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分析一、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及经营特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载体,每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无论是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制以及现在正在探讨的扁平制、网络制、团队制等,都只是一种系统结构,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这种系统结构是否与企业能力相匹配,能否使运行更有效率,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却存在许多问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①组织结构的发展跟不上战略发展的需要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很多,其中,公司的战略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公司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或思路,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初期发展不快,其发展战略往往是在日常经营中逐渐地和自然地形成的,可能是非正式的或随机的,因而也是不断变化的。

正是由于战略的非正式性,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忽略战略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仍然采用盲目的组织结构来运作企业。

如很多中小企业存在管理层级过短(过于扁平),管理幅度不平衡等问题,此举不利于各级分工,不利于提高效率。

②企业组织表现为职能的堆积且组织职能淡化在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职能设计,特别是责权关系设计、业务流程设计一般不够明确和科学,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只是一些部门简单的拼凑或堆积。

有的企业尽管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办、各种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但它们或者形同虚设,或者相互独立,尤其是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横向的交流与沟通,互相不了解对方的业务工作流程、制度、在工作协调上,存在部门本位主义,造成工作开展不畅,效率低下。

③部门职能不完善部门职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部门薄弱。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偏小,资本力量薄弱,使有些企业从事技术研发,设立技术研发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集中于制造加工领域,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样,在他们融资时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让银行相信他们的还贷能力,加剧了融资难。

④中小企业的“大企业病”问题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建立与企业逐渐扩大的规模相适应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用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以继续获得成功。

但是随着这种规范化过程的进一步强化,企业处理事务往往会变得过分机械化和官僚化,业务会变得过分专门化。

管理阶层更加注意管理的形式,而不理会管理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就这样中小企业过早的患上了“大企业病” 。

这种“大企业病”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企业管理层次增多,规章制度林立;企业缺乏创新,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丧失了危机感;决策过于复杂、行动缓慢;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矛盾增多,本位主义严重,协调困难。

许多管理过分僵化、官僚化的中小企业是很容易患上这些病症的。

⑤管理制度不健全,随意性强就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处在成长期,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不够,管理随意性强。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不能作到事事有章可循,比如,缺乏各种管理数字及程序,无法掌握经营情况,更无法分析检查改进控制工作;人事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与员工之间不签订任何合同,导致员工离职后,往往立刻利用企业的资源,开设同样业务的公司,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中小企业一般待遇较差,人员流动率高。

2、经营特征①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承受风险能力差。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承受风险的能力低。

银行贷款讲究风险控制,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

②经营权与所有权合一,决策风险大。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员工人数少,大部分采取经营权与所有权合一的经营模式,企业所有者即是企业经营者,决策权高度集中,这虽然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提高效率,但这样也大大增加了决策的风险性。

所谓集思广益,个人的决策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到全面,带有盲目性;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所有者都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不能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决策。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剧了融资难。

③经营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

一旦遇到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再生产能力减弱,甚至有倒闭的风险。

银行贷款要审慎分析企业的还款能力,所以一般不会贷款给这种企业。

二、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财务特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1融资结构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靠个人资本投资完成初始资本积累的,股权投资者仅限于亲朋好友及企业主关系密切的人,但在资本技术密集型条件下,企业内部资金难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方式可分为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贷款等,但融资难度都比较大。

①发行债券条件高,债券融资难度大。

发行债券既可以筹集大量资金,又不会稀释股权,牺牲原有股东的利益,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

然而发行企业债券在我国是被严格控制的,不但对发行主体有很高的条件要求,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

对中小企业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不现实的债权融资渠道。

②上市门槛高,股票融资难度大。

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是企业融资的又一条出路。

但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规模较小,很难达到我国对于上市企业的要求。

虽然存在创业板市场,但是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条件与运行规则与主板市场相差无几,上市门槛高,只有少数企业能够上市,通过发行股票融资。

③融资风险高,银行贷款融资难度大。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程度很高,银行贷款融资难。

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市场供求关系反应敏感,并且技术水平落后,人员流动性大,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信用等级低。

其次,中小企业自身资金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偿还债务和举借新债来确保企业资金流通,从而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债务利息风险程度高。

一旦遇到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再生产能力减弱,甚至有倒闭的风险。

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很高。

再次,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后,对贷款权限审核要求严格,基层管理者贷款权限不足,不能灵活应对客户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中小企业贷款专项业务缺乏,对贷款的审批成本较高,而且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审批体制不健全,银行贷款融资难度大。

2、财务特征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善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以下问题:财务控制比较薄弱,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未参与生产周转,或资金不足无法应付经营急需,陷入财务困境;无严格的赊销与催收政策,应收款项控制不力,造成资金回收难甚至资金损失;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不重视对非现金资产的管理,保管不善使资产浪费严重。

②投资能力弱,且缺乏科学性由于长期投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风险大,并且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一旦面临风险,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度过难关,因此投资能力较弱,一般以短期投资为主。

且以对内投资为主,表现为对现有产品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增加市场份额,并不断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研发新产品。

并且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很多都缺乏科学性,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 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 仓促上马。

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收紧银行信贷, 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③财务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 在这些企业中, 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 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

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即使有, 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 管理思想落后。

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 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从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和贷款结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1 、资本结构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权益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

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权益资本及长期债务资金的来源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包括短期债务资金。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 表现在 ① 企业内部融资比重过低,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总量比例不合理根据Myers ( 1984)的啄食次序理论,企业融资次序为内部留存收益——债务融资一—发行股票,西方国家中小企业融资基本符合该规律,其内源融资平均达到 61%美国更是 高达77%债权融资平均占30%最后是股权融资。

而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上市企业的融资顺序多为:股权融资一一债务融资一一内源融资,这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 资顺序差异较大。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开办之初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权益资本 的比例越来越小而负债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大,以下为2002-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对比表: 2002至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资产负债对比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3》〜《中国统计年鉴 2009》)由此表可知,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过高,如此之高的资产负债率造成过度负债, 给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筹资风险和财务危机,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② 外部融资渠道狭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央行调查显示,2009年在中小 企业融资来源中,银行贷款占所有外部融资渠道的72%其他融资方式在样本企业的融资结 构中明显占弱势地位,股票或债券融资额甚至为0。

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存在困难,企业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可能性相对 较小,因此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债务融资。

其中,通过银行的间接筹资成为中小企业筹资的主 要方式,企业债务成本一直低于股权成本。

虽然较大的负债比例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但由于 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结构脆弱,过高的财务杠杆极易引发财务危机。

而据2010年度国家 统计局对我国东北、中部、西部地区 287家样本中小企业贷款难易程度抽样调查情况显示,92.33%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是困难的。

正反两方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小企业获取融资 变得更加困难。

2、贷款结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然而目前我国贷款结构十分不合理,贷款大部分向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比较困难,这是由多方面 原因造成的。

① 商业银行的体系影响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中小企业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之中,远未真正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