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伤人”作文指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 年7月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
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
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
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
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以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①从动物园管理层面来看,可以赞同“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这一观点,由野生动物园的安全问题说开,无论是景区安全问题、生活安全问题乃至社会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不能玩忽懈怠,更不能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敲响警钟。
√②从伤者的行为层面来看,可以认同“对不守规则的反思”这一观点,从女子无视园区规则的行为延伸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乱闯红灯、乱过马路、乱插队、公共场合吸烟、医闹等不守规则的现象,从而警醒人们增强规则意识;√③从网友的议论层面来看,可以针对“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观点展开议论,指出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而不是调侃,更不是恶意中伤。
当然,行文也可以辩证分析,关键是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敬畏规则,不越雷池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社会舆论不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
或是认为游客不遵守景区制度,违规下车,自作自受;或是批评管理部门漏洞百出,难辞其咎;或是认为双方都有疏忽和责任。
猛兽伤人事件并非第一次,该如何防止悲剧再次上演?我认为应该制度与规矩不可忽视和违背。
纵观大部分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都是游客不遵守园区规定,擅自行动造成的。
老虎吃人,世人皆知,为什么还会出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状况呢?游客太“任性”而为了。
公园已经和游客签订协议书,又通过警示和广播一再提醒,动物园方面已经做得相对完善。
对比之下,那位大摇大摆下车的女游客,毫无疑问是触犯规则,而且明知故犯。
女游客把协议和提醒视同儿戏,不以为然。
无视和蔑视规则,终酿恶果。
这充分暴露了公民素质问题。
———正向纵(内)引申现实中存在违规行为的不仅仅是动物园的游客,从历史到今天,从个人到社会,违规现象无处不在。
从行人随意横跨护栏到电动车乱闯红灯,汽车随意变道、动辄逆行的从随意插队到公共场合吸烟,从医生收红包到医闹肆意妄为,对规则的无视早已内化为一种坏习惯。
从运动员违规穿比赛鞋到贪官违法贪污;从生产商生产毒奶粉、毒肉松、毒油条、毒香肠、毒韭菜、黑心月饼,黑馅饺子、硫磺桂圆、激素草莓、甲醛蜜枣等有毒食品到建筑商建造豆腐渣工程。
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到美国擅闯南海、乱布“萨德”、对台军售等霸权行为。
这种违规违法行为不仅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不仅伤害他国,也伤害本国。
规矩面前没有侥幸,一切违规行为迟早要遭到规矩的惩罚。
———正向横(外)引申可是,当游客用生命、健康为其付出代价的同时,野生动物园可免责吗?动物园的做法似乎到位了,但只能成为园方单方规避责任的借口,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理由。
即便园方作了保护,也有可能会误导工作人员,认为出现意外与园区没关系,从而疏于管理。
同时,来动物园的游客也不仅仅是正常的成年人,还有可能是儿童,还有甚至可能是精神病人,他们的行为是不能自控的,他控也很困难。
———反向纵(内)引申频发猛兽伤人事故给人们敲响警钟,折射出游客规则意识淡薄,行业规范与安全保障的欠缺等问题。
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完善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
敬畏规则,正视责任,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
——反引申点评:1、开篇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表明了选择和权衡。
2、然后围绕事件,分别从游客、园区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体现了延展性(向内向外引申)和思辩性。
3、最后回到事件本身,重申观点,强化中心。
首尾照应。
遇事三思莫冲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年轻女性在猛兽区擅自下车,导致其母惨死虎口,自己身受重伤的悲剧。
这起意外发生的可怕性以及背后问题的严重性提醒人们:遇事三思莫冲动,否则后果会惨重。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理性,谨言慎行。
冲动任性,必将受到惩罚。
女子在猛兽区与丈夫口角,擅自下车拉开司机车门。
这种行为正是被魔鬼冲昏了头脑,是不理智的不负责任的举动。
尽管协议在先,但协议能保护你不受伤害的前提是你不能擅自下车。
情绪激动时,忘记了义务和责任,让任性的习惯占据上风,为魔鬼打开潘多拉的瓶子。
因此,学会三思而后行,控制好情绪是一种理性和智慧。
假如女子能够对问题理智分析,也许悲剧不会上演。
现实中,有多少“如果”让事后诸葛亮们假设?难道老虎给你任性机会吗?它用动物的方式警告那些任性胡来者,以此来惩罚冲动者。
——正向纵(内)引申理性智慧,是成熟的标志。
现实中,老虎伤人是偶然,但是还有多少老虎没被关在笼子里?横跨栅栏,不走斑马线、恣意撞红灯、开车随意变道、开车看手机玩微信、游区违反规定执意攀爬乱涂乱画、飞机上的空闹、国外旅游殴打工作人员…….无论是锁事还是大事,不管什么情况,按照自我的意志办事,否则就打就闹。
心智逐渐成熟,阅历不断积累,大爷心态的劣根要抛弃。
遇事三思而后行,杜绝冲动应成为一种处事习惯。
倘若以自己的任性态度变本加厉的彰显,终将酿成大祸,追悔莫及,任性猛于虎。
——正向横(外)引申当然,管理和监管,也必须到位。
对于一些危险地带,景区应规范管理,安全保障措施应齐全,应对机制应健全;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落实责任,在其位应有所作为。
关爱游客,敬畏生命,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反向纵(外)引申理智思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为宝贵的礼物,唯有理智思考,清醒反思,而绝非为所欲为、无理取闹。
不但是责任体现,更是智慧彰显。
因此,遇事三思莫冲动,为人为已有敬畏。
点评:1、开篇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表明了选择和权衡。
2、然后围绕事件,分别从游客、园区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体现了延展性(向内向外引申)和思辩性。
3、最后回到事件本身,重申观点,强化中心。
首尾照应。
2017宁波老虎咬人事件的几篇时评我们同情的不是老虎,而是守规则却吃亏的另一方。
以前就有人说“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人们对规则的漠视”。
而我觉得更加可怕的是,存在着因为漠视规则而获得好处,或者因为遵守规则而代人受过的现象。
01▼大年初二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人伤老虎的事件,致一人一虎死亡。
张某为妻儿购票入园后,与同样逃票的李某,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爬上3米高的围墙,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
然后,张某丧命于虎口,老虎也丧命于枪口。
对于这起老虎咬人事件,我看到很多网友都在同情那只老虎,那条“老虎在抓捕逃票人员过程中因公殉职”的评论,得到多数人的点赞。
说实话,虽然我很为遇难者及其家属感到悲伤,我也很反感在这个时候还幸灾乐祸抖机灵的段子。
但这次的老虎,在我眼里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因为别人破坏规则而被连累的一方。
毕竟老虎的命也是命,它没有越雷池半步,倒是不仅藐视社会规则、还挑战丛林法则的张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结果老虎却因张某的不守规则而被击毙。
再严密的安防措施,再高的围墙,再密的铁丝网,也拦不住不守规矩的人。
我知道咱国人讲究死者为大,知道大哥打工赚钱不容易,这时候说什么都可能被曲解。
但就是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再发生,才必须在这件事上以大见小。
看到有个网友说“同情老虎的人心态有问题“,但我更想说,我们同情的不仅仅是老虎,而是那些遵守规则却吃亏的另一方。
02▼从新闻中抽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别人罔顾规则而蒙受损失的体会并不少见,有些可能细微到自己都不曾发觉。
有次我和一个朋友约好下班吃饭,朋友迟到了,跟我解释原委。
他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他们部门下午本来有个投票,可开会时发现到场人数差1人而无法投票。
领导发飙了,心情差、语气更差地训了在场的同事,下班后还说了半小时。
朋友真委屈:领导教训我们这些守规矩的,没按规定请假的人反而相安无事地躲过一劫。
我也想起大学时有个老师的课出勤率一直保持在低位,她很少点名,常常自顾自地讲课。
有天下大雨,上她课的同学更少了,那天我和同学到教室时裤子湿了半截,班上只有十来个人,老师破天荒地大发雷霆,半堂课都在红着脸、高分贝地教育在场的同学。
真郁闷,难道不应该记下我们的名字,考试时多给我们加几分吗?逃课的同学自由自在地睡觉玩耍,我们冒雨上课的学生反而还被严厉教育,这上哪说理去?03▼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不知道是真实事件还是反讽创作,印象很深刻:一个初中生和一个高中生去找工作,初中生办了假的大学毕业证,高中生则老实应聘。
结果,初中生拿着假证成为管理人员,高中生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多年后,初中生当上了大区经理,高中生依然是个工人。
谎言终被揭穿,初中生就算被解职,也拥有了买房买车的经济实力,而高中生只能维持温饱,还落下职业病。
前几天还听到拆迁的新闻,守规矩的人按照政府的补偿标准搬走了,不守规矩的人,却在得到消息后偷偷摸摸地扩大围墙或再盖一楼,结果比老实人多拿补偿款。
还有种不守规则的逻辑经常出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有医院认识专家熟人,为什么还要挂号?我在交警局有熟人,为什么还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些人碰到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按规矩来,而是利用资源差,破坏规矩来达到目的,而这,损坏了其他大多数按规矩办事的人的利益。
04▼有次坐高铁,听同行的人说他的亲身经历,有人在洗手间吸烟,触发烟雾报警器而高铁停车,严重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这种新闻我也看过不少,动车上吸烟不外乎3种原因:有的乘客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躲在厕所吸烟可能不会被发现;有的乘客对在动车上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小小一根香烟不足以危及动车安全;有的乘客个人法律意识淡薄,觉得被发现了不就是罚点钱了事,又不能把自己怎样。
我有次站在路边等绿灯,那时路上没有车,有一对父子在我旁边,小儿子提醒即将过马路的爸爸说还是红灯呢。
你猜爸爸怎么说,傻儿子,现在又没车,再说不管怎样汽车撞到我都是要负责的。
当时我就被不要脸的他爸震惊了。
我真想把我大学老师那句“车祸目前是人类生命最大的杀手,所以最有效的长寿秘诀就是遵守交通规则”送给他爸。
谁不知道自己插队能节省时间,谁不知道自己抢红灯能比别人快,但是,这种侥幸心理是伴随着害人害己的潜在风险的。
还有在加油站抽烟或打电话的人,在飞机起降期间还日理万机通电话的人,是眼瞎到看不到警告提示?还是耳聋到听不见空姐提醒?有次我们坐的旅游车开进加油站,车上有个正在通话的男乘客说我快进入加油站了,等会再给你打过去,我分分钟对此男路转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身边有个乘客还在肆无忌惮地通话,被人侧目还不爽地小声嘀咕“至于吗?”当然至于了,别把小概率事件不当事儿,郑州的加油站因一司机在站内使用手机引起爆炸这种新闻又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