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与分析§2-1 概述平面连杆机构<全低副机构):若干刚性构件由平面低副联结而成的机构。
优点:(1)低副,面接触,压强小,磨损少。
(2)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
(3)运动多样性,应用广泛。
曲柄滑块机构:转动-移动曲柄摇杆机构:转动-摆动双曲柄机构:转动-转动双摇杆机构:摆动-摆动(4)杆状构件可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工作<机械手)(5)能起增力作用<压力机)缺点:<1)主动件匀速,从动件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大,惯性力大,运动副动反力增加,机械振动,宜于低速。
<2)在某些条件下,设计困难。
§2-2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分类一、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运动学结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1.铰链四杆机构所有运动副全为回转副的四杆机构。
BC-连杆AB、CD-连架杆连架杆:整周回转-曲柄往复摆动-摇杆2.三种基本型式(1)曲柄摇杆机构定义:两连架杆一为曲柄,另一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
特点:、 0~360°, 、<360°应用:鳄式破碎机缝纫机踏板机构揉面机(2)双曲柄机构定义:两连架杆均作整周转动的铰链四杆机构。
由来:将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固定为机架而得。
应用特例:双平行四边形机构<P35),天平反平行四边形机构<P45)绘图机构(3)双摇杆机构定义:两连架杆均作往复摆动的铰链四杆机构。
由来:将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固定为机架而得。
应用:翻台机构,夹具,手动冲床飞机起落架,鹤式起重机二.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整转副和曲柄存在的条件上述机构中,有些机构有曲柄,有些没有曲柄。
机构有无曲柄,不是唯一地由取哪个构件为机架决定,机构有曲柄的首要条件是:机构中各构件长度间应满足一定的尺寸关系,该条件是首要条件。
然后,再看以哪个构件作为机架。
下面讨论机构中各构件长度间应满足的尺寸关系。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曲柄摇杆机构考察BD间距离:fmax=B’D=d+a, fmin=B’’D=d-a△BCD中:b+c≥f (b+c≥fmax>,b+c≥a+d (1>b+f≥c (b+fmin≥c> b+d-a≥c, b+d≥a+c (2>c+f≥b (c+fmin≥b> c+d-a≥b, c+d≥a+b (3>(1>+ (2> a≤b, (1>+ (3> a≤c, (2>+ (3> a≤d有曲柄条件:<a)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构件长度之和。
<b)曲柄或机架为最短构件。
结论:条件<a)满足i > 最短构件为连架杆,曲柄摇杆机构。
ii> 最短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
iii> 最短构件为连杆,双摇杆机构。
条件<a)不满足,只能是双摇杆机构。
例: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L BC =50 mm ,L CD =35 mmL AD =30 mm ,AD 为机架。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L AB 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AB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数值。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与演化变换机架曲柄摇杆机构-固定另一最短构件的相邻构件为机架→曲柄摇杆机构固定最短构件为机架→双曲柄机构固定最短构件的对边构件为机架→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移动导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偏心泵)扩大回转副曲柄滑块机构→偏心轮机构转动化为移动副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滑块导杆互换变换运动副位置四.平面多杆机构在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型式基础上,通过添加杆组得到。
牛头刨床机构,插床机构,插齿机,内燃机§2-2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运动分析一、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1) 行程速比系数C 1D -左极限,C 2D -右极限,θ-极位夹角: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对应曲柄轴线间所夹锐角。
Φ1=180°+θ摇杆:C 1→C 2,工作行程所用时间为t 1,C 点平均速度为V 1。
Φ2=180°-θ摇杆:C 2→C 1,空回行程所用时间为t 2,C 点平均速度为V 2。
Φ1>Φ2 (ω=常数>,故t 1>t 2,V 2>V 1,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为表征机构的急回特征,引入行程速比系数K 。
2)压力角与传动角P -连杆BC 对摇杆的作用力Pt -P 沿C 点速度方向的分力Pn -P 沿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力α-压力角曲柄摇杆机构α定义:力的作用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绝对速度方向间夹角。
γ-传动角,α+γ=90°<互为余角)Pn=Psinα,α↓,Pn↓,运动副中压力↓Pt=Psinγ,γ↑,Pt↑,传动有利为使机构有良好的传力性能,希望最小传动角γmin不要太小。
要求:γmin≥[γ]一般机械[γ]=40°,高速大功率机Array械 [γ]=50°最小传动角γmin的确定:由图知,γ=δ,δmin=γmin1,要使δ最小,须BD最短,故γmin1的机构位置出现在B点位于AD连线上。
γmin还可能出现在B点位于B’的机构位置,此时,γ=180°-δ,γmin2=180°-δmax,故γmin=min<γmin1,γmin2)例:标压力角及传动角<1)偏置曲柄滑块机构<2)摆动导杆机构<牛头刨床机构)<3)摆动油缸机构总结:α、γ的标注<1)由α的定义,先标压力角。
<2)γ=90°-α,后标传动角。
<3)力P夹在α+γ=90°的两射线中。
<P分90°为α、γ)3)机构的死点力对从动件回转中心不产生力矩而顶死,使机构处于静止状态的机构位置。
即γ=0,α=90°的机构位置。
克服死点的方法:(1)利用多套机构将错开;<火车前轮驱动)(2)利用惯性,越过死点;<装飞轮)(3)限制摇杆摆角。
<双摇杆机构)死点的用:(1)飞机起落架 <2)快速夹具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1)瞬心的定义:瞬心是作相对运动两刚体的瞬时等速重合点,若瞬心的速度为零,称绝对瞬心,若不为零,称相对瞬心。
<2)瞬心的数目式中:K-构件数 N-瞬心数<3)瞬心的求法a>直接观察法<I)两构件直接与回转副相连,铰链中心即为瞬心。
<II)构件2相对于构件1作平面运动,其瞬心在V A2A1和V B2B1垂线的交点上。
<III)两构件以直移副相连,瞬心在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
<IV)两构件构成高副,瞬心在位于接触点C的公法线n-n上,当两构件作纯滚,C点即为瞬心。
b>三心定理法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证:①有三个瞬心②位于同一直线<反证法)瞬心P 12、P 13为已知,设连线外任意点S 为瞬心P 23,则有:即:因:P 12为瞬心,,P 13为瞬心,但由图知:,故: 结论:瞬心P 23不能在连线外任意点S ,只能在P 12、P 13连线上。
<3)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例1:凸轮机构,求各瞬心及V 2。
例2:四杆机构,知各杆长及ω1,求各瞬心及ω3。
三心定理推广<图解)例3:曲柄滑块机构,知各杆长及ω1,求各瞬心及V C 。
例4:齿轮连杆机构,三个齿轮节圆作纯滚,由P 13求轮1与轮3角速度比ω1/ω3。
<4)瞬心法的优缺点优点:作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方便、直观。
缺点:对复杂机构不易很快求得瞬心,且不能作机构加速度分析。
2、相对运动图解法<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加速度求法<刚体的平面运动) 基本原理: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可看成此刚体随基点<运动已知点)的平动<牵连运动)和绕基点的转动<相对运动)的合成。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机构位置、各构件长度及曲柄1的角速度ω1和角加速度ε1,求连杆2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ε2和E点C点的速度、加速度Vc、ac、V E、a E及ω3、ε3。
解:1.选机构比例尺μL绘出该位置机构运动简图2.速度分析***** 3.加速度分析讨论:1.任意点的绝对向量都从极点指向该点,并表示同名点的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2.连接极点以外任意两点间的向量都表示相对量,其指向与相对速度或相对加速度角标相反,如表示、表示。
3.极点ρ或π表示构件上速度<加速度)为0的点。
极点ρ或π即为构件上绝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瞬心。
通常ρ、π不重合。
4.由于牵连运动为平动,ω、ε为绝对角速度和绝对角加速度角。
5.机构只有一个原动件时,其ω1的大小只影响图形比例尺,不影响速度图形的形状。
当ε1=0,也不影响加速度图形的形状。
6.相似原理:构件BCE和图形bce及b’c’e’相似,且字母顺序相同。
称图形bce为构件BCE的速度影像图形b’c’e’为构件BCE的加速度影像用处:已知同一构件上不同两点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利用相似原理作相似图形且字母顺序一致,可直接求出该构件上第3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
注1.相似原理仅适用于同一构件上的不同点,而不适用于不同构件上的点。
2.速度多边形用小写字母,加速度多边形用小写字母加“’”、“’’”表示,机构用大写字母表示。
<2)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重合点的速度、加速度求法<点的复合运动)基本原理:点的绝对运动是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
机构如图示,已知机构位置、各构件长度及曲柄速度ω,求构件3的ω3和ε3。
11.速度多边形,求ω3大小?ω1L AB ?方向⊥BC ⊥AB //导路BC2.加速度多边形,求ε3大小??方向 B→C ⊥BC B→A ⊥BC //导路BC科氏加速度-大小:,-牵连角速度方向:沿转90度产生条件:牵连运动为转动,相对运动为移动。
例1:机构如图示,现已作出部份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在已给的多边形及机构图上求:1)构件1、2、3上速度为Vx的点X1、X2、X3;2)构件2上加速度为0的点Q的位置,并求V Q;3)构件2上速度为0的点I的位置,并求a I;解3)构件2上速度为0的点I的位置,并求a I;例2:分析图示机构求、的思路求解步骤:V B =L AB ω1已知 B → C→ E↓↓F 3→ F 5<F4)求C 点:第1类基本原理:求E 、F 3点,相似原理:由B 、C 点,求E 点;由C 、D 点,求F 3点; 求F 5<F 4)点:第1类、2类基本原理综合应用。
大小 ?∨?∨??方向 ?∨⊥FE ∨ //导路 ?例3:机构如图示,求C 3点速度<扩大构件法)3)机构运动分析解读法(课程设计讨论><1)回路法; <2)计算机模块化法§2-4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综合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1.实现刚体给定位置的设计<刚体引导)双摇杆机构<翻台机构)2. 实现预期运动规律正弦机构<函数发生器)急回运动:摆动导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应用:插床机构、牛头刨床机构3. 实现预定轨迹曲柄摇杆机构<搅拌机)鹤式起重机连杆曲线研究1.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已知连杆长度、连杆二个或三个位置,求两连架杆长度和机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