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 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 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 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 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强调作者身处背景: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一:
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问题二:
这三首诗是在哪个季节作的诗?
万里悲 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 独登台
独在异 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 倍思亲
无边落 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
还有哪些诗歌寄托重阳之情?
背诵以上三首诗
下期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第一步:学习诗歌的背景
作者背景 时代背景 人文背景
强调时代背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首诗中,那几句表达出在重阳节之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首诗中,那几句表达出思念之情?
重阳节主题诗歌班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过故人庄》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 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 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 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 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 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 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 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 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强调人文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 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 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 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