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教案-第四讲 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教案-第四讲 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特征。
教具、电教器材及其他
1、PPT课件;
2、视频、音频资料。
课外
作业
运用雨课堂为学生推送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创新思维的亮点
课后
记录
年月日
第四讲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一、导入课程
上节课学习了创新意识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创新的含义和类型,掌握了创新的内涵,并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创新的理解,运用我们的创新意识来展开创新思维的学习。
2)案例分析:“迪梅普莱的妙想”
(3)权威型思维障
1)含义解析:权威型思维障碍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言行的一种不自觉的认同和盲从。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专业技能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2)柏拉图名言解析
(4)从众型思维障碍
1)含义解析:从众思维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思维倾向。
2)案例分析:“物理学家福尔顿的创新失误”
(5)书本型思维障碍
1)含义解析:书本型思维障碍是指由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相信而不能突破和创新的思维模式。
2)温伯格名言解析
(6)经验型思维障碍
1)含义解析:经验型思维障碍是指在现实中,当长期处于某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人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一种判断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固定倾向。
2.创新思维障碍的类型
(1)习惯型思维障碍
1)含义解析:习惯型思维就是在特定的环境里,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中,经过长期的、重复的、特定的、强化性的训练所形成的思维习惯。
2)案例分析:“蜜蜂和苍蝇的囚室表现”
(2)直线型思维障碍
1)含义解析:直线型思维是一种单维定向的,视野局限、思路狭窄、缺乏辩证性的思维方式。
2)案例分析:“毛驴过河”
四、本节课总结
五、拓?
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任课教师授课顺序:第四讲
周次
第周
第周
第周
第周
第周
日期
星期第节
星期第节
星期第节
星期第节
星期第节
班级
课题
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内涵,熟悉创新思维特征,掌握创新思维障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使其初步具备创新思维意识。
(二)掌握思维及创新思维知识
1.思维
以图3-1井盖图示为例,总结“思维”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就身边案例分析回答对“思维”概念的理解。
2.创新思维
(1)案例分析
(2)通过PPT授课,理论要点对比讲授。
概念核心:创造出新事物、新方法的思维方式。
3.创新思维的特征
(1)对传统的突破性(“亚默尔的成功之路”)
组织教学包括复习旧课、讲解新课、时间分配等各教学环节
1、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抽查学生们对于理论概念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2、案例导入新课,重点引入创新思维的概念;
3、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重点内容及课堂活动85分钟;本节课总结:5分钟。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创新思维的过程。
二、本节课概况
(一)案例导入:“余额宝”的突破性创新。
(二)掌握思维及创新思维知识:1.思维;2.创新思维;3.创新思维特征;创新思维的模式。
(三)创新思维障碍。
三、本节课内容
(一)案例导入
“余额宝”的突破性创新
案例亮点:“余额宝”的推出是数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一次互联网思维与政策内突围相结合的具有想象力和可操作性的创新。
(2)思路上的新颖性
(3)程序上的非逻辑性(“爱迪生确定鱼类形状”)
(4)视角上的灵活性
(5)内容上的综合性
4.创新思维的模式
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
(三)创新思维障碍
1.创新思维障碍的概念
人的大脑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就不由自主地还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我们称之为“思维惯性”。多次以这种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就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思维模式,称之为“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合起来,称为“创新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