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酒店机电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关于酒店机电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关于酒店机电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一、设计原则1、客房区客房区的机电系统设计原则,总结为:其一,最大化的保证在必须对机电系统进行维护时,将对客人的打扰降到最低;其二,最大化的保证客人对供电、供水、供空调的舒适差异性的需求。

上述两点原则的绝对性,随着酒店星级的提高而提高。

这两项原则,决定了客房层机电系统机房及管井的位置选取、管道阀门的设置、检修口的设置、水管道管路敷设走向等多方面的设计要点。

比如,我们要求竖向喷淋管道在各楼层的水平分支管道上所安装的阀门,必须设计在核心筒的管道井内。

如果设置在走廊天花上,一旦需要检修,会造成工程部人员占用走廊空间而打扰客人.2、公共区对于公共区,一般包括大堂、大堂吧、全日餐厅、特色餐厅、中餐厅、西餐厅、宴会厅、会议区、康体健身及游泳池、SPA等区域。

每个区域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及运营特点。

比如宴会厅,经常会等分划出三个区域,以便分别或整体使用。

同时,宴会厅的三个区域入口处一般会设置小型的茶水配餐间。

宴会厅外为宴会前厅,一般在茶歇时备有茶点轻餐。

了解这些,机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要考虑为宴会厅设置三套独立的空调系统。

而宴会厅前厅绝不是按简单的走廊考虑人员密度,会议间歇可能至少有80%的参会人员集中在宴会前厅停留20~30分钟的时间。

再比如,由于宴会厅三个区域可能分别使用,在分割上自然形成了三个防烟分区。

往往设计中采用一路排烟管道跨接横穿三个防火分区的方法,会导致串声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餐厅厨房。

各类型餐厅一般均有独立厨房,有些餐厅合用厨房。

一方面,在运营上要区分后勤区的粗加工中央厨房与公共区的各个餐厅厨房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区分后厨及明厨的关系,这些涉及到空调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问题。

公共区的机电系统设计原则,总结为:其一,最大化的保障各个区域的可独立运行;其二,最大化地避免将为某一区域服务的管路系统,敷设在另外的功能区域内。

3、后勤区对于后勤区,一般包括卸货平台、粗加工、员工厨房、员工餐厅;员工更衣、员工淋浴、洗衣房及收发;员工入口、员工制服、员工办公区;工程部区域;核心机房区域等。

而粗加工区域,又包含了干湿垃圾房、裱花房、蛋糕房、红酒库、调料库、面点间、各类型冷库设施等等。

后勤区域,在运营上会尽量考虑流线的独立而避免交叉。

比如在货物流线上,避免净污交叉;从人流上,避免餐饮部的正常配送,同客房部的衣物配送、工程部的设备维护巡检流线等交叉。

机电设计需根据这些流线布置、各功能房间的具体用途,合理的考虑机电用房的安排,管路系统及气流组织的考虑等事项。

二、关于设计标准一般五星级酒店管理公司,大多都有自己的机电设计标准以适应其品牌特性。

其酒店设计标准的表述和关注的内容,往往均从运营的角度提出机电设计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和国家规范标准是有区别的。

举一个例子,一些酒店标准明确提出在酒店主入口落客区附近,在考虑小市政设计时避免设置外线检查井,尤其是污水井、雨水井等。

其考虑的重点是避免工程部人员进行正常检修及维护时对客人的落客产生干扰。

再比如,对于客房层闭路监控的摄像头,在考虑符合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酒店设计标准还经常提出在布置上需考虑对客人隐私的保障以及避免产生不适的感觉。

从原则上,我们总结大多酒店机电标准,均需遵从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原则。

安全性,不仅仅是对系统安全性运行的要求,还包括了可以安全施工、安全维护的内涵,从而达到对整个楼宇、客人以及酒店员工的保护。

可靠性,主要考虑在可接受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出现时,机电系统仍能在一定规定范围内运行的可靠性,以确保酒店的正常营业。

比如2008年南方雪灾,造成大面积区域性供电线路损坏,而一些高可靠性的国际五星级酒店仍具备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这就是可靠性备灾性的体现。

从可持续性上来说,主要需要考虑酒店机电系统的技术先进性。

从内容上,在机电系统详细的标准定义上,一般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机电空间布局的要求。

机电空间主要包含了机电用房、管道井等。

比如大多酒店标准,明确提出空调机组不允许吊装,必须设置在空调机房内;比如对于大型制冷机组等设备,其机房的布局需要避免设置在有明确噪声要求的周边或上下。

2. 对于核心系统,包括制冷站、锅炉房、生活给水设施、变压器等,均有备用率的要求。

在分析备用率采用时,需要详细考虑项目大市政环境、运营特点、能源供给状态等,详细进行分析;3. 对于各个功能区的机电特性要求。

包括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空气换气次数、新风量指标、允许采用的空气系统形式、供水温度、噪声要求等等;4. 对于各个功能区的机电点位,尤其是强电及弱电点位,需有明确要求。

比如在前台接待设置的强电插座数量及位置、网络接入口数量及位置、监控摄像头数量及位置及其覆盖角度等;再比如对于不同类型客房的卧室及卫生间内的插座、网络、开关等等。

所有这些,均是以围绕酒店经营状态下的运营要求及客人适用要求而考虑的标准,往往是酒店标准中的重中之重。

三、酒店机电空间的考虑机电空间,指的是所有需要占用建筑面积的机电用房、管道井、电梯井道等等。

在分类上,可以大体分为:1. 中央机房。

包括制冷站、锅炉房、换热站、冷热生活给水机房、中水处理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水池及泵房、消防控制中心及各类弱电机房等;2. 次要机房。

包括空调机房、风机房、隔油间、电梯机房、气体灭火气瓶间、游泳池设备机房等等;3. 管道竖井、管道夹层、设备层等;4. 运行和维护机电设备所必需的通道、值班室以及控制室等;在考虑机电空间的整体规划上,很多酒店由于前期设计考虑不全而带来诸多问题。

从整个工程管理的角度,由于机电空间涉及到占用建筑面积,故而如考虑不周,会带来对建筑平面及结构的影响,且如结构已开展施工甚至封顶,则会产生项目的硬伤。

在机电空间的考虑上,需注意以下几点:1、物业划分的问题所有机电用房,务必位于酒店的物理管理区域之内。

本项目庞大,涉及到公寓、酒店、办公、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

建议在前期方案阶段,首先需要明确各个业态的物理界面,即未来酒店管理公司所管理的物业范围,包括停车位等,以避免为酒店服务的机房位于其他管理管理业态内。

这么考虑的原则,是以运营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及避免未来酒店运营的工程部团队在维护设备时需穿越至其他物业团队的区域。

同理,亦要避免其他物业的机电用房,位于酒店的物业管理区域之内。

诚然,上述要求结合一些项目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易实现,所以一些酒店公司标准也提出了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必须设置避免他人进入的安全措施,以及有酒店工程人员可以随时方便进出的通道。

这也侧面反映出关于机电用房必须设置于酒店管理的物理范围之内的运营考虑。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餐厅厨房。

各类型餐厅一般均有独立厨房,有些餐厅合用厨房。

一方面,在运营上要区分后勤区的粗加工中央厨房与公共区的各个餐厅厨房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区分后厨及明厨的关系,这些涉及到空调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问题。

2、核心机房的布置考虑及设备运输:核心机房的地位,相当于整个酒店的能源中心。

一般来讲,这些机房均会设置在地下层的后勤区域。

在整体布局上,一方面,要统一考虑后勤区流线问题。

从经验上,可考虑在有条件且符合设计规范时,尽量使这些制冷、供热、供水以及供电的中央机房尽量集中且靠近工程部办公室。

这样,有利于工程部人员用最短的路线实现日常维护管理,并最大化地确保和其他的物流、餐饮等流线产生交叉。

这就需要机电各个专业紧密配合综合考虑布局,并与建筑师沟通。

很多项目经常出现后勤区流线混乱的问题,从机电角度的原因,就是各个专业不沟通,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单一考虑我们常规所说的“中央机房位于负荷中心”的原则。

另外,这些中央机房内部均为较大型设备,如制冷机组、柴油发电机组以及锅炉房等。

机房集中,有利于统一考虑设备运输问题。

在考虑设备运输时,既要考虑一次运输,又要考虑未来运营期间设备更换的二次运输。

由此,吊装口的设置位置以及运输路线的分析,是酒店前期方案设计就要详细考虑的内容。

一般我们建议两条原则:其一尽量采用垂直吊装,避免过长的水平运输路线;其二,宜将吊装孔设置在室外。

3、机房的面积确定所有机电用房的面积,除遵从国家设计规范外,均以确定型号的设备可方便、安全的运行、维护、检修以及更换为原则。

是否方便检修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安全地通过,是否方便设备拆卸时所必需使用的大型工具、是否有设备拆除更换时的临时的堆放场所等,均应是设计时在考虑机房面积时考量的尺度。

尤其对于一些大口径管道,安装的阀门手柄首轮的尺寸都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如果设计时不考虑这些细节,一个阀门就足以堵塞住整个维护通道。

4、机房的排水需要强调的一点,凡是涉及到水管道的机房,包括设备转换层等,均需考虑有效的排水设施,做好防水工程。

目前许多设计习惯仅留地漏排水,而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对这一点要求很高。

一般在设计上需避免无组织排水,而必须采用排水沟排水的方式。

这样,在运营时,一方面有利于机房的卫生性、维护便利性;另外一方面,最大化的避免无组织排水潜在的对下层的渗水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案例,酒店在开业运行中,上层的机房由于防水工程施工不合格而渗水,损坏了下层的精装吊顶。

如果采用排水沟排水的方式,结构上一种做法是往上做垫层;另一种就是往下做降板。

第一种方法往往不建议,这样会导致室内地坪会产生高差。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这一点在机电空间上的考虑如果不周全,后期改造起来由于涉及结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5、空调机房及风机房:空调机房亦或风机房,属于相对面积占用较小,但非常分散且数量较多的机房。

国内设计习惯,往往为了节约建筑面积而将其吊装;如果由于吊顶空间的限制,则又以大化小。

这样会带来几类问题存在:1. 吊顶上设置设备且分散,酒店运营期间日常维护量大,且导致维护人员经常出现在客人容易集中的区域;2. 吊顶上设备过多,将留有过多检修口,非常影响酒店精装效果3. 风机噪声问题难解决6、机电管井:机电管井占用建筑空间较为分散。

在处理机电管井的问题上,总的原则是考虑如何尽力避免检修时对客人的干扰,需从如下方面疏漏:1. 由于机电各专业不沟通,导致机电管井不能有效合并综合。

如给水管道井和空调水管道井各自独立却仅仅相隔几米,这样导致空间浪费、日常维修困难,以及室内设计非常难处理无法保证精装效果;2. 在设计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管道井的检修避开客人经常通过的区域。

比如对于核心筒式的建筑体,建议将核心竖向机电管道井有效布置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检修通道,以避免大量的管井检修门设置在客房走廊内。

3. 有些设计,尤其是一些酒店设计中涉及到边角客房、异型客房,非常容易出现管道井设置在客房内的情况。

这种设计方案,一般国际五星级酒店管理公司是绝不接受的。

7、屋面机电:屋面机电,需合理规划冷却塔、风机、出屋面的土建风井、卫星天线等等设备的整体布局,后期建筑设计是否有屋面景观、屋面露台,甚至于屋面露天泳池的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