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政治期末复习

八年级政治期末复习

第5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考题回顾】例题1(2014年·中考试题)2014年初,省举办了“服务社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参加对象是全省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比赛形式为知识①青少年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②实施素质竞答、情景剧表演、微视频展示等。

该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④青少年学会承担责任,在体验生活中成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服务社会、交往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服务社区·文明礼仪。

因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该活动的举办能为学生创造条件体验生活,在活动中也能提高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从而分析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D例题2(2012年·中考试题)【雷锋,从未走远】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的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惜卖掉栖身老屋,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一家“支教公司”——白芳礼支教公司。

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我没文化,又年岁大了,嘛事干不了了,可蹬三轮车还成……孩子们有了钱就可以安心上课了,一想到这我就越蹬越有劲……”面对儿女的担忧,他说:“别惦记我,我挺好的。

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公益,不拒平凡】即使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妨碍越来越多的民间普通人士投身公益事业。

微公益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当人人都参与到微公益活动当中,公益的力量便得以最大化。

九年级一班同学决定开展“公益参与情况调查”,发掘身边平凡的感动。

(2)请你为他们设计调查活动步骤。

【爱心,贵在实践】市有个“海马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到农村、社区献爱心,受到群众欢迎。

据悉,该服务队将于2012年7月到某社区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免费咨询和便民服务,现准备招募志愿者若干名。

(3)假如你应聘成为一名志愿者,你准备怎样做以更好地服务社会?解析:此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第(1)问考察的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第(2)问应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活动过程合理、完整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应回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案:(1)有意义的生活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敢于创造。

(2)设计调查方案(或问卷调查);分组开展调查活动,收集资料;交流、分析、整合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培养亲社会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助人、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首要途径。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

从现在做起,从服务社区做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考场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河里才能永远不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这揭示的道理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C.集体离不开个人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2.核潜艇是大国威慑利器。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使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这启示我们()①青少年要树立国家观念,从国家利益出发设计个人的人生规划②国家利益高干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④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国家的奉献中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A.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C.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D.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4.漫画《各显神通》揭示()A.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B.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甚至损害集体利益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着矛盾 D.积极主动地维护和保障集体利益5.12岁花样年华的何玥,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小何玥去世后,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被分别捐给了三个人。

她的事迹启示我们()①不计较代价和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价值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相同的责任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对漫画《扶?不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小丽:“扶起老人可能会付出代价,但必定会有所回报。

”B.小翠:“扶起老人是真善美的行为。

”C.小强:“扶起老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D.小明:“扶起老人是尊老扶弱的表现。

”7.2014年5月,克强总理在非盟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埃塞俄比亚的一句谚语:“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

该谚语揭示的道理是()A.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B.集体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C.在集体中有时要放弃个人的利益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8.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的女孩刁娜、在珠江边勇救落水女子的小伙牛作涛、义务“反扒”40多年,被誉为“农民神捕”的六旬村民朱守营……被这些“好人”的大爱感动后,你肯定也会做到()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②寻找机会,只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把雷锋精神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体验快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情境分析9.【人间自有真情在】地点:浏阳市梅花小区镜头一:洒水车急驰而来,慌乱中,胡芬的修鞋车径直撞上了停放在路旁的一辆小车。

镜头二:“对不起,撞坏您车子啦!这是我的错,我一定会赔的。

只是现在我手头确实没太多钱,能否宽限几天?”穿着破旧的胡芬非常诚恳地说。

镜头三:“修鞋攒点钱确实不容易,大家都来帮帮她。

”一位过路人说完将两百元钱塞到胡芬手中。

过往行人也纷纷解囊相助。

镜头四:“大姐,你也挺不容易的。

车子应该问题不大,就别赔啦!”小车司机动情地说。

这则温情故事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些什么?10.初中生森森最近在他的微博上发帖表露了他的几件烦心事,他的同学林林决定用所学知识跟帖来劝导森森。

请你帮林林完成:森森发帖林林跟帖示我给同学起了既要讲求自例个不雅绰号,他很生气,还当众讥讽我,让我很难过……尊,又要学会尊重别人(1 ) 你的同学以耽误学习为由,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省运会开幕式彩排活动。

(1 ) 你的同学以耽误学习为由,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省运会开幕式彩排活动。

(2 ) 妈妈偷偷地看我日记,还说这是为我好,我不能原谅妈妈……(3 ) 看到一老太太跌倒了,很多路人视而不见。

我很想帮扶但又怕给自己惹来麻烦……11.2014年4月11日,由中宣部、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

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

走进当时现场会观摩点之一的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村口“四德榜”上贴着若干村民的“善行义举”:⑴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⑵读了两人的“善行义举”,请分别指出他们上榜的理由。

12. 2012至2013年,一些名字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中,罗阳、丽莉、何玥、吴斌……,我们用“感动”“最美”等词汇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了中国,温暖了你我,让正能量这一词汇在中华上回荡……某学校九年(2)班举办了一次以正能量为话题的班会活动,请结合活动容,回答下列问题:【聚焦主题】(1)请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主题。

周长梅和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年幼,丈夫武茂龙从事建筑工作。

在工作中,他严格按照和顾客商定的方案进行施工,从不偷工减料,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在工程完成后的后期服务上,他也总是及时完成,从不拖延。

……【感知品质】(2)想一想有正能量的人身上贴有哪些“标签”?(至少说出四种品质)【传递能量】(3)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开展传递正能量的宣传活动?【践行标兵】(4)青少年如何做践行正能量的使者?第8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考题回顾】例题1(2014年·聊城中考试题)一年来,反腐风暴袭卷伞国,“老虎”“苍蝇”一起打。

铁男等数十名省部级高官纷纷落马,18.2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万多名党员干部因讳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此材料说明我们党()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①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②从严的根本利益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治国、三个代表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年来,我党反腐风暴的成果。

这些反腐成果充分说明了我党严惩腐败,从严治党,依法治党,有利的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由此判断,②③④观点符合题意;①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B例题2(2014年·中考试题)省第18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部分项目的预赛目前已经拉开了序幕。

举办省运会,既是对城市形象的检阅,更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验。

某校九年级(6)班同学积极开展做文明东道主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关注“公共秩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快车道;观众入场排队加塞儿,在场馆留有垃圾……大家经过研讨制定了以下两种活方案:方案A:向有关部门提出“让规则看守秩序,加大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管理和处罚力度”的建议。

方案B:定期参加维护交通秩序和观众入场秩序的志愿活动。

(1)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同学们制定方案A的主要依据。

亚米契斯说:“一个国家国民的教育程度,最能从他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

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

”在志愿活动中,劝说别人做文明人是一门艺术,也能体现自身的教养。

(2)你在参加方案B中的志愿活动时,怎样做才是有教养的体现?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依法治国、依法行使监督权等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

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答题的有效信息,“依法治国、监督权”是材料中提供的回答问题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和有关知识点组织答案即可。

第(1)问要考虑规则;第(2)问要结合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