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社会思品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二)新目标新征程 我们伟大祖国走过了66个年头,已实施了十二个五年计划,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当前,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和“四个全面”战略为指导思想,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刚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
集团作战
③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④有人看到了坦克、潜艇、
航母作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导致下表1921—
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2 分) (3)祖国66年的发展历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至少说出两个)?(4 分) 材料二:
为总结“十二五”、迎接“十三五”,某初级中学开展了以“话成 就,话发展,迎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中,该校九年级 (1)班的同学采取多种方式获取资料,设计制作了一张展板。下面是 展板的部分内容:
(一)吃的变迁 给啥吃啥 有啥吃啥 想啥吃啥 缺啥吃啥 (4)【我思考】吃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 平的大幅提高。这种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途径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观点与“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相一致的是( ▲ )
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权利
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③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斯福新政
1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北京学生作为先锋队举行抗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提出“外争国权、内
惩国贼”口号
16、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②陈独秀参加会议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可以这么说,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5)【我分析】为什么说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6 分) (6)【我践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绝不是以牺牲资源环境、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 价的发展。从现在开始,你打算怎样为上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分)
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 ▲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
④坚持以非公有制为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自从2012年我国新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把PM2.5(细颗
粒物)和臭氧(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已成为惯例。
这一做法( ▲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66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当今 之中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 力。改革开放,从根本上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 业。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我党哪次会议后开始的?(2 分) (2)新中国66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通过哪些途径可收集祖国巨 变的资料?
24、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 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 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 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 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 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 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 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 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 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 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 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
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国民党元老之子、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认为:“国共两 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北伐战争的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4分)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 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分)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2、国情是制定政策的依据,只有立足国情,才能制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
政策。我国
当前最基本的国情是( ▲ )
A.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5年嘉兴市要实施10项实事项目,其中有市民关心的就业、住
房、环保、文体、医疗、交通、治安等民生热点。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在我国,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D.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④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
20世纪20年
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建立
18、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八年艰苦斗争。
(4)从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角度,分别说明材料四中 观点的正确性。(6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社会·思品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答案请填入下面表格,每题2分,共 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①③④
9、根据图框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指( ▲ )
A.德国、奥匈帝国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 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B. 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
D.英国、俄国
10、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②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生命健康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西藏民主改革5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②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
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持
④自治区参照香港享有高度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14、1932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力说:“如果你能唱
出一支使人
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事实上医治“使人们忘记
经济萧条”的
“良方”是( ▲ )
A.新经济政策 B. 马歇尔计划 C.反危机措施 D.罗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足统筹兼顾。据此回答7—8 题。
7、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时,要着重抓住发展生产
力这一关键。这是因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 )
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②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 解决我国所有社会矛盾的唯一方法 ④ 不断增强பைடு நூலகம்合国力,提
22、(12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全面实 施,加快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才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 国迈进的步伐,为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哪一发展战略?(2分) (2)简述我国要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理由。(4 分)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展科技与振兴教育的关系。(4分) (4)作为一名积极上进的青少年,你准备怎样参与实施这一战略?(2 分)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 普特)
23. 13
34. 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