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材料的光学性能

第五章——材料的光学性能


自然光 n1 n2 (各向异 性媒质)
i
io
o光
ie e光
• 惠更斯:在各向异性的晶体中,子波源会同时发出o光、e 光两种子波 o光的子波:各方向传播的速度相同为v0,点波源波面为 球面,振动方向始终垂直其主平面 e光的子波,各方向传播的速度不同 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速度与o光的速度相同,为v0; 在垂直光轴方向上的速度与o光的速度相差最大,记为ve ,其相应的折射率为ne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1
• 构成材料元素的离子半径 Maxwell电磁波理论认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
真空 c (n ) 材料

c
c:真空中光速;ε:介质介电常数;μ:介质磁导率
n

对于无机材料电介质, μ≈1
n
c
• 本质:材料的电磁结构在光波电磁场作用下的极化性 质或介电特性
• 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包含电子从一种能态转变到另一 种能态的过程
材料的原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可将较低能级上的 电子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去,电子发生的能级变化∆E与 电磁波频率有关 ∆E=hν
受激电子不可能无限长时间地保持。在激发状态,经 过一个短时期后,它又会衰变回基态,同时发射出电 磁波,即自发辐射
材料的折射率
• 材料的折射率反映了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速度 光密介质:在折射率大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慢 光疏介质:在折射率小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快 介质的n总是大于1的正数 如,空气 n=1.0003;固体氧化物n=1.3~2.7;硅酸盐玻 璃n=1.5~1.9 折射率与两种介质的性质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 • 材料的折射率从本质上讲,反映了材料的电磁结构( 对非铁磁介质主要是电结构)在光波作用下的极化性 质或介电特性
• 红外吸收光谱 研究离子间的弹性振动
1 1 2 ( ) MC M S
2
• 紫外吸收光谱 研究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紫外可见光谱——禁带宽度
• 作(ahν)1/2或(ahν)2-hν(eV)曲线,取线性部分 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 • 从吸收峰起峰处算起,1240除以起峰波长 (近似)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3
• 材料所受的内应力 有内应力的透明材料,垂直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n 大,平行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n小
• 同质异构体 在同质异构材料中,高温时的晶型折射率n较低, 低温时存在的晶型折射率n较高 石英玻璃 n=1.46 ;石英晶体 n=1.55 高温时,鳞石英 n=1.47 ;方石英 n=1.49 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 n=1.51
当光的波长约等于散射质点的直径时,出现散射的峰值
当d<λ时,则随着d的增加, αS随之增大;当d>λ时, 则随着d的增加,αS反而减小,当d=λ时,αS达最大值
• 散射系数:可以认为散射系数正比于散射质点的投影 面积 S KNR 2
N:单位体积内的散射质点数; R:散射质点的平均半径; K:散射因素,取决于基体与质点的相对折射率
5.1 材料的透光性
可见光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光色 波长(nm)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14

橙 黄
760~622
622~597 597~577
绿
青 兰 紫
577~492
492~470 470~455 455~400
3.9 ~ 4.8 10 4.8 ~ 5.0 1014 5.0 ~ 5.4 1014 5.4 ~ 6.11014 14 6.1 ~ 6.4 10 6.4 ~ 6.6 1014 14 6.6 ~ 7.5 10
dI dx I I 0 e x I
α: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 ),单位为cm-1 ,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 光的波长,与光强无关 • Lambert-Beer 定律
光吸收与波长的关系
• 可见光区:金属和半导体的吸收 • 紫外光区:光子能量达到禁带宽度,电子就会吸收光子能 量从满带跃迁到导带
• 假设散射介质为球体,且d<1/3λ,散射系数:
32 R V n 1 S 4 2 n 2
光子晶体?负折射率?
• 光子晶体 晶体内部:原子周期性排列→周期势场→运动的电子受到 周期势场的布拉格散射,从而形成能带结构→带隙→控制 电子的运动 光子晶体:光的折射率指数的周期性变化→光带隙结构→ 控制光在光子晶体中的运动 • 负折射率超材料( Negative index metamaterials)
均匀吸收和选择吸收
• 除了真空,没有一种物质对所有波长的电磁波都是绝 对透明的 • 均匀吸收 在可见光范围对各种波长的吸收程度相同 普通玻璃对可见光是透明的,但是对红外线、紫外线 都有强烈的吸收,是不透明的 石英对所有可见光几乎都透明的,在紫外波段也有很 好的透光性能,且吸收系数不变 • 选择吸收 对某一波长吸收系数大 在3.5~5.0μm的红外光,石英表现为强烈吸收
5.1.3 光透过固体的现象
• • • • • 反射(能量的变化) 折射(光速的变化) 吸收(能量的变化) 散射(能量的变化) 透过(能量)
界面1 ② ③ I1
界面2
① 界面1反射 ② 吸收
I0

④ பைடு நூலகம்2
③ 散射
I
④ 界面2反射 透射+吸收+反射+散射
0 A R
2
介质2
其中m:反射系数;1-m:透射系数
n1、n2相差很大:反射多 n1≈n2:几乎没有反射损失
介质1 1次透射光 2次透射光
• 假如:一块玻璃,n=1.5,m=0.04,则透过玻璃的 光能为多少?
2 W透 ( 1- 0.04 ) 0.922
• 若连续透过x块平板玻璃,则透过玻璃的光能为多 少?
《材料物理》 第五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理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李煜璟
光 的 现 象
光 的 微 粒 说
(牛顿)
光 的 波 动 说
(胡克, 惠更斯)
光 的 电 磁 说
(麦克 斯韦)
光 的 波 粒 二 象 性
(普朗克, 爱因斯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电磁波谱 光谱
提纲
• • • • 材料的透光性 激光与发光材料 光的传输与光线材料 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材料的极化
• 介质的极化 “拖住”了电磁波的步伐,使其传播速度变得比真空 中慢 • 材料的极化性质 与构成材料的原子的原子量、电子分布情况、化学性 质等微观因素有关 这些微观因素通过宏观量介电常数影响光在材料中的 传播速度
当离子半径增大时,其ε增大,因而n也增大 可以用大离子物质得到高n的材料,如nPbS=3.912,用小离 子物质得到低n的材料,如nSiCl4=1.412
双折射是非均质晶体的特性,这类晶体的所有光学性 能都和双折射有关
• 方解石(CaCO3,六方晶系)
双折射现象
• 两种折射率 平行于入射面的光线的折射率,称为常光折射率n0 不论入射光的入射角如何变化,n0始终为一常数,因 而常光折射率严格服从折射定律 另一条与之垂直的光线所构成的折射率,则随入射线 方向的改变而变化,称为非常光折射率ne 不遵守折射定律,随入射光的方向而变化 当光沿晶体光轴方向入射时,只有n0存在,与光轴方 向垂直入射时,ne达最大值,此值是材料的特性 沿晶体密堆积程度较大的方向ne较大
5.1.4光的反射和折射
• 折射 当光从真空进入较致密的材料时,其速度降低。光在 真空和材料中的速度之比即为材料的折射率 真空 c n 材料 光从材料1,通过界面传入材料2时,与界面法向所形 成的入射角θi,折射角θr与两种材料的折射率n1和n2有 下述关系 sin i n2 v1 n21 sin r n1 v2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2
• 材料的结构、晶型和非晶态 对非晶态和立方晶体等各向同性材料,当光通过时, 光速不因传播方向改变而变化,材料只有一个折射率 ,称为均质介质 除立方晶体以外的其他晶型,都是非均质介质 • 光进入非均质介质时 分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等的两个波,它 们分别构成两条折射光线,这个现象称为双折射
5.1.6 光的散射
• 光的散射 光波遇到不均匀结构产生的次级波,与主波方向不一 致,与主波合成出现干涉现象,使光偏离原来的方向 ,从而引起散射 • 对于相分布均匀的材料,由于散射而引起强度减弱的 规律与吸收规律具有相同的形式 I I 0e sl αS:散射系数,与散射质点的大小、数量以及散射质 点与基体的相对折射率等因素有关
E g h h c


hc Eg
• 红外光区:离子的弹性振 动与光子辐射发生谐振消 耗能量 • 要使谐振点波长尽可能远 离可见光区,即吸收峰的 频率尽可能小,则需选择 较小的材料热振频率
2 2 (
1 1 ) Mc Ma
β:与力有关的常数,由离子间结合力决定 Mc和Ma:阳离子和阴离子质量
光轴
O光
· · v t · · · · · · · · · · · · · · · · · · · · ··
o
光轴 vot
vet e光
正晶体、负晶体
• 正晶体: ne> no • 负晶体: ne< no
光轴
vet
光轴
vot
vot
子波源


vet
子波源
正晶体 (vo > ve)
负晶体 (vo < ve )
660
610 570
540
480 460 430
人眼最为敏感的光是黄绿光,即555nm附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