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

县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8)关于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4年2月24日在东源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源县财政局局长许小强各位代表: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四五三”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坚持以开展“三赛”和“三个年”活动为重点,抓收入、稳增长、重节约、惠民生、促改革、强监管,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县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体情况。

2013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272万元,为预算的109.59%,同比增加12,866万元,增长27.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965万元,为预算的103.53%,同比增加8,552万元,增长24.85%;非税收入完成17,307万元,为预算的128.2%,同比增加4,314万元,增长33.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1,619万元,同比增支42,854万元,增长22.7%。

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272,518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2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3,67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7,074万元。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236,60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1,619万元、上解支出2,330万元、国债还本支出2,08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71万元。

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5,91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度使用33,488万元,净结余2,430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39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下同)43.58%;国防支出5万元,减少90%(主要是上级追加);公共安全支出9,992万元,增长11.75%;教育支出46,426万元,增长8.13%;科学技术支出2,980万元,增长53.2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876万元,增长157.71%(主要是上级追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622万元,增长7.37%;医疗卫生支出27,621万元,增长60.61%;节能环保支出4,820万元,增长67.3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52万元,减少29.61%(主要是上级追加);农林水事务支出44,806万元,增长16.74%;交通运输支出1,578万元,减少44.92%(主要是上级追加);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294万元,增长67.6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391万元,减少44.87%;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42万元,减少38.24%(主要是上级追加);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586万元,减少30.32%;住房保障支出5,125万元,增长192.86%;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921万元,增长13.56%;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2万元,减少23.88%;其他支出2,487万元,增长93.24%。

(二)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2013年全县基金总收入完成56,413万元,其中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49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5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336万元。

2013年基金预算总支出45,421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09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5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179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19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8万元,其他支出737万元。

基金预算收支对比,年末结余10,99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0,527万元,净结余465万元。

(三)2013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1.加强资金保障,服务发展更加有力。

树立“从经济到财政”的理财观念,千方百计筹措和调度资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支持“园区建设加强年”和“县城发展提速年”活动的开展。

筹措1亿多元用于推进“一园四区一核心”规划编修、园区扩能增效和招商引资等工作;支持完善县城基础设施,预算安排资金500万元启动实施县城购房补贴政策,吸引人口向县城聚集。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四个一批”、“三个50”工程以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县在“三赛”考核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筹措政府“十件实事”资金约5亿元,县财政牵头负责的信用村及乡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着力促进企业减负增产。

落实“营改增”试点、结构性减税、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措施,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 3,500多万元。

着力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

配合有关部门竞得省生态公益林激励性补助资金8,940万元;筹措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3,600多万元,落实生态景观林带和碳汇林建设资金4,070万元。

2.突出增收节支,全面完成收入任务。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财税工作,及早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科学谋划全年财税工作。

各征管部门紧密配合,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按月分解、均衡入库、确保完成”的要求,建立收入目标任务倒排制度,强化责任与考核,确保均衡入库;国地税部门采取细化强化征管措施、强化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管控、加强税收稽查等办法,努力挖潜增收;财政部门加强与执收执罚部门的协作,督促他们加大执收执罚力度,确保非税收入持续增长。

各乡镇克服诸多困难,全力谋发展、聚税源,乡镇税收完成82,132万元,占总税收99,021万元的82.94%,增长16.79%,有14个乡镇税收超千万元,比去年增加3个。

此外,严格把好“节流关”。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十个严控”的要求,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增长,节省资金保重点。

3.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一是优先支持教育发展。

进一步提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县财政筹措资金5,100多万元,支持双江、黄村、漳溪、义合、曾田、锡场等6个乡镇顺利完成教育“创强”任务,筹措1,200万元启动和推进县城板块教育“创强”;及时拨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严格按照省财政厅要求落实山区教师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工资待遇。

二是加大“三农”投入。

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粮直补资金3,57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13万元;认真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清算工作,至2013年3月31日止,累计兑付补贴3,873万元,拉动农村消费近3.3亿元;安排救灾复产资金580万元,拨付“全倒户”补助资金222万元和受灾群众应急资金75万元,为受灾群众灾后重建和日常生活提供保障;除争取小农水重点县1,600万元、省级水利示范县补助1.42亿元外,县财政想尽办法筹措1,900多万元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筹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42万元,着力推进9,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4,620亩中低产田改造;筹措1,625万元用于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830万元,拨付1,578万元确保村级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三是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扶持政策。

安排就业补助750万元,加大对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落实自主就业的个体工商户贷款贴息47万元。

全面落实五保户供养和城乡低保提标政策,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增至420元,城乡低保补差标准分别由原每人每月115元、60元提高到242元和109元;向全县9,435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358万元;拨付城乡居民养老金82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55元提高到65元。

四是继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足额兑付参合群众因病补偿和低收入群众医疗救助资金1.3亿多元;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加快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是认真落实住房保障政策。

筹措公共租赁房建设资金817万元,实施政策性农房保险,拨付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保险补助资金3,421万元。

六是深入开展价格惠民。

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机制,向渔业、农村客运、水路客运、出租车等行业发放石油价格补贴1,656万元。

4.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巩固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新增4个预算单位实行直接支付,全年国库集中支付19.93亿元,其中直接支付16.82亿元,占比84.4%,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做到更加安全、高效、规范;继续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制定和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进一步提高公务卡使用率;继续完善县级非税收入系统建设,上线单位覆盖到乡镇一级,完成上线收费1.35亿元;着力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服务类、工程类采购比重不断提高,采购方式和程序不断规范,累计完成政府采购业务82宗,采购金额1.11亿元(其中工程类和服务类完成6,179万元,占比55.4%),同比增长147.6%,有效节约资金780多万元。

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工作,配合省厅完成5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5.强化监管措施,促进资金安全运转。

扎实开展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清理办公用房等专项行动。

全县纳入整治范围单位总个数133个,列入重点整治领域单位15个,重点检查单位7个,依法查处违规使用专项资金326万元。

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专项行动,清退超标准办公用房348间,面积5,327平方米;清退兼职领导同志办公用房2间,面积56平方米。

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选择了交通、建设等7个单位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处错算误算会计信息不实金额1,324万元。

配合做好乡村垫交税费债务清理。

配合省联合检查小组对我县2004年及以前的乡镇垫交农业税费情况进行清理核查,经省级审计确认1,739万元,为下一步化债工作奠定了基础。

加大移民专项资金监管力度。

聘请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员实施专项审计,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了《东源县水库移民资金报账制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项目申报、报账程序、监督检查等内容,明确所有移民资金在县级实行报账制管理。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清理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国有资产动态信息化管理,同时坚持依法依规处置每一宗资产,确保资产不流失。

严格把好财政投资评审关,竭力降低政府投资成本,完成各类预、结算工程398个,核减资金1.19亿元,综合核减率达11.23%。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关主题