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膏砌块内隔墙

石膏砌块内隔墙

石膏砌块隔墙施工工艺
一、施工前的准备
1、根据设计工程量及部位备足石膏砌块、辅料及配件。

其中辅料包括粘结石膏粉和水,用量为:粘结石膏粉3~5kg/㎡,与水的配合比例为1:0.6~0.7(重量比)。

配件为L型扁钢拉条、防腐木砖和预制过梁。

2、准备好砌筑工具。

包括刀锯、腻子铲、平抹子、橡皮锤、靠尺、
线坠、水平尺、射钉枪、木刨等。

3、准备好贮料场地。

场地应防雨、防潮,淋雨、受潮的砌块必须
晾干后再使用。

二、施工工艺
隔墙放线做导墙(有的部位可不做导墙)砌块排块(合理错缝)砌筑砌块墙管线及挂件安装墙面找平饰面层施工(包括粘贴网格布、刮腻子、刷涂料)。

1、放线:清除石膏砌块墙定位处墙、地、顶、梁、柱等处表面
的浮灰及多余灰浆,平整表面,按设计图要求放墙中心线及控制线。

2、导墙:因石膏制品吸水率高,卫生间应设置导墙(如直接落
地应做防水处理)。

导墙可用C20混凝土导墙、踢脚砌块导墙、多孔砖导墙等。

做导墙时其中心线一定对准墙的中心线,以保证隔墙的正确位置。

3、已粉刷处理的墙体与砌体相接处应除去隔离层。

4、墙体砌筑:
(1)砌筑前应按图纸要求放线,必要时应挂立线。

(2)按实地尺寸排块,不合模数者用刀锯将砌块锯成需要的规格。

(3)用抹子和腻子铲拌合粘接石膏胶浆,应按配比要求拌匀,随拌随用,已凝固的粘结胶浆不能掺水再用。

(4)在石膏砌块的接触部位铺上胶粘剂,找准找正,就位轻压后再用橡皮锤振实,水平、竖向粘结缝应横平竖直,厚薄
均匀,密实饱满,随手将挤压出的粘结石膏刮净,把墙面
坑洞补平,保持墙面整洁。

砌筑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20分钟。

砌筑时首先检查、调整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严禁在粘结石膏失水、凝固后敲打校正。

砌块间应粘结牢
固,不允许开裂及松动现象出现,墙上砌块应无缺损、破
碎、断裂现象。

三、节点构造处理
1、砌筑时上下错缝,丁字、十字、转角部位墙体砌块须咬砌搭
接,搭接长度不小于8cm。

2、在结构墙柱上用Ф4×32钢钉固定1.250×25×1.2偏钢拉构
件,其水平段用Ф4×32钢钉固定在砌块上。

因拐角、丁字
墙体砌筑时为咬砌搭接,一般不用拉结件。

3、因石膏砌块与传统砌块在材料特点和砌筑措施上都存在着
较大的差别,因此石膏砌块墙体的最大极限尺寸只能基于石
膏的应用经验来确定。

法国是应用石膏砌块墙体最早和最多的国家,根据法国的技术资料和墙体稳定性试验,我厂参照多年的使用经验,提出了所生产的不同规格的石膏砌块墙体无构造措施的最大极限尺寸:
4、砌体上设置设施如有固定位置,可在该部位采用实心砌块或
预埋件。

靠墙扶手、脸盆、暖气、热水器等设施的固定应在墙体两侧用扁钢“打夹板”用Ф10螺栓固定。

墙内竖向管线应设在砌块孔内,在砌筑时同步完成;需后做的,可用云石机在墙面开凿,然后用粘结剂补实、刨平,开凿宽度≤25mm是用粘结剂分两次补实、刮平,开凿宽度>25mm是用石膏砌块粘结、刮平。

经实际应用检测并不影响墙体刚性。

墙面横向开槽不得超过0.6mm。

5、门窗口的处理:门窗口在≤1.2m使用配套石膏过梁,经测
试其强度可达到设计要求。

门窗口>1.2m应加钢筋增强过
梁,也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门套或方钢门套。

木埋件预埋办法:先将干燥的梯形木件做防腐处理,再用胶粘剂预埋到预定位置,门口每侧各设3~4个埋件。

安装门框时,用电打眼,用木螺丝将门框与木砖上紧。

该工序应在墙体砌完三天后进行。

6、水暖管道卡的固定;用电钻大于木砖2~3mm的孔,在周围抹
胶粘剂下木砖,2小时后再固定螺丝。

如墙面挂重物也可采
用同样的办法,每个吊挂点不超过50kg。

7、卫生间贴瓷砖:墙体砌筑完毕,刨平,用毛刷或滚刷普刷
1~2遍SG791或108胶水溶液,胶水比为1:3,再用界面剂
调水泥素灰拉毛,待其干后,抹水泥砂浆搓出麻面,常规贴
瓷砖即可,或用瓷砖粘结剂直接贴瓷砖。

8、砌块墙顶部与楼板或梁底相交处,砌块上口应锯成破口再
切,或在砌块顶端打入木楔@1000卡紧,再用嵌缝材料嵌
入墙顶缝内并刮平。

四、质量验收标准
1、砌块上墙后必须无破损、破碎、断裂。

2、墙面批嵌后不得起壳,砌块拼缝应密实(达到80%),目测
无空隙。

3、墙体质量要求如下:
五、以上工艺如有不详之处,请参照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4J114-2<<石膏砌块内隔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