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ppt

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介绍.ppt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 介绍
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2007年12月
目录
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 二、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五、普查经费 六、普查资料的管理与使用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 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落实国家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减少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的任务,国务院已于2006年10月17日印发 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 通知》(国发[2006]36号),决定于2008年初 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3)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 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 造条件。
4)提高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 的管理能力,健全各级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环境 监督和执法体系。
5)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 意识。
二、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
1980年开始建立环境统计制度 1985年首次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第一次摸清了全
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 1989年和1996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
“九五”期间开始将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情 况纳入统计范围。 以此为基础,我国开展了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为主,科学估算为辅的年度环境统计工作,并会同 有关部门每年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统计年报。
环境质量; 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普查目的—具体目标
1)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 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 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费用等情况;
2)建立国家与地方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 信息数据库,
普查范围-农业源
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 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棉、麻 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 展农药和化肥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以人工养殖为主,主要是 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淡水及近海滩涂养殖场, 展开污染调查。
种植业普查分区
普查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 染呈增加趋势。有关城市“三产”污染底数和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需要进一步摸清。农业面源 污染日益凸现,农村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核技术利用等 活动也产生放射性污染;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也成为 重要的环境污染源。
农村生活源调查
太湖流域 巢湖流域 滇池流域 三峡库区 主要调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情况
普查范围-生活源
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 务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 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等经营 单位,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 民用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复合型和综合性的特点。但 在很多方面统计工作尚未开展,还无法提供比较全 面的数据,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的底数不清。
普查目的
了解污染源数据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污染控制、 环境规划以及环境监察等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 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
11个重污染行业名单
造纸及纸制品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纺织业 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石油加工、工业
16个重点行业名单
饮料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金属制品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普查范围-工业源
重点污染源范围:(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 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企业;(2)11个重污染行业中的所 有企业;(3)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除11个 重污染行业外,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 放总量1%以上的行业 ) 。这类污染源进行详细调查
一般污染源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 业。这类企业数量多,大部分规模小、污染物排放 总量少、企业填报能力差。这类污染源进行简要调 查
一、普查背景与普查目的
1997~1998年全国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源调查工作; 2002、2004年全国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部分省市开展了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放射性环境现
状调查。推动全国辐射环境监管工作。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 号)》,2004年我国有工业企业145.1万家,但纳 入环境统计重点调查的企业只有8万家。
东北半湿润平原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 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 南方湿润平原区 北方高原山地区 南方山地丘陵区 主要普查农药、化肥、农膜使用、污染情况
畜牧养殖业普查分区
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南区 西北区 主要普查污水、粪便污染情况
水产养殖业普查分区
北部区 中部区 南部区 黄渤海区 东海区 南海区 主要普查饵料、鱼药污染情况
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
普查对象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 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流动污染源不作为此次普查对象 工业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 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 ; 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 业; 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 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 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