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2011-04-04 14:24:36| 分类:呼吸系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肺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喘证”、“肺瘘”、“肺痹”等疾病畴。

其病位主要在肺,其病机为肺虚津气失于濡养所致。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

”《巢氏病源论》谓:“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

”如《灵枢·经脉篇》指出:“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

《经》指出本病的主要症状有“不得卧、行而喘者”,“劳则喘息汗出”、“烦满喘而呕”。

《金匮要略》有“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此与本病劳力性呼吸困难颇为相似。

《景岳全书》云:“实喘之症,以邪在肺。

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

”又云:“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

”《医门法律》云:“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真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

……凡治肺痿病,淹淹不振,……故行峻法,大驱涎沫,图速效,反速毙,医之罪也。

”清代王九峰说“气息短促,不能接续,提之若不能升,咽之若不能降,呼吸之气,浑如欲绝”。

这些描述与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颇为相似。

本兵病机多从肺、肾入手,以气阴亏虚立论,此外有些医家认为痰、瘀与本病有关,如宋·无择云:“夫五脏皆有上气喘咳,但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

喘既动气,故以肺为主”;王九峰认为《经》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肺合皮毛,风邪易袭,邪气以从其合。

肺中津液不归正化,凝结为痰,屡有伤风、咳嗽气促之患,喉间作痒,金水枯燥,可以知而无疑,此不但说明本病与痰有关,而且还指出了本病容易导致感染。

而唐容川则有“瘀血乘肺,咳逆喘促”的论述,指出瘀血亦是本病的病机之一。

以上说明,肺纤维化难以用单一病机来阐释,其病位在肺、肾,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涉及虚、滞、毒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1、虚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呼吸运动主要与肺肾的功能密切相关。

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固然是肺的功能,其中呼气是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靠肺肃降作用,但是吸气的降纳,必需得到肾的摄纳作用的帮助,才能很好地完成,如清·何梦瑶云“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和林佩琴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等论述都表明呼吸运动也依赖肾的功能正常。

原因已明或未明的致病因子侵入人体,留滞肺,损害肺脏,造成肺气虚,在脏腑则为短气、喘促、咳嗽,在肌表则为易感冒;肺病虚损,病穷及肾,则肾气虚弱,不能纳气归元,气浮逆于上,则为喘促,动则尤甚等。

现代研究发现,肾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关系最切,肾气亏虚时免疫功能异常,CD8增多,CD4/CD8失去平衡则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病毒入侵,痰瘀互结,造成肺纤维化。

治当补肾纳气,但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辛香刚燥之品,决不可用,选通血络宜润补之剂,勿投燥热劫液之品,治宜辛甘润补,如巴戟天、黄芪、仙灵脾、桑寄生、紫河车、补骨脂等药。

2、滞肺纤维化主要是邪毒入络导致肺肾功能失调而产生痰、瘀阻于肺络,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在水液代过程中,继“脾气散精”后,有“通调水道”之作用,若肺气亏虚,津气散布失调,潴为痰饮;肺主治节、朝百脉,助心脉而行血,若肺气不足,肺中之血凝而留止,故产生瘀血。

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阴精亏虚,则血生化乏源,或阳气亏虚则血液运行无力,均可致血瘀;肾者,水脏,主津液,具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之功能,肾虚气化无权,水液停滞为痰饮。

痰和瘀可同时而成,也可因痰而致瘀,因瘀而致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出现痰瘀同病。

痰瘀阻痹肺络则为胸闷气短、咳嗽咯痰、面暗唇紫,舌质暗或淤斑等;流注关节则可形成杵状指。

现代研究发现肺纤维化的病理特点早期系肺泡壁血管扩、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有浆液蛋白和脱落的上皮细胞,些改变与中医血瘀相关,予以活血化瘀药,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说明炎症是血瘀的表现之一。

肺纤维化乃宿疾久病,肺络中痰瘀沉锢,或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血凝痰,混处经络,已不是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取效,反易使正气耗散而病邪日益锢结,治当通络逐瘀,如三棱、莪术、半夏、南星之品,甚则可用虫类药如全蝎、蜈蚣、穿山甲、地龙等以达“血无凝着,气可宣通”的目的。

3、毒元气发于肾,通行全身,是脏腑和诸经脉生理活动的动力;卫气根于元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肺纤维化患者多先天肾气亏虚,御侮能力低下,再加上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损伤机体免疫功能,易致外邪入侵,临床上多以风温热毒之邪多见,入侵之邪与体的痰瘀交结,蕴久化热,使病情加重,而出现咳嗽、痰黄、发热等症状。

临床上,肺纤维化患者常因肺反复感染而使咳喘加重,甚至成为致死的主要诱因。

目前已有较多证据证实肺纤维化为一病毒感染性疾病,与EBV、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感染呈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应当积极抗病毒治疗,而许多清热解毒的中药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的作用,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穿心莲、半枝莲、山豆根、鱼腥草等皆可选用。

由于肺纤维化病机复杂,既有肺肾之气亏虚,又有邪毒羁留,痰、瘀交结之特点,故采用单一的治法组方取效很难,必须用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认识本病,针对其病机,融补肾纳气、化痰逐瘀、清热解毒等多种治法于一炉,随证加减,方可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二、肺纤维化主要症状及诊断标准主要症状: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浅速,可有鼻翼煽动和辅助肌参予呼吸,但大多没有端坐呼吸。

②咳嗽、咳痰早期无咳嗽,以后可有干咳或少量粘液痰。

易有继发感染,出现粘液脓性痰或脓痰,偶见血痰。

③全身症状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一般比较少见。

急性型可有发热。

常见体征:①呼吸困难和紫绀。

②胸廓扩和膈肌活动度降低。

③两肺中下部Vekcro 罗音,具有一定特殊性。

④杵状指趾。

⑤终末期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相应征象。

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胸部X线表现,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病理活检、及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间质性疾病。

根据是否有外科肺活检的结果,有2种确诊标准:确诊标准1、外科肺活检显示组织学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改变。

2、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排除其他已知的可引起ILD的疾病,如药物中毒、职业环境性接触、和结缔组织病等;②肺功能检查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下降;③常规X线胸片吉HRCT显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肺,可伴有少量磨玻璃样阴影。

确诊标准二无外科肺活检时,需要符合下列所有4条主要指标和3条以上的次要指标。

1、主要指标:①除外已知原因的ILD,如某些药物毒性做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结缔组织病等;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VC)减少,而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运动P(A-a)O2增加或Dlco降低);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样阴影;④TBLB或BALF检查不支持其化疾病的诊断。

2、次要诊断条件:①年龄>50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罗音。

三、肺纤维化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1、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

2、免疫抑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者或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

4、其他对症措施:如氧气疗法,抗生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等。

5、肺移植。

用药原则:1、轻症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者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2、重症或急性型者宜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作冲击疗法。

3、联合中医中药可减轻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辅助检查:本病诊断困难,应排除致肺间质疾病的其主要原因并作相应检查。

肺活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1、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胸片肺部病源几乎消失。

2、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损害有所恢复,胸片病源减少。

3、未愈: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胸片均无改善。

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IPF的首选治疗方案是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性制剂的联合应用。

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不适用于年龄>70岁、极度肥胖、伴随心脏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①联合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或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一般采用强的松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0.5mg/kg,连续4周;第5周开始减量为每天0.25mg/kg,连续8周;第13周减量为每天0.125mg/kg,并维持治疗。

硫唑嘌呤服用剂量为每天2—3mg/kg,最大量150mg/d。

通常以25—50mg为起始剂量,每1—2周增加25mg,直至每日最大剂量。

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联合治疗时间不应短于6个月。

治疗6—12个月后,如果病情改善或稳定,则继续联合治疗。

如果病情加重,应该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

治疗满18个月后,是否继续治疗需要根据临床反应和病人的耐受性而作决定。

②秋水仙碱0.6mg/次,每天服用1—2次。

对于糖皮质激素不能耐受或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使用。

③N-乙酰半光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长期大剂量(600—1800mg/d)应用对IPF患者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肺移植科治疗无效的病人预后很差,是肺移植的适应症,多选择单肺移植,相对禁忌症为:不能适应社会心理、心、肝、肾功能不全;年龄在60岁以下。

目前肺移植的5年成活率达50%—-60%,早期多死于排异、感染或心衰。

(3)其他治疗①肺康复治疗与心理治疗②氧疗:适用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③对症治疗:祛痰、止咳和平喘治疗能暂时缓解部分病人的症状④并发症治疗:如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可以给予扩血管药,如开博通等,帮助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如并发感染则给予抗感染治疗。

截止目前,对肺纤维化缺乏令人满意的治法,据资料统计显示,治疗后一段的5年生存率<50%,10年生存率仅30%。

所以,探索防治肺纤维化的新途径,已成为中西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治疗概况:多年来,一些学者把中、晚期肺间质纤维化归属于“肺痿”的畴,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

近年来,另有学者发现部分中、晚期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表现为脉络闭阻,气阴不足的“肺痹”之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