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边缘派:村野藤吾
广岛和平纪念圣堂 1955 日本生命日比谷大楼 1963
2-2 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
代代木综合体育馆(1964)
2-2 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
生命日比谷大楼(1963)
2-2 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
生命日比谷大楼(细部)
03 Part “边缘派”的传承
3-1-1 日本第三代建筑大师
菊竹清训
谢谢
By张智敏老师组
前川国男
• 前川国男在柯布西耶工作室学习后,将 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建筑理念引入 日本,开创了日本的现代建筑之路。
• 造型上追求几何学的抽象美、机械美 学的均衡性,在技术材料上,采用最 新工业技术。
2-1 日本第一代建筑大师
日本文化会馆(1961)
2-2 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
主流派:丹下健三
广岛和平纪念馆 1955 代代木综合体育馆 1964
3-4-1 日本第七代建筑师
石上纯也
• 传自妹岛的极简 • 建筑与艺术的融合
3-4-2 石上纯也作品
石上纯也的桌子
3-4-2 石上纯也作品
石上纯也的桌子
3-4-2 石上纯也作品
神奈川的KAIT工坊
3-4-2 石上纯也作品
神奈川的KAIT工坊
04 Part Four 一点见解
日本建筑的传承性
3-3-2 建筑思想
不确定性
形式的不确定性
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 通灵剔透的建筑空间,具有“禅”一样的纯净 从写实变为写意
功能的不确定性
源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源自于对周遭生活和现实的深刻领悟。 对建筑的日常活动的分析,简洁并不简单 抓住人性的某一特定欲望或需求加以放大存在一种功能的同构性
村野 藤吾
菊竹 清训
伊东 丰雄
妹岛 和世
西泽 立卫
石上 纯也
2-2 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
现代主义
与工业化相适应 强调功能性和经济性 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
后现代主义
采用装饰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并不全盘否定过去的建筑,仍然去借鉴它
02 Part Two 第一代、第二代代表大师
2-1 日本第一代建筑大师
方法的不确定性
初期尽量避免概念,也尽量排除或不超前决定他们的目标和方法 不确定主题,随着各种可能性的深入,才慢慢地转入到主题中
3-3-2 SANAA作品
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04)
3-3-2 SANAA作品
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04)
3-3-2 SANAA作品
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04)
从材料和色彩上,日本建筑对于白色和木质材料特别钟爱,有历史的原因,日本这个民族一向 喜爱质朴纯净的事情。材料的美, 无装饰的美, 注重质朴清纯的趣味 , 所有结构材料都直接暴露在外 , 均不作修饰 , 直接表现木材的纹理质感 ,认为“结构材料本身就成为建筑装修的一部分”。
从建筑空间上,注重含蓄深邃的空间,通过空间挖掘,叠加充分寻找出空间的乐趣,使生活在 建筑的人们体验空间的乐趣所在 。
浅谈日本现代建筑发展史
——从1930s到现在
目录
Contents
族谱概述 第一代、第二代代表大师 “边缘派”的传承 一点见解
01 Part One 族谱概述
1-1 族谱概述
1-1 族谱概述
1-2 主流派
柯布 西耶
丹下 健三
前川 国男
丹下健三 的弟子们
丹下健三 的弟子们 的弟子们
1-3 边缘派
新陈代谢
变化
3-2-1 日本第四代建筑大师
伊东丰雄
• 不确定性
3-2-2 伊东丰雄作品
银色小屋(1984)
3-2-2 伊东丰雄作品
风之塔(1986)
3-2-2 伊东丰雄作品
仙台媒体中心(2000)
3-2-2 伊东丰雄作品
仙台媒体中心(2000)
3-3-1 日本第五、六代建筑师
西泽立卫
妹岛和世
• 新陈代谢主义小组的主要领军人物
• 在表面上虽然是利用高科技,但空间概 念与细部处理上都来自于中国与日本 的传统建筑与城市
3-1-2 新陈代谢
菊竹清训黑川纪章桢文彦来自3-1-3 菊竹清训作品
Sky house(1958)
可自由变换的单位 室内与立面
厨房
厨房
厕所
小孩房
3-1-4 新陈代谢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