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花腐病、煤污病、丛枝病、菟丝子等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粉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以致于覆盖整个叶片;同时,叶片了扭曲变形,枯黄早落。

发病后期,白粉斑上会出现黄色,后又变为黑色的小点粒。

主要发病时间为春、秋季,而以春季最为严重。

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

发病时,可喷洒25%锈粉宁(三唑酮)3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易交替用药。

煤污病: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黑色小霉点,并逐渐扩大,霉斑大多先沿主脉和侧脉扩展,然后相连成片,覆盖全叶,形成质地较硬的黑色煤粉层。

防治:喷洒杀虫剂防治介壳虫、蚜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台湾草锈病: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6月和秋末、冬初为两次发病高峰,通常在阳光不足,土壤贫瘠、板结的草坪发病较重,该病发病迅速,严重时使草坪成片枯黄。

防治方法: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10-15天/次白边草黑腐病:症状:叶片干枯成黄褐色,变软下垂,病株往往从叶基处成束感染,用手轻轻扯拔,即在近表土外。

防治方法:64%杀毒矾500~7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液炭疽病:叶片感病初期为针头状水渍斑,逐渐扩展为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1条1~2毫米宽的深褐色环带,多个病斑汇合可造成叶片局部坏死.。

物理防治措施:选择健康无病史的群体作为繁殖的来源;适当改造地形,及时排除雨水,避免种植床积水;及时清理病害枝叶及地面的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传染源。

化学防治措施(适时选择适宜农药交替使用),发病初期用药:45%石硫合剂结晶300~500倍液;0.3度石硫合剂;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50%退菌特;70%炭疽福美;70%代森锰锌;50%代森铵;75%百菌清;40%达科宁;50%多菌灵;78%科博;80%必备;80%大生M~45;27.12%铜高尚;77%可杀得;70%安泰生(丙森锌);敌死虫(矿物油);高锰酸钾等500~600倍。

47%加瑞农、12%绿乳铜、75%泰克、80%喷克、80%新万生、80%丰收、80%超邦生等600~800倍。

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68.75%机油乳剂+70%代森锰锌(8比1)800倍液;农用抗菌素有2%农抗120的200倍液、2%武夷霉素200倍液、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200~500倍液。

发病盛期用药:80%必备400~500倍液、77%多宁500~600倍液、30%倍生600倍液、70%艾菌托600倍液、25%炭特灵(溴菌清)500倍液、35%溴菌清+多清灵(3比4)750倍液、62.25%仙生600~800倍液、45%轮多克600~800倍液、65%多克菌800倍液、75%达霜宁800倍液、25%施保克(咪鲜胺)500~1000倍液、50%使保功(咪鲜胺锰盐)1000~1500倍液、24%应得、40%多丰农、50%培福郎(双胍辛胺)、25%敌力脱(丙环唑)等1000倍,45%特克多(噻菌灵)800~1500倍液;20%施宝灵(丙硫咪唑)1000~1500倍、40%百可得1000~2000倍液、10%世高(恶醚唑)2000~3000倍液,30%爱苗3000~4000倍液,50%翠贝4000~5000倍液、43%好力克50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7000倍液。

食叶性害虫:园林植物的食叶性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是蛾类和蝶类、叶甲、金龟子、叶蜂、蝗虫等。

蛾类有:刺蛾、袋蛾、舟蛾、毒蛾、天蛾、夜蛾、螟蛾、枯叶蛾、尺蛾、斑蛾蝶类有:菜粉蝶、凤蝶等。

食叶性害虫危害特性:取食叶片,造成缺刻,有的取食叶肉,留下网状叶脉;严重的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食叶虫防治方法:一般化学农药,如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兴棉宝等菊酯类、抑太保等有机脲类对该类害虫的幼虫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毒性及使用量,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应在幼虫1、2龄期使用化学农药,或在成虫产卵前一周或初期使用一次生物农药。

生物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蜂、食虫虻、螳螂、鸟类等等。

钻蛀性害虫:这类害虫为钻蛀植物枝梢及树干的害虫。

在危害园林之五的这类害虫中,主要有天牛类、小蠹虫类、木蠹蛾类、织叶蛾类及螟蛾类等的昆虫。

植物受害后,会直接影响到植物主干和枝梢的生长。

天牛类:天牛是园林植物上一种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植物茎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为害。

钻蛀性害虫防治方法:80%敌敌畏500倍液注射入蛀孔内、浸药棉塞住蛀孔或用溴氰菊脂等农药做成毒签插入蛀孔毒杀幼虫。

刺吸性害虫:刺吸性害虫主要有:蚧壳虫、蚜虫、叶蝉、木虱、粉虱、蓟马、蝽蟓、网蝽等。

危害特性: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植物枯死;同时还会诱发一些植物的煤污病,而且某些种类的害虫本身还往往是一些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蚧壳虫:危害特性: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植物枯死;同时还会诱发一些植物的煤污病,而且某些种类的害虫本身还往往是一些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蚧壳虫:发生规律:每年的2~4月间开始活动,危害期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末12月初。

若虫和雌成虫多群集在嫩枝的幼芽、叶腋、叶背及枝梢处,吮吸危害,致使叶片皱缩、早落,并诱发煤污病,枝梢扭曲、畸形、甚至干枯,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

蚧壳虫防治方法:药剂防治:越冬代雌虫及若虫: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发生期: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等1000~1500倍液。

保护利用天敌:瓢虫有澳洲瓢虫——吹棉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草履蚧,红点唇瓢虫——褐叶园蚧、日本龟蜡蚧、长白蚧、桑白蚧、紫薇绒蚧、桔棉蚧等,小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等。

蚜虫: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植物幼嫩的枝梢、花蕾、叶背处吸食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或黄化,同时可由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

发生规律:1年发生数代,如棉蚜可发生20多代。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40%氧化乐果、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鱼虅精1000~2000倍液。

40克烟草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将滤液加水1公斤稀释,另加2~3克洗衣粉,搅拌均匀后均匀喷雾,效果较好。

物理防治:结合修剪,合理控制植物密度,保持其通风透光的生态环境条件;悬挂黄色粘胶板可诱杀有翅蚜虫;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食蚜蝇、瓢虫、草蛉、蝶蛉等等。

蓟马类:危害症状:蓟马以其锉吸式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口针插入组织内吸收汁液,被害处常呈现出黄色斑点或块状斑纹,以致嫩芽、心叶调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株叶片枯黄。

也有些种类可形成虫瘿或传播病毒病。

蓟马类防治方法:化学防治: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鱼虅精乳剂300~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

叶蝉类:危害症状:以成虫和幼虫栖息于叶背,吮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呈现出白色小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叶色苍白,并早落,影响植物生长。

叶蝉类防治方法:化学防治: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50%辛硫磷、25%亚胺硫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

蝽类: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嫩叶、叶芽和花蕾,叶片被害后,会出现黑斑和孔洞或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早落;花蕾被害后,会在被害处渗出黑褐色汁液;叶芽被害后,嫩尖变为焦黑色,叶芽不能展开。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2000~4000倍液,80%敌敌畏、25%亚胺硫磷1000~3000倍液,或3%呋喃丹5克/株埋入植物根际。

白蚁类:生活习性: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但不耐积水;成虫具有趋光性;通常在4~6月的雨天,傍晚时候进行分巢、迁飞。

危害状况:白蚁是世界性的害虫。

其危害概括起来有3个特点:(1)隐蔽性:白蚁畏光,危害隐而难察,往往等到发现时,物品已经被蛀食得千疮百孔,无法挽救。

(2)广泛性:白蚁危害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江河堤围和水库土坝,以及书籍、武器、弹药和农林作物等。

(3)严重性:白蚁危害带来的损失相当惊人。

据报道,美国每年因白蚁危害房屋造成的损失达17亿美元,日本为10亿美元。

在我国,据86年对24个城市房屋建筑蚁害普查,因蚁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数额之巨,令人吃惊。

白蚁危害可谓是无声的地震,无烟的火灾。

防治方法:50%绿丹乳剂400倍液或75%辛硫磷800~1000倍液淋灌植物根系,可防止白蚁危害;灭蚁灵喷于部分白蚁身上,可灭杀整个蚁群。

地下害虫:危害园林植物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蟋蟀、象甲等。

地老虎的防治方法有:(1)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糖醋酒液或性诱剂,从3月初至5月底,黑光灯下放置盛水的缸或盆,撒上农药或机油。

(2)人工捕杀幼虫:在发生量不大,枯草层又薄的情况下,在被害苗的周围,用手轻扒苗周围的表土,即可找到潜伏的幼虫。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掌握防治适期,一般的田间卵化率达80%时防治。

施毒土:2.5%敌百虫粉,每公顷22.5kg与337.5kg细土混匀,均匀撒在绿地上。

喷粉:2.5%敌百虫粉,每公顷30~37.5kg,可视田间虫情而定,1周后再喷1次。

喷雾:喷洒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

毒饵诱杀:90%敌百虫7.5kg用水稀释5~10倍,拌碎的鲜菜叶等750kg,傍晚撒在绿地上诱杀,每公顷用毒饵300kg螨类:危害症状:一般在叶片上取食,直接破坏叶片组织,从而使叶片失绿,呈现出斑点、斑块,或卷曲、皱缩等现象,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焦枯,似火烤。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对成螨、若螨、幼螨、卵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冬季可用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

软体动物:野蛞蝓、蜗牛、福寿螺。

防治方法:密达撒施园林植物病害虫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病害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充分贯彻“以园林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人工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不成灾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