成本的概念);

?3、日常经营绩效是重要的?极端情况下得以存续才是重要的(总准备金的概念);

?4、资本占用概念业给银行治理结构的转型,尤其是事业部制的转型给出了启发(以民生银行

和江苏银行为例)

RAROC的概念

EV A的概念

?其中,调整的收益是根据一定的会计准则(GAAP)调整的经济收益,c表示权益的机会成本,表示机构占用的权益的数量。EV A可以在总行运用,也可以作为分支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体系。在分支机构运用的时候必须明确的界定分支机构的收益和占用的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有三种方法提高他们机构的EV A:提高调整后的收益;减少机构占用的权益资本;或者降低权益占用的机会成本。

比照自己所处的银行

?1、是否建立起任何有风险的资产业务总是要占用经济资本的概念?

?2、考核业务部门的绩效,是否将其实现的收益和占用的经济资本挂上钩?

?3、是否建立了资本金占用总是有机会成本,并且机会成本随宏观经济而波动的概念?

?4、是否考虑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

?5、是否在考虑资本净收益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虑了应当将资本金收益率进行风险调整?

?6、是否考虑了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的差额,以确定自身在同行业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是否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

8、对新巴塞尔协议的总体评价

?1、目前资本充足率=合格的资本/信用风险资产+(市场风险定价+操作风险定价)×;

?2、内部模型法是趋势吗(已有63%的银行准备接受内部模型法,有24%的银行声称已经为此做好准备)?个性化的资本充足率将使得巴塞尔委员会自我否定;

?3、银行对其资本、资产、负债和绩效评价全面引入风险定价;

?4、一个未完成的尝试;

?5、银行、保险公司和年金公司有区别吗?

?针对天津银行的一些思考:

?1、资本占用和经济增加值的关系,以及费用确定的关系;

?2、资本占用的优先权排序?对分支机构的升格?

?3、基于经济资本配置的全面风险管理,很大程度上服务于银行所有者,那么为股东权益极大化,是否应清理股东或缩股

?4、基于新设分支机构的发展,还是同时也基于并购的发展?

?5、基于业务扩张做资本增长战略规划?

结语

?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它是一个不理性的世界,也不在于它是一个理性的世界。最基本的困扰在于这个世界接近理性,但又不非常理性。生活不是不合逻辑,但对逻辑学家们来说生活又是一个陷阱。它看上去比实际更精确、更有规则一些;它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的不正确性却隐藏了起来;世界本来莫测。

新巴塞尔协议之操作风险及其管理框架

新巴塞尔协议之操作风险及其管理框架 时间:2008-06-07 16:46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点击:165次 操作风险概念的提出已有很久的历史,但是操作风险作为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之一却是近几年的事情。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首次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将操作风险正式纳入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风险之中。新协议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 操作风险概念的提出已有很久的历史,但是操作风险作为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之一却是近几年的事情。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首次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将操作风险正式纳入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风险之中。新协议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力或过失,人员或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将法律风险包含在内,但排除了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操作风险的背景文件。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对操作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原则。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力或过失,人员或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将法律风险包含在内,但排除了策略风险和信誉风险。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关注内部操作,内部操作常常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②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③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由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④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⑤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2005年三月二十八日,我国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答记者问中,也给出了操作风险的解释: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可以看出银监会就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巴塞尔委员会中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着重说明了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即:内部程序问题,人员系统问题和外部事件。 二、操作风险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事件类型:①内部欺诈: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②外部欺诈: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③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和协议的行为;④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⑤实物资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⑥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业务的意外中断

巴塞尔协议 一 二 三 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Ⅰ 1988年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1988年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由四方面组成: 1、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3、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三是受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 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有关的最低总资本要求的计算问题。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的风险加权资产等于由信用风险计算出来的风险加权资

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分类

迄今为止,不同组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的不同定义,在1998年9月时,巴塞尔委员还声称,许多银行其实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无法归入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的风险。调查显示,过程和程序、人员和人为错误、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事件、直接和间接损失、失误、技术和系统等,都是近年操作风险定义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几乎所有定义都强调内部操作,但未预期的外部事件也被列入操作风险;并且,很多定义在提到损失时,指的都不只是操作或事件带来的直接损失,还将经由银行信誉和市场价值变化而导致的间接损失包括在内。总的来说,定义的方式有两大类: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间接方式把操作风险定义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这种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定义性或描述性的关键词句。因此,在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采用直接方式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之后,这个定义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从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关于操作风险的咨询报告直到尚未定稿的新资本协议中,也沿用了这个定义。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内部操作,内部操作常常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2.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3.

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出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4.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5.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操作风险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以下七种事件类型:1.内部欺诈: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3.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4.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5.实物资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6.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7.实施交付和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 作者简介 ?钟伟,金融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管理》副主编 联系方式: 本演讲的框架 ?1、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2、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引入 ?3、新巴塞尔框架的新近进展 ?4、新巴塞尔信用风险定价 ?5、新巴塞尔市场风险定价 ?6、新巴塞尔操作风险定价 ?7、经济资本和全面风险管理 ?8、对新巴塞尔的争议性评述 1、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1988年的巴塞尔文本框架 ?1、提出了风险资产的概念;风险资产=∑资产类型×风险权重,但风险权重是监管部门自行制定的。 ?2、界定了合格的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资本扣除。 ?3、界定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CAR=(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 ?4、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1988年巴塞尔框架的缺陷 ?1、1988年版协议本质上不是一个激励相容的框架(one fits all) ?2、较之美国的CAMELS标准更松弛。 ?3、和亚洲金融危机有一定的相关性。 ?4、不是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比国际银行业没有统一监管框架更糟糕的是,我们竟然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框架---前英格兰银行行长 2、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引入 跨国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诉求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部的风险管理概念为核心的崭新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 ?从跨国银行发展的角度看,风险管理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负债风险管理;二是资产(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三是资产负债管理;四是资本充足率管理;五是全面风险管理。 中国对巴塞尔所做的承诺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 应充分意识到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新巴塞尔协议与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钟伟闻一 摘要:一个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含辨识和定义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评估它们的强度,使用各种手段来缓释风险,并且为潜在的损失配置资本和计提准备等基本要素,目前国际上优秀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来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很容易地被量化并且纳入模型之中。 2001年9月,巴塞尔推出的新协议对操作风险提出了明确的定义、专门的法定资本金计提规定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并且在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中,都体现了对操作风险的监管原则,这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操作风险的日益重视。本文侧重讨论介绍操作风险的类型和各国新近实践的基础上,就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中,对操作风险监管的原则、组织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初步讨论,以期对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素材。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一、操作风险类型及对银行的影响 1、操作风险的定义与类型

与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不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和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90年代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在迅速扩大的同时伴随的操作风险也日益严重,类似巴林银行“森”事件的低频高危事件显示出,即使商业银行符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可能因为操作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近年来,大量的操作风险损失,过程自动化,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全球化,公司治理,大量并购等驱动因素和全面风险管理及监管的要求,促使各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在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不断寻求合理、高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完善和巩固本国的金融体系。 同样有趣的是,与定义相对清晰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操作风险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发展,操作风险的定义方法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观点认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均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最大的优势在于涵盖了所有除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剩余风险,但该定义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而言几乎毫无意义。狭义的观点认为,只有与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相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近年来,广义的定义逐渐被狭义的定义所取代。JP Morgan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生的一种风险因素,这类风险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错误、中断或停滞,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者给公司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从1998年至今,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均沿用了BB A的定义 。

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分类

操作风险分类 迄今为止,不同组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的不同定义,在1998年9月时,巴塞尔委员还声称,许多银行其实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无法归入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的风险。调查显示,过程和程序、人员和人为错误、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事件、直接和间接损失、失误、技术和系统等,都是近年操作风险定义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几乎所有定义都强调内部操作,但未预期的外部事件也被列入操作风险;并且,很多定义在提到损失时,指的都不只是操作或事件带来的直接损失,还将经由银行信誉和市场价值变化而导致的间接损失包括在内。总的来说,定义的方式有两大类: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间接方式把操作风险定义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这种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定义性或描述性的关键词句。因此,在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采用直接方式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之后,这个定义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从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关于操作风险的咨询报告直到尚未定稿的新资本协议中,也沿用了这个定义。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内部操作,内部

操作常常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2.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3.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出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4.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5.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操作风险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以下七种事件类型:1.内部欺诈: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3.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4.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5.实物资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6.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7.实施交付和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第2篇 巴塞尔协议中风险类型、计算方法和数据需求

巴塞尔协议中的风险类型、计算方法和数据需求 版本<1.0> 巴塞尔协议研究项目组 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二零零六年三月

目录 1.巴塞尔协议的主要风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信用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市场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操作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信用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信用风险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信用风险的主要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信用风险需要的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市场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市场风险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市场风险的主要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市场风险需要的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操作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操作风险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操作风险的主要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操作风险需要的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计算巴塞尔协议中风险的体系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1.1《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包括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1.1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巴塞尔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2.1最低资本要求。新巴塞尔协议认为最低资本要求仍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监管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其中,资本的定义和最低资本充足比率仍保留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定义和比率不变,但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公式有所不同。1988年协议中,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而新巴塞尔协议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明确了应考虑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因素,其表达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所需的资本+12.5×操作风险所需的资本) (2)二者相比较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法虽然分子完全相同,但是在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公式2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使资本水平更真实的反映银行风险。 什么是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简称新巴塞尔协议或巴塞尔协议II(英文简称Basel II),是由国际清算银行下的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BCBS)所促成,内容针对1988年的旧巴塞尔资本协定(Basel I)做了大幅修改,以期标准化国际上的风险控管制度,提升国际金融服务的风险控管能力。 [编辑]新巴塞尔协议形成史 为强化国际型银行体系的稳定,避免因各国资本需求不同所造成不公平竞争之情形,国际清算银行下的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于1988年公布以规范信用风险为主的跨国规范,称为巴塞尔资本协定。然而Basel I未涵盖信用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而信用风险权数级距区分过于粗略,扭曲银行风险全貌,加上法定资本套利(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的盛行,以及近几年大型银行规模及复杂度的增加,也都凸显巴塞尔协议的不足。 1996年的修正案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需求的计算,于次年底开始实施。 1999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公布了新的资本适足比率架构(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咨询文件,对Basel I做了大量修改。 2001年1月公布新巴塞尔资本协定草案,修正之前的信用风险评估标准,加入了作业风险的参数,将三种风险纳入银行资本计提考量,以期规范国际型银行风险承担能力。 2004年6月正式定案,并希望在2006年年底以前,大多数的国家都能采用此架构。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作者 : 王修华 Jickery 巴塞尔协议Ⅰ 1988年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 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 1988年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由四方面组成: 1.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 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 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 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 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 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 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3.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 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 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三是受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 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 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 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有关的最低总资本要求的计算问题。最低资本 要 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 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

巴塞尔协议内容总结

巴塞尔协议1、2、3内容总结 作者 : 王修华Jickery 巴塞尔协议Ⅰ 1988年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1988年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由四方面组成: 1.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3.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1988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三是受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 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有关的最低总资本要求的计算问题。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

巴塞尔协议演变及计算方法简单解析

巴塞尔协议演变及计算方法简单解析 (2014-09-01 00:11:49) 分类:金融(商业银行) 标签: 银行业 推出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及意义: 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从资本构成和资产风险权重两个方面监管和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目的: (1)消除国际银行间不公平竞争。 (2)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以下,首先介绍巴塞尔协议I、II、III的主要核心内容,提供资本充足率的一个简单算例。因为计算(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产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分子与分母分别涉及银行的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与银行资产的加权风险值,即加权风险资产,所以再详细介绍银行资本的构成。最后附上一个典型的巴塞尔协议III下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内容框架以供参考。BASEL I: 1988年7月发布第一版《巴塞尔协议》,主要内容有两项:资本的分类和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 银行的资本可以划分为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两类。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核心资本占银行资本的比例至少50%;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务等,附属资本的总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100%四个风险档次。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要求为:到1992年底,银行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应达到8%,核心资本比例至少达到4%(即资本充足率)。 BASEL II: 1997年7月,全面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思考,催生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Ⅱ)。新巴塞尔协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继承第一版协议的同时,在“最低资本金要求”项下引入“操作风险”的概念,并同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一起,共同构成银行风险资本的计量和监管三大支柱框架。 There are three pillars in BASEL II, includes Capital Requirements, Regulatory Review Process and Disclosure & Market Discipline. Capital Requirements(Pillar 1)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credit, market and operational risk, and many options could be chosed to this approach. Regulatory Review Process was operational controlled and compli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Pillar 1. Disclosure & Market Discipline declared that capital adequacy and risk control must be disclosed and these requirements were common to all regulated firms.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钟伟沈闻一 摘要:一个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含辨识和定义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评估它们的强度,使用各种手段来缓释风险,并且为潜在的损失配置资本和计提准备等基本要素,目前国际上优秀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来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很容易地被量化并且纳入模型之中。 2001年9月,巴塞尔推出的新协议对操作风险提出了明确的定义、专门的法定资本金计提规定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并且在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中,都体现了对操作风险的监管原则,这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操作风险的日益重视。本文侧重讨论介绍操作风险的类型和各国新近实践的基础上,就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中,对操作风险监管的原则、组织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初步讨论,以期对国内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素材。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一、操作风险类型及对银行的影响 1、操作风险的定义与类型 与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不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和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90年代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在迅速扩大的同时伴随的操作风险也日益严重,类似巴林银行“李森”事件的低频高危事件显示出,即使商业银行符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可能因为操作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近年来,大量的操作风险损失,过程自动化,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全球化,公司治理,大量并购等驱动因素和全面风险管理及监管的要求,促使各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在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不断寻求合理、高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完善和巩固本国的金融体系。 同样有趣的是,与定义相对清晰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操作风险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发展,操作风险的定义方法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观点认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均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最大的优势在于涵盖了所有除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剩余风险,但该定义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计量而言几乎毫无意义。狭义的观点认为,只有与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相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近年来,广义的定义逐渐被狭义的定义所取代。JP Morgan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内生的一种风险因素,这类风险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错误、中断或停滞,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者给公司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从1998年至今,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均沿用了BBA的定义 。 操作风险按风险类型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体制因素和外部事件;按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包括:内部欺诈(Internal fraud);外部欺诈(External fraud);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Employment practices and workplace safety);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Clients, products & business practices);银行维系经营的实物资产损坏(Damage to physic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